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作为一个在把器材试用过程以日记形式并不严肃地记录下来的球友来说,我比较忌讳两点,毕竟在这两点上我都有翻车经历:
1、基于从众的心理暗示写出不客观的、没有自我理解成分的、纯粹拾人牙慧的文字;
2、对于同一系列不同款式之间细微的调整难以做出针对性的评判,不能突出其性能上的取舍。
对于第一点,我逐渐释怀了,毕竟大家都打球而且水平也还是业余的成分多,对同一器材的体验感受如果有量化标准的话那么各项数值也必然服从正态分布或者泊松分布。
对于第二点,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可能只有程序员会对1023这个数字会感到惬意,但很多男人都会对1024这个数字感到兴奋。
参数:3UG5,去底,上线无手胶状态总重86.6g,上手胶使用状态平衡点296mm,中杆长220mm,调教硬,流体盒式小拍框,76孔线床,8—4点线槽,质保27磅,拉线26—28lbs xb63。
两年前,我在某鱼把新色zsp收了回来,在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适应之后,胖虎老师的评测出来了。但当时的我并不相信同一型号的拍子不同配色之间的调教会存在差异,所以并没有在意。不过就个人而言,老色更好看。比起新色绿油油的配色,红色的感觉会更加适合这把拍子极具侵略性的形象和调教。
不妨先解决一个问题:新老色有没有差别?世界上绝大部分讨论的提出都不是空穴来风,至少在我第一次试用和最后一次试用老色zsp时我确实能感觉到,现在手上的是一把更轻快的版本。尽管我翻阅了此前自己对新色的试用分享发现就平衡点来说反而是新色更低,但我还是从实际体验中坚持了自己的判断。对于zsp,我已经是相当熟悉其感觉了,同样是发力击球时那种爽快的冲劲,同样是小拍框带来的偏低容错率,同样是硬拍框和硬中杆带来的直接反馈感,同样是低风阻处理对挥速的提升作用,也不必一一列举,我着重说一下性能差别。
个人认为,3U绿色更适合单打和混双男,3U红色更适合快节奏高水平双打,2U的老色zsp则通吃。
有一说一,更轻快也不是好事,单就主动的上手球来说,我更喜欢绿色自身更有力量感的挥重去形成的借力。同样一个高远球的发出,虽然借助中杆的优秀弹性红色也能打得很不错,但反而是绿色能让我更从容减少主动发力,或者在平高球中打得更冲。
同样,绿色更适合重杀(拾人牙慧),更强的头重感对下压的加成作用不可小觑,在我印象中在我具有完好体能的情况下利用新色重杀基本上都能直接撕开对方的防守,就是被水平相当的业余球友勉强防住也一般回不出高质量的球路,便于自己或队友继续施压。
当然了,两把拍子重杀的声音都很赞。
但是老色是胜在了速度和连贯上了。同样以进攻为例,尽管新色zsp的奋力一击没有多少同水平的业余玩家能挡住,但老色zsp在每一拍依然保证相当不俗威慑力的前提下能显著提高连续进攻的能力。除了挥速以外,更低的挥重也许默默地影响了我的发力模式,在实际试用感受上来说我会因为老色更好驱动而误以为老色的中杆硬度更低(尽管我现在也不完全排除这种可能)更糖水。用新色可以在机会中毫无保留地杀一拍,而老色则可以连续地杀下去。
对我来说跟某些评测不一致的是,我更喜欢绿色在接杀防守那种更稳的出球感,总觉得能更好地借力回弹。而反手区的处理则由于小拍框特性下的发力要求更高,无论是更轻的老色还是更重的新色,在我试用结束时都没能体验出实际效果的差别,同样都很难打出到位的摆脱。
平抽挡和网前同样是老色更为优秀。高挥速,出球脆,比新色更灵巧的它在平抽挡中除了拍框小带来的劣势以外,并没有其它不好的地方。最直观的感受在于,挥拍快的同时拍子的出球也很稳,仓促之下的出球方向不会与料想的差太多,拍框的设定兼顾了高挥速和高稳定性,对使用者能力要求提高也自然很合理。新色的话,还是偏重了。
至于双打网口的争夺,我基本上还是不会通过细腻的小球来获得主动权,这一点我在试着用zsp进行放网练习是就确定了,跟新老版本无关,小拍框对小球控制不好是硬伤,除了zf2。但对于高出网口的来球,各种封球、拦吊和扑压,都是挥速更快的老色占优。起初我看其它评论的时候会觉得其它球友夸大了zsp的速度灵活感,而在真正用上老色之后,深以为然。
曾经绿色的zsp把我领进了高端yy拍个小拍框的大门,让我初次体会到重杀瞬间的快感。两年多过去了,我继续从老色zsp的快速连贯上毕业。记得最后一场用zsp的对抗,我已经体力快见底了,如果用了新色zsp我很可能会打得一塌糊涂,但老色还是能协助我挺下来,可见这是一把相对来说不那么吃状态的小拍框,毕竟在以前我曾经用新色输到摔拍子。
感觉完满了……感谢球友的借用。
本帖最后由 L.C. 于 2022-9-9 07:59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