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据说,它是按着龙牙的模来做的。
当前对标龙牙的自主品牌出品还不算多——谢天谢地,千万不要多起来,笔者用ax100类似物已经快用吐了。
中国人果然是喜欢折中的,如果你说让我继续玩对标品我是拒绝的,但如果你长期只让我只能玩100zz的对标,那么龙牙的老对标也可以接受了。
虽说如此,这次的器材我满打满算就用了一小时多,体验没那么深度,大家看看就过了吧。
参数:4UG6,去底,使用状态总重90.0g,平衡点306mm,中杆长218mm,硬度适中,二合一拍框,76孔线床,9—3点线槽,质保30磅,穿线26磅vbs66n。
其实除了选色以外,我不认为70与龙牙有多么神似,虽然只是单纯地打乱一下色块拼接的方式和花纹的细节,但效果也还好。曾经有球友说过击破之所以直接在宣传和命名上直接与某些成熟产品挂钩单纯是出于用最低成品实现最大宣传的作用,哪怕这会引起部分非面向客户的反感。说白了如果这是真的,那跟黄厂那一套大同小异,只是声量不一样而已。
框型是出自同一套模具吗?也许是,至少拍头的破风处理做得很像,而且本来龙牙和bxr就有继承关系。但上手之后笔者产生了一点违和感,当前版本的挥重似乎太轻了一点,而且平衡点之高并不能反映实际的头重情况,握拍有一点发轻。这样一用起来,球拍显然更像一把速度拍,如果是这类颜值的击破深度用户需要一把趁手的进攻拍的话,我相信3U是更好的选择。
然后在下场热身的时候,同样有点违和感……我不知道这球拍在击破的体系里属于第几档的硬度,但打起来我觉得“适中”,比较少见。
既然如此,我也不必大费笔墨地全方位描述球拍全方位的打感了,只需要与原龙牙相比说说异同点即可。
如我所想,球拍的挥速还是比较快的,但整拍的弹性并没有我预想的出色,或者说,比较普通。笔者能清晰地感觉到上手击球过程中中杆的形变,结合球拍的高挥速其实上手球处理起来是很低负担的,但出球没有原来龙牙那么“炸”,在力度和速度上都显得弱一点,手感反馈也趋于柔和。也许是线床掉磅的原因吧,别的我不清楚。
不过球拍依然有一点鞭击的感觉,毕竟A厂能拿到类似wes的科技绝对不奇怪。
此外,轻软一点的调教同样使得此拍的下压表现没有那么惊艳,当发力超过一定阈值时,tk70就有点不对味了——既没有“击破”味,也没有“龙牙”味。也不知道是否刻意为之,目的是要降低驱动门槛,但调教似乎没有做好,这不只是硬度下降的原因,结果是力量传递过程有点不顺。
相对的,我居然能用它来打网前,能平抽平挡上几拍,连贯起来还算舒服。不过试用当时我也只敢用来打水平较低的对手,当前规格的球拍在当前线材的状态下我并没有太多信心去打严肃的对抗。
也许tk70p就是基于这把球拍差强人意的表现考量而推出的吧,不知道那会做出什么样的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