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有些球友就是很喜欢古董一点的小品牌,我猜更多是为那些伴随了自己上升期羽球的装备而进行情怀买单吧。
这次的球拍是从一位退休前辈那里蹭过来的,据说他家里走二十几只备拍,而根据我的了解,没有太多三大牌。
佛雷斯的老拍还能不能打,上次的SP给了我一点信心,而这次……
参数:4UG5,有底,使用状态总重92.3g,平衡点296mm,中杆长215mm,硬度适中,拍长670mm,盒式拍框,72孔线床,9—3点线槽,质保28磅,穿线24磅bg65。
球拍呈灰蓝色,没有太多的贴纸,漆面饱和度不高,拿在手里存在感很低,观赏价值有限。此时,球拍两翼的旋进样白色图案被凸显了出来,增加了一点视觉反差,让10000不至于被过分埋汰。
球拍拍框还算比较薄,棱角感很强,风阻控制一般,但自重较低的它在挥拍时还是较为灵活的。笔者不知道这款球拍的上市日期,但在上手球中其并没有表现出能与当下300-400价位球拍相媲美的弹性。对拉高远球热身时,因为线材的状态和球拍的材质,没有给我带来轻松愉悦感受,有点温吞。刚上手的时候,感觉这像是一杯白开水,没有产生深刻的印象,少有人拍交流感,不来电。
有没有可能是670毫米拍长带来的违和感呢?毕竟笔者确实对这个长度的器材存在大概率的不适应。
事实证明,它确实有点落伍,在拿点发力不太舒服的时候,强行手腕手臂发力也不容易把球给捞到位。这也符合那位退休前辈在回答之所以少用它的原因时给出的答案——用多了打不远,用久了还手腕疼。
但有一说一,我不觉得FB10000是使用负荷大的那一类球拍,前辈的症状更多像是身体机能下降的必然结果,然后她也改用5U的球拍了。而对于这把佛雷斯,它在我看来没有突出的优缺点,这才是难过的部分。
来到下压环节,不禁感叹当老拍没有通过增加挥重的方法来加强出球的势能时,其表现绝对会被现在的产品碾压的这一事实。尽管72孔的略显尖头的拍面甜区表现还不错,其多年使用以来导致球拍老化进而弹性丢失的问题严重地削弱了FB10000所能承受的爆发力。
不过球拍的指向性不错,这让我更愿意去用较长线路的出球去控制对方的底线,出界失误风险更可控。
后来查资料发现它用的40T级别碳纤维,还是锥形中杆,但笔者手头的器材并没有体现出特别的下压感或者鞭打感。球拍在抽挡或者被动球处理上同样没有给我带来特别深刻的印象,但奇怪的是装备库的评价普遍比我所能体验到的更好,难道是我打开的方式不对?无论如何,这款佛雷斯都是一把较为大众化的作品,笔者觉得它没有太多可玩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