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先说明一点,这恐怕是目前我唯一验证过的、具有抗碰撞能力的宽幅破风框球拍了。既能顶到30磅穿线的水平,也能结合部反拍硬接原色88D的碰撞,这本身就可以成为一把速度拍的谈资。
不过,作为能登上中羽页面开箱的出品,扶摇的优势肯定不会只局限在这么一个小的方面里。只能说在速度、进攻和稳定性这三个维度都性能统一到一把球拍的这个问题上,波力仍然围绕在薄翼破风框的架构下,试图找出一个更优解。
参数:4UG5,有底,使用状态总重90.75g,平衡点300mm,6.5mm硼纤维中杆,长222mm,硬度中高,三角破风框,78孔线床,全线槽,质保30磅,穿线25-27lbs VBS66N。
对长期有留意波力产品的球友来说,乍一看红色版扶摇的观感颇有四年前2013L二代的即视感。最近的波力已经很少使用清漆打底了,取而代之的黑漆跟球拍的金红元素形成自然的观感。球拍的细节非常多,除了品牌一直钟爱的烫金水贴外,球拍很多红黑相接的地方都采用了渐变喷绘的处理,而红漆的部分更倾向深樱桃质地,看着就很有过去波力球拍鲜有的雅致情调。
黄金的4U规格和宽幅破风框带来的更高容错率让扶摇的上手难度从一开始就是可预测的。球拍的中杆硬度偏中高,但挥重调整合适,在处理上手球时能形成借力感,也同样属于可以轻松打出高远球以及通过加力提高出球速度的一类“初始印象”好拍。极低的风阻能引导出顺畅的发力行程,击球一瞬产生的力量反馈清晰而不震手,中杆的形变量不大但反弹颇为有力,同时拍面适中的吃球也不会让手感过于飘渺。扶摇同时做到了干脆的打感和扎实的球感,展示出端平一碗水的功力。
球拍的弹性如此上乘,自然能借着高挥速的东风在双打的刀光剑影中施展拳脚。扶摇的快并非莽撞地追求高速,而是结合了稳定和威力的灵活表现。整体偏硬的态势和较高的网压让它拍平抽挡中的出球响应非常迅速,但短促发力后能进一步激发拍框和中杆的形变并以弹性为媒介让出球更具动量。出球不仅冲,每一拍处理完回球后还能凭借较快的回正速度恢复架拍的态势,这对于一把中杆长度达到222mm的球拍来说并不多见。
事实也证明,硼纤维依然是波力的标准答案之一。
也注意到,球拍的中杆来到了6.5mm,虽然不比市面上更加激进的少部分产品,但对于一款顶着破风框的去拍来说这已经下探到能维持良好稳定性的边缘了。而这样一来,也造就了扶摇在充分发力的机会出现时所能展示的猛烈鞭甩感。借助蹬转跳跃和核心力量的收缩后,扶摇的进攻效能和由重杀产生的视听效果都很好,从手感的反馈中就能感知到拍面以极快的切线速度与球头发生反应,并压榨出来中杆和拍框的大量形变,以出球的速度和力度为媒介将下压的潜能全部释放。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外观出众、性能优异、上手友好且价格合理的波力出品可并不多见(主要是第一项经常拉胯),扶摇确实能在笔者最近用过的最好一批球拍里排得上号。只不过再这样下去,这种宽幅破风框的产品,也即将要成为笔者的梦魇了。
当然,自古红蓝出CP,扶摇的蓝色版本并没有参数上的差异,也具有同样的美感。
本帖最后由 L.C. 于 2025-11-17 08:54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