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击球的力量并不完全取决于肌肉力量,而是要充分利用所谓的鞭打效应。
首先要正确理解这里的“鞭”指的是什么。这里的“鞭”并不是指拍子,而是你的身体加拍子构成的一个整体。
与普通鞭子不同的是,这个鞭子是自带动力的鞭子。你身体的大多数肌肉都要为这条鞭子提供动力。
那么为什么鞭打发力才能让击球速度更快呢?
大家都知道甩鞭子能发出巨响,但是可能大多数并不知道这声巨响是因为鞭梢的速度突破了音速而产生的音爆。
看似速度不快的一个甩动,为什么能激发出超过音速的速度呢?
严谨的物理原理很复杂,我试着用简单的方式来说明一下。
要点有两个
首先,鞭子的特征是越往鞭梢鞭子越细越轻,最末端只是一个皮绳。
其次,甩鞭子时,必须有个制动动作才会发声。下面我尝试用尽量简单的物理知识来分析一下原理。
如图所示,假设有三节铁鞭A 、B、C。
手持A加速到速度V1后突然制动,我们假设理想状态A的速度突变为0。制动前B的速度V2与V1相同。制动后连接点P1的速度为0,B的直线运动变为圆周运动。B的动能不能突变,所以P2的线速度V3必然会大于V2。B通过P2带动C加速一段后会因为活动受限而制动,同理使得C的另一端速度大大增加,依此类推,当铁鞭有多节且越来越细时,速度就会越来越快,最终使末端皮绳的速度超过音速产生音爆。
羽毛球教练经常会强调力量要从腿部传导到球拍,这是有物理学的理论基础做支撑的。
当然,羽毛球的发力更加复杂,因为每个部位都有肌肉,都能进一步加速,而不单单是能量的传递。但是总体上必须要使得力量和速度从腿部到髋部再到腰部,然后通过肩部、大臂和小臂传导到球拍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发力和动作顺序错误会影响击球速度。当打高远球时,如果传导的好,仅靠腿部和腰部的力量就可以将球击打到后场。这时小臂和拍子感觉是甩出去的。教练之所以总强调手腕要放松,原因就是只有放松,手腕和拍子的连接才像两节鞭子,力量才能传递过去,速度才会更快。
关注微信公众号“雨蒙羽球”,让你深刻理解羽毛球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