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实不相瞒,看着自己这个码字强度,都能猜到自己又快到ED的期间。
久病成良医,于是又搞了一把新的轻羽系列来玩玩,放松一下。这不是一把装备库在录的球拍,但推出的时间跟最新一批轻羽差不多时长,倒也可以反映这个系列的最新表现。
熟练地开启了自我治疗的过程。
参数:6UG4,空拍72克,有底,使用状态总重83.0g,平衡点296mm,中杆长217mm,硬度偏软,破风框型,76孔线床,9—3点线槽,质保24磅,穿线24lbs bn69。
直到第三次接触这个系列才发现轻羽用的一直是自己的一个框型,虽然有较尖锐的迎风面,但做得并不激进,拍框横截面呈半圆形。拍子从68到了260这一数字,颜值居然下降了,一改前几作小清新的感觉,变得有点廉价的土和素。T头不是祥云标而是B标,全拍没有多一点的水贴进行装饰,纯粹靠一些浅色渐变去营造外观感觉。而且当前的配色显得特别容易脏污和磨损,减分不少。底盖是相当少见的样式。
拍子上手依然是极轻的,在笔者对轻羽153的评价中就提到了波力做超轻摆脱了高平衡点的设定,在260中该拍的平衡点依然不超300,结合破风框就让拍子显得非常轻快。在让渡女性球友试用的过程中,我就看着对方在适应前发生了多次的挥空。在留意到这一点并调整击球时机后,不难发现这也还是一把0负担好上手的让人轻松愉悦的具有玩具性质的球拍,随着蹬转的自然完成,随手一台就能把球打到底线,中杆的弹性上乘这一点也避免了260出球过于飘渺的情况。
拍子的下压绝对不虚,是可以通过瞬间发力打出高出球初速的一把超轻器材。中杆的弹性跟153比较类似,在保留了不俗弹性的基础上增加了抵抗感,整体硬度趋同于1982L,能维持住基本的爆发力。认清现实不追求一拍致胜,它的连贯下压能力时不时能让我会心一笑。只是轻羽260下压感依然没有好到哪里去。中后场机会球出现并补刀后,虽然是得分,却往往是杀出了腰线而并非是钉地板导致的。不过,从后场下压后直接跟进并越杀越往前的这种成就感,260能给得很足。
平抽挡也还可以,就是偏软的中杆有时候不太听话,会有甩动的现象影响下一拍的架拍。在灵活度方面则都是上乘的,无论是正反手不停切换的情况还是肩位来球不得已的一拍蹲打都很顺畅。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想用这种拍子打出较好的球速,发力需要闪动,多依靠手指带动手腕的“抓”的感觉,架拍注意掌心留空。
当天还专门跟单位队长来了十分钟杀球接杀训练,轮到我喂球的时候双方都比较满意,主要是用260给防回去的球都很容易到位。轻快软弹,有NF600的感觉,但也还没有当时NF600那么肉,挑球十分舒适轻松。只是在对抗中也只能凭借这一招让对方杀累了之后才自然过渡守转攻了,毕竟260的卸力挡网和抽分边的手感及效果都没有那么理想。
我用了这个拍子之后基本上就没有十分被动的情况了,或者说只要是能够得着的来球有可以打成均势,下肢的跑动能力反而成了挣扎表现的制约因素。无论是怎么大对角的一个来球,接到了发力顶回去都能把局势平衡到传统的攻防上,也不怕对方突然打平高快去过顶,连被打追身的短板也被弥补了不少。这摸鱼技能也点的够高了。
没想到颜值反而降低了,这不太好,不过性能上确实也满足了治疗需要。OK,再接再厉。
本帖最后由 L.C. 于 2023-3-29 22:32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