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今天,是一位国青主力的生日。作为看着这批国青孩子长大的见证人,看到了他们一个个长大成人,非常感慨。感慨的是,他们在成长,我在成熟。
这批队员,我最早是从2016年开始关注的。最早关注的队员,应该是胡哲安,他当时是他们当地的羽毛球比赛小学组的冠军。然后就是刘毅、刘阳、吕昕宜……他们当时参加了东莞的一个青少年的比赛,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接着,上海队的队员也开始慢慢崭露头角……现在,当年的那些萌萌哒小朋友,已经慢慢地长大成成人,也开始在各自的青年项目有一席之地了。而他们当中的刘毅,更是成为了国羽新生一代的代表。这批队员真的是非常不容易。3年的疫情,真的是让很多队员没有比赛可打。3年的疫情,也让很多队员,因看不到希望而退役。而“他们”能坚持下来,克服重重困难,也算是战胜了自己。在去年的世青赛,这批队员也取得了3冠2亚2季的成绩。这是国青队,3年以来首次参加大型的比赛,取得了上述成绩,非常值得表扬,也算是他们努力回报的结果。然而,金无赤足,人无完人。 有优点值得表扬,有不足也要批评。
首先,我想谈谈,部分国青队队员的不良生活作风问题。因为之前已经不止一次,有内部人士跟我说到了这个问题。说实话,作为一位长期关心国青队后备人才建设的球迷,对于这样的消息,真的是感到非常痛心。当然了,我还是相信他们的。但多次这样的消息传出来,真的是不得不让人深思。对于这个问题,我发表下自己的看法吧。我认为,这个问题大家都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大部分的国青队员尚未成年,尚处于高中生年纪。这个年纪的孩子,大都数在干嘛呢?反正我这个年纪,就只会读书、刷题、考试。而他们呢?1516岁就要扛起为国争光的重任了。为什么我要强调这些?是想说明,不要以成年人的思维去考虑这些队员的问题,而是要站在未成年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为什么会有部分人,出现这个问题?那是因为我们绝大部分人在这个年纪,都忙于学习,周围的同学朋友也是忙于学习,平时生活中也有老师、家长的督促。至于生活费,我相信大部分人在这个年纪,都不用承担的。所以,我们在那个年纪,基本上都是按正常的步轨行走。但对于同龄的国青队员而言,他们在那个年纪除了要承担为国争光的任务外,还要处理很多成年人才需要处理的问题。里面是个“小社会”,外面是个“大社会”。对于他们而言,除了球技过关,还要懂得玩江湖。国青的孩子很单纯,因为他们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训练比赛,对其他领域涉及甚少。国青的孩子也很成熟,因为他们比一般的同龄孩子懂得江湖相处之道。由于他们的职业身份特殊,故少了很多相比同龄孩子教育的时间,而他们的教练也是管理球技生活方面较多,其他方面相对较少,家长又不时时刻刻陪在其身边。加之,相对封闭的环境,高强度的枯燥训练生活,虚拟的网络世界,也很容易让部分队员染上了不良的习惯和行为。再者就是,相对而言,运动队和体校又更看重运动成绩,对其没有过分的不良行为,睁只眼闭只眼。以上的种种原因,很有可能,导致了这些处在青春期和叛逆期的孩子,染上了不良习惯和行为。现在国家大力推广体教结合政策,希望各队员好好珍惜、利用好此机会,在训练之余,多学习、多进步。在此,我也希望,各省队的工作人员和教练员,还有孩子的家长,对这个时期的孩子多引导和鼓励。也希望国青队的教练员,多引导这些队员坚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队员而言,也要学会做一个负责任的人,平时也要遵守纪律,遵守规则。运动员的羽毛很珍贵的,自己不珍惜也没有办法。
第二个,我想谈谈队员的参赛问题。由于疫情持续了3年,加上国内严格的防疫政策,导致了不少运动员错过了青年时期外出比赛的机会。我们国青队,外出比赛的机会本来就很少,除了世青赛亚青赛,就是几个比较大型的青年赛了。这个比赛量,显现是不够的。相比之下,像泰国、台湾、香港等协会的顶尖运动员,自1415岁便开始参加大量的青年赛,甚至是成年人的比赛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青年队的运动员在对阵东南亚国家的选手时,出现比赛抗压能力不足、心理素质差、体能分配问题不合理、逆比赛能力不足等问题。但是,从严格来说,未成年人参加成年人的比赛,也是不健康的。不然为啥要弄个青少年的比赛?由于名额有限,大部分运动员参加世青赛亚青赛的机会,就只有一二次。如果因为一些客观因素,导致了比赛成绩不佳的结果,不仅将会对运动员的职业生涯造成了不小的影响,还会白白浪费了运动员多年的努力。因为我们的国家队,比较看重世青赛亚青赛成绩。