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408期说过,友人借了我三把击破,这可以说是第二把让我当天用着顺手的产品。
击破的产品型号增量很大,尽管确实有着bullet、booster和master这么几个较为稳定成型的系列,然而即便是同一个系列中依然会有差异巨大的特定球拍存在打破了我所以为的系列认知。而这次的器材属于bullet下的一个子系列产品。
参数:4UG6,有底,使用状态总重89.9g,平衡点302mm,中杆长210mm,硬度适中偏高,破风拍框,76孔线床,9—3点线槽,质保30磅,穿线25—27lbs 高神钢甲5。
尽管依然是击破早期类似gs那种黑色底漆的工厂风出品,但中杆上粉红色的贴纸让UC多了一股难以言说的味道。拍框用了少量具有高反光度的贴纸,随着光线照射角度改变会有不同的火彩效果,这种应该是属于击破常用的装饰伎俩。挺抓眼球,但好不好看就见仁见智。
拍子为去年推出,中杆直径并没有那么激进,在硬度上我觉得属于击破产品的中游水平,只是中杆长度仅210mm,增加了主观的硬度感知。
可即便是一把短中杆的出品,UC的驱动难度依然说不上有多高,对于具备一定发力基础的球友来说在上手球中依然能清晰地打出中杆的形变感。驱动门槛相对友好,合格抗扭性能支持下的球拍指向性清晰,在长球中的落点控制感中规中矩。击球后的反馈有轻微发木的现象,但并不震手。
拍子采用了较为保守的破风处理,拍框迎风面做得不是特别尖锐,有极速系列的感觉。4U的规格下其挥速确实够快,连续架拍挥拍中的动作迅速,而且使用负荷不高,这成为了它成为笔者愿意在对抗使用的装备的原因之一,比较让我意外。
可能有包括击破群友在内的jmgpro使用者都更加倾向于体验出品在出球方面的爆发力,对于ultra几款作品当然也是。同样是较为干脆的出球调教,在施加力量后拍面可以把能量以较为高效的方式传递到球头中。相较于部分同系列的产品,UC的头重感并不算强,所以在出球的下压感上它仅属于中游水平,能打出具有穿透力的球速,距离势大力沉还有点距离。
其实,笔者还是更加看中拍子在灵活度方面的表现。一把破风框的4U拍只要平衡点不特别离谱,那么都是我喜欢在双打中使用的器材。我不知道UC跟UA/UB之间是否有平衡点的差异,但在使用过程中G6的手柄和当前设置下趁手的灵活度让我在快节奏的抽挡中有着上好的体验,既体现在快速连续的架拍抽球中,也体现在应对不同来球时不断切换握把高度和正反手持拍的顺畅中。
在防守以及被动摆脱方面,得益于相比800ltd略高一点的规格和略大一点的拍框,借力感会更明显一点,容错率会提高,让我的防守摆脱更容易到位。
试用结束之后总觉得这把拍子有点同质化的嫌疑,仔细一想似乎又没有找到自己经手过的类似的产品。用起来挺趁手的一把低流通量的拍子,而系列流通量最大的当属Ultra B了吧,不知道二者有何差异。
Ultra中文名暗黑系列,属于击破内部具有实验性质的出品,没有作为正经产品上架,但会有部分内购的产品流出到二手市场。这么一看,被说型号杂乱也是该的……至于品牌本身是否有整理清楚的意愿,那不属于我能妄评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