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薰风这两年在中高端市场的布局越来越精准,前有修罗二代主打暴力进攻,后有国伦2300二代强化单拍杀伤力,这次新出的箭速却反其道而行之,走了全能偏速度的路线。作为一把面向进阶人群的拍子,它既没跟风做极端速度拍,也没堆料搞暴力进攻,反而在稳和快之间找了个舒服的平衡点,上手近两周的高频率使用下来,单双打都没掉链子,全能表现甚至有点小弓11的感觉。
外观方面:箭速的颜值跳出了花哨的套路,走的是耐看型的路线,不浮夸且有细节。通体以藏蓝色为底漆,半哑光磨砂工艺,摸起来质感十足,细腻且不沾指纹,12点方向的留白设计,像给拍框顶加了条月光边,和藏蓝底色形成柔和对比,既打破了深色的沉闷,又不会显得突兀。拍框两侧是严格对称的交叉纹路,紫、绿、红三色自然过渡,没有生硬的色块拼接,虽不炫目,但很吸睛。中杆处细线条的箭羽暗纹,和箭速的名字完美呼应,没有多余的文字堆砌,简洁又显高级。加分的还有附赠的绒布拍套,藏蓝底色印着同纹路的浅紫线条,不仅用料扎实,摸起来厚实柔软,设计上也是完美融入拍子,即使是中端定位,还能够在拍套上也下功夫的,除了薰风还真没见到过。
参数方面:4ug6规格76孔流体盒式框,全线槽,未去底加手胶总重92.3g,中杆长215mm,平衡点296mm,质保磅数35磅,拉线KS58 25-27lbs
打感方面:用一句话总结就是全能不偏科,虽然看名字就知道偏向于速度,但实际上控制以及进攻同样是其拿手好戏。箭速的进攻不算一锤定音的暴力款,但胜在连贯和友好,特别对进阶党而言,中杆硬度适中,主动杀球时不用拼尽全力,手腕下压就能感觉到中杆轻微形变蓄能,球出去的瞬间带着干脆的弹射感,落点比预期的准得多,大发力的情况下虽然还是会有一些压不住的情况,但比同等价位的速度拍好多了。点杀和劈吊是强项,中杆的回弹速度够快,手腕轻轻一抖就能打出贴边线的点杀,球的初速度虽然不如纯进攻拍快,但胜在不费劲,体力下降时也能保持进攻质量。
高远球更是懒人福音,中杆的借力特性拉满,哪怕是动作没完全到位的鞭打发力,也能轻松把球顶到对方后场底线,平高球的弧线要比速度拍更平,落点会更贴后线。其实这种这种不用猛发力也能出效果的表现,既能保证实战威胁,又能避免因动作变形受伤,对于像我这种由暴力逐渐过渡到地板流的选手来说,适配性拉满。
本以为全能偏速度的拍子防守会中庸,但箭速的表现超出预期。面对重杀时,拍框的抗扭性很扎实,握拍时能感觉到拍面稳得像钉在手上,不用刻意去找甜区,哪怕击球点稍偏,也能轻易地把球挡回去。被动接杀时借助中杆以及球线的弹性就把球弹回对方后场,那种球自己往回飞的借力感,比纯速度拍的硬弹多了份缓冲,驱动门槛可以说相当适宜了。整体来看,箭速本身挥速就不慢的前提下,仍然保有了不错的进攻和防守表现,好几次双打时被对手压到网前,依靠挥速优势都能快速回位,也不会像平衡拍那样慢半拍。只有进入防守反击的衔接转换时,箭速的中杆回弹比纯速度拍稍慢,需要提前半步启动,整体防守表现足够应对大部分实战场景。
平抽挡是箭速偏速度属性的核心体现。中场连续抽球时不会因为框型重而泄力,对比一些速度拍的平抽硬碰硬,箭速更偏向快而稳,出球指向性很准,变线时不用刻意调整拍面,手腕轻轻一转就能打向空档,很少失控。网前表现上,拍面持球感一般,不算特别粘球,但搓球时能清晰感觉到球的旋转,轻轻一捻就能打出贴网的滚网球,勾对角时的指向性也不错,手腕转动幅度不用太大,球就能拐出大角度,容错率还是高的。
总结:从整体打感来看,箭速完全是为进阶人群量身定制的,它不适合纯新手,也不适合追求极致暴力的重炮手。精准抓住了进阶人群那种既要还要的痛点,想要全面不偏科,需要好借力不费力,还得有质感不浮夸。没有堆料搞噱头,单打时不会因为偏科而被牵制,双打时又比专攻一项的拍子更实用,适配性确实高,基本不会踩雷的一把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