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这回聊把对自己和对评论区都轻松点的拍。
之前还说过川崎的二星拍是比较神奇的存在,良好的调教和规矩的用料让这个价格的出品有着除了品牌力以外的上等竞争力。恕我太直接,但的确如此,这一点从川崎不同星级的拍子出货量统计中也能看出来。
今天又试了一把二星拍,令我出乎意料的是,它的品控有点翻车……
参数:4UG5,有底,使用状态总重93.0g,平衡点280mm,30T材质,中杆长223mm,调教适中偏硬,盒式拍框,76孔线床,9—3点线槽,质保28磅,穿线24磅川崎KBS65ti。
P50是一对双子,在双打分工中由FC负责前场,而BC为后场,这种带有显著定位的做法在当前价位的拍子里比较少见。
从外观上看,笔者会回想起之前友人借用的阿迪达斯的拍子,涂装的风格极其相似。整体呈磨砂黑,几乎没有装饰的功夫。拍框上有较大面积橙红色的2点和8点方向都只是因为需要突出科技应用而做的背景。仔细一看,虽然非常接近小黑拍,但这种极简的工业风外观设计还挺能勾起笔者灵魂里理工科的乖张审美。与其花里胡哨,不如直接挑明。就是中杆上那句“川崎中国20周年荣誉出品”确实是太钢铁直男了,可以不用。
二星拍都是有标准配置的,所以尽管看着科技应用比较多,里头并没有什么值钱的货。
说起来,虽然是较为入门的拍子,而且锥盖的参数提示是适中的硬度,但在上手球的适应阶段中它的表现并不疲软。考虑到它的中杆长达223mm,那么FC中杆本身的硬度反而应该是中等偏高的。拍子头比较轻,发力感觉良好,在击球点突然的那一下抓紧可以显著提高出球质量。不过对于新手来说,肯定还有比他更好上手的选择。而且在这个阶段,我发现这个拍子的手柄跟中杆锚定的那颗钉,应该是处于松而不脱的状态了,品控刚好被我碰到不好的一面。
FC的反馈,有着我最早期接触川崎出品时能感受到的那种发木质感,尤其是与最新的图160相比弹性可能不太理想,但由于中杆的硬度不低,所以笔者实际使用起来会没那么依赖弹性。也因为中杆较为坚挺,出球的响应是相当的迅速,对于手指爆发力比较好的球友的契合度很高。这把拍子在中前场快节奏对抗中的表现很符合它的定位:头轻灵活,出球较快,有连贯性,适合抓住机会左右两边大幅度平推平抽。很难想象这是一把超长中杆的低端拍,它为了达到自己应该有的表现,没有做出门槛上的妥协。
更为神奇的是,这把拍子的杀球表现并不弱。当然,下压感是不太好找,毕竟头轻了之后借力感的缺失需要使用者对上手主动球的准确发力时机进行再适应。但得益于不那么友好的中杆调教,它的卸力感在一众两星拍里并不明显,能承受一定的爆发力杀出高球速。不过,一来拍子的线材在位时间比较长了有所掉磅,二来我怕中杆真的会飞出来,所以也鲜有如愿能肆意重杀的机会。即便有,其明显的后段球速衰减也抑制了笔者妄图后场钉地板的想法。我猜测完好状态下的FC具备通过连贯的发力下压进攻得分的能力。
但就算进攻上缺失了一点手段,拍子在指向性方面还是相当出色的,规矩的盒式拍框和偏硬的中杆质地,在打点尤其是拿到高点往下发力的打点相当不错。有时候花哨一点借着别人推自己反手,反手一拍顺势的直线下压也不是不可以。
至于防守和被动处理,没有不良表现,没有轻松表现,有比它更好的选项。
FC确实到了它该有的定位,有点意思的产品,也带来了牺牲一部分体验的代价。然而松脱的现象实在是不应该,只能给个勉强合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