世青赛亚青赛的成绩,不是考核的唯一因素,但是是个很重要的选拔一队人才的参考标准。因为世青赛亚青赛的成绩,也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运动员在青年时的能力。在侧面,也反映了队员的基础是否扎实?能力如何?心理素质如何?体能如何?这也是为什么一些队员,尽管通过了调赛进了一队,却不能成为主力的原因之一。因为,这也许从侧面说明了该队员在青年时期成绩一般,或者是有明显的短板。世青赛亚青赛,一定程度上也是羽坛的风向标。对于那些受比赛经验不足、受伤等情况影响的队员,如果因上述的因素,而最终造成了其世青亚青赛发挥不佳的话,那也只能是说句“可惜”了。虽然咱们的参赛机会少,但是如果没有抓住了机会,也没有办法。希望各青年队的运动员都好好珍惜机会,别给自己留遗憾了。
第三个,我想谈谈伤病的问题。每当说到了这个问题时,我都会想起了林贵埔、袁安琪。尤其是袁安琪,她真的是横空出世的天才少女。而她现在却因严重的受伤,远离了赛场好几个月。最近,袁妹妹也算是慢慢复出了(由于还需要康复,并未正式比赛,故不算正式复出),她接下来能否适应高强度的训练?尚未知数。在这里也只能是祝福她,一切安好了。袁妹妹,是我最喜欢的国青队员之一,期待袁妹妹早日康复,早日回归赛场。除了袁妹妹外,还有几个运动员,如廖立曦、黄可欣、徐化雨……也是常常可以看到她们在比赛时,贴了不少肌贴和绑了绑带。由于以上这几个刚好都是,国青队的主力,故我在这里也只能是,希望他们健康涨球,比赛加油了。至于林贵埔,就更可惜了。青年时期的林贵埔,是位出色的运动员,但因为受伤,导致了成年赛没有取得理想的结果。至于他的具体情况,想必论坛里各球友已经知晓了,在这里就不叙述了。青年时期,防伤控伤也很重要,不少成年的运动员,由于青年时期留下了不少伤病,导致了其在成年后比赛训练加重后,伤病也随之不断加重。最后的结局就是,早早退役,或者是状态长期不佳……我真心不希望这样的局面再出现。培养一位成熟的羽毛球运动员,至少需要8到10年,中间不能出现大伤病,不能出现大插曲,否则全功尽毁,相当可惜。所以希望各青年队的队员,要做好防伤控伤工作,科学训练,健康成长。
第四个,我想说下训练的问题。每个人的天赋、身体素质、基础扎实情况都不同,故每堂训练课下来,每个人的接受和消化能力也不一样。但能够参加青年队集训的队员,都是各地方队伍里的佼佼者了。而他们除了平时正常的训练外,还有不少的队员也会加练。但在加练的时候,也会出现有些队员加练的次数比较多,时间也比较长,但效果一般。有些运动员加练的时间、次数为适量,却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家认为原因是什么呢?我不是专业人士,我谈谈我的观点吧。我觉得也跟天赋、思维、身体素质、基础有关。我就说下,石宇奇的例子吧。石宇奇,从小身体素质就不是顶尖的,训练也不是练得最猛的。因为他很容易受伤,加上他小时候也比较瘦弱。于是乎,他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就把基础练得很扎实,把每堂训练课的质量效率提得很高,加之他天赋、球商都不错,所以他很快就在青年队的一众队友中脱颖而出了。是的,每位队员的天赋、身体素质不一样,但我觉得基本功方面,还是得练扎实吧。最近几年,我发现全青有部分的队员,存在基础不扎实的情况,让我有点惊讶(当然了,我只是业余爱好者,有可能不准)。青年时期,基础不扎实,真的是会给成年后的训练和比赛,带来了大麻烦。不仅仅是容易让运动员受伤,而且还会存在动作不规范等一系列的问题。我知道,很多队员,青年时期的打法还尚未定型的,希望他们好好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好好把基础打牢,把动作认真练好。另外,青年时期,也是球商、意识形态形成和提高的时期,希望队员们平时多看多练多总结,不断提高自己这方面的技能,尤其是男单组的队员们。但我也不希望,他们给自己这么大压力。讲句实话,看了这么多年球,我觉得中国运动员都很努力。但在阅读比赛能力,关键分的处理方面等还需要加强,特别是年轻运动员。
这批队员,我多则关注了78年,少则关注了34年。回顾近8年来的关注心路经历,我的脑海中充满了很多感动、开心、遗憾、成功的画面,这个时代,不缺乏那些低质量的作品,缺乏的是正能量的声音。而队员们身上所传递的,热爱祖国、奋勇拼搏、积极向上、永远不放弃的正能量“声音”,也是现在很多年轻人需要的“营养”。
又一年世青赛亚青赛的时间要到来了。这批队员的表现将会如何呢?大家尽情期待吧。而我也将会继续观察,继续陪其成长。总的来说,看到了他们都健康长大成人,还是非常欣慰的。也祝愿每位队员,可以努力达到自己的目标,争取让自己青年时期不留遗憾。
本帖最后由 我的你的她的 于 2023-5-11 08:58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