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这个名字太中二喇!哈子卡西!
我继续讲一些有现实原型的自主品牌出品。回到卡林,上一次的弓……不对,是枪11pro有着良好的上手体验和不错的实际表现,尽管笔者写下这篇文字的时候已经体验过了11p并认为二者存在明显的水平和调教差异,但不可否认那是一把具有性价比的产品。
我严重怀疑卡林的老板是个fate粉……
参数:4UG5,去底,使用状态总重89.9g,平衡点310mm,中杆长220mm,调教硬,三合一拍框,9—3点线槽,76孔线床,质保30磅,穿线25—27lbs 高神钢甲5。
从涂装上看,BR选用的色彩更倾向于龙牙2的风格,但并不如后者那么多的涂装修饰,更多是通过不同颜色漆水的组合,显得较为廉价,是相对低调一点都拍子……当然笔者也要说一句,用上了骚紫就别指望会太低调了。同样的三合一拍框,有足够的说服力是来源于同一款模具,中杆也较为纤细。为什么我要叫它BR?谁让它叫Berserker Ryuga……哎嘛,我个人不太hold得住这这羞耻感。
上手掂量BR确实非常熟悉:就是龙牙的味道了,夸张的头重,邦硬的握感以及精干的身躯,差一点就能想起李梓嘉的上臂肌肉了。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我跟拍子磨合的过程真的非常像一年前打龙牙时候的样子,除了由于经验提升和心态从容带来了主观上的痛苦缓解以外,其他东西如出一辙:平衡点高挥重大,从开始挥拍到划过击球点有半拍的滞后;三合一框的破风效果还在,所以中后段的挥速并不慢;甜区比较大,容错率不错,打中甜区的反馈也不错;比起拍子跟着小臂出,更像是拍子带着手臂出去,借力感极其明显;脚步上要更早地到达击球位置,仓促击球效果很差,但出球的速度和稳定性都上好。
那就直接用它来打下压试试吧,但在这个环节上有超出我意料的情况:不好驱动。不知道是出于中杆配方未能还原还是可以调高了中杆的硬度,在发力杀球的过程中中杆的形变不容易被感知,有一点发木的情况。笔者尝试了好几次,还是没有能获得预想的爆发感。听说这一款BR用了50T的材质,诚然它的挥重可以保正稳当的一拍重杀有不错的质量,但中杆的脾气晦涩难懂,加上挥拍时机的再适应过程绵长,导致笔者很难在对抗中做出让自己满意的进攻。不与更多评价,但这拍子的上手难度是显而易见的。
原来龙牙的平抽快挡就很拖沓,到了BR上依旧如故。所以在使用期间,双打的胜率很低,不仅在整体上跟不住对抗的节奏,就算是对上能力不如自己的组合,在遭遇对方针对性地打抽挡战术或者进攻下压就冲着自己来的时候,会比较难受。
这种时候的摆脱也是需要更多的耐心,因为头重感太强导致的发力困难在很多时候都会露头出来彰显存在感,下手区的摆脱较为艰难。还好笔者手头的版本是4U的,还能借助稳定的拍面和卸力感挡近网或者挡个角度来摆脱,否则恐怕对面只要有一定的进攻连贯意识都够我很难受了。
很猛很吸血啊,以我试用时的状态,接后场的高球来不及跑动到位打下压,也没有长时间维持爆发力的体力,只能从它正手区的一两拍抽大对角来判断它在进攻上的潜能,确实很高。
它的头重感很还原啊,而且拍框的抗扭也做到了那个水平,让出球手感稳定有底气,但对于中杆恐怕只是塞了一些高模量的碳纤维进去没有做更精细的调教吧,驱动起来的感觉跟原版那根差了至少一个档次,更吸血倒不要紧,但变难用就可惜了。
另外有没有人知道这个签名一样的logo是啥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