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神兽系列第五弹,鲲鹏。到这里,直至最专业向调教的玄武真正推出之前,笔者可以先告一段落了。
说起来,确实是有点对不起这个拍子的评测,一来笔者对J20框的表现已经有所疲态了,二来这把拍子在连续的神兽系列试用分享之后迎来了我最词穷的时期。更重要的是鲲鹏的调教与其他产品的分界感非常模糊,属于与麒麟并列盲打都不一定能体验出来的微小差别,这让它的使用分享撰写难度比较高。
无论如何,这确实是一把好球拍。
参数:4UG5,有底,使用状态总重93.8g,平衡点284mm,6.5mm中杆,长220mm,硬度适中,破风框,76孔线床,8-4点线槽,质保30磅,穿线25-27lbs KT65线。
这次的鲲鹏用色,是略带橘色的高级褐,mandarin。漆水质量是波力的一贯水平,也是跟系列其他款式一样拍框的装饰主要在两翼上,用贴纸勾勒出了大鹏的毛片感出来。可惜的是,这拍子的涂装就显得比较“波力范”了,黑色的底漆加上高亮度的贴纸这种感觉会产生凑合感,没有太多惊艳的元素在。另外,本次的命名直接采用了鲲鹏的汉语拼音,这也是圣兽系列第一个采用这种命名方式的产品,命名风格不统一会带来违和感。
笔者比较疑惑的是,目前在论坛上出现的关于鲲鹏的试用分享在平衡点这一数据上与我实测的差异很大,在没有去底去热缩膜的情况下总重相差不多但平衡点仅有284mm。不排除笔者手上的版本是偏重一点的,毕竟与麒麟二者一起到手之后在空挥的时候二者的挥重几乎没有差别,一度让笔者怀疑官方的参数。
不过,这确实是当前神兽系列中最能代表速度一次的作品,下场实际体验之后,鲲鹏挥拍时的凌厉感冠绝波力。从平衡点上来说鲲鹏确实是神兽系列中最低的,而且拍框与麒麟相比似乎要更加激进纤薄一点,不排除它在成形时确实少掺了一层碳布,这使得鲲鹏有了一种“要快不要命”的感觉。这也解释了它在最开始适应的阶段使用者一旦情绪波动就更容易打到拍框上的情况。
而对实际出球质量的观察来看,倒是没有因此而出现发飘的情况,指向性基本符合笔者的要求,看来这个激进拍框的抗扭工艺还是做得比较到位。
极致轻巧的身段让鲲鹏哪怕是在超轻拍面前都绝对不落下风,有90S的感觉,而且还避免了采用过于软弹的中杆导致的出球慢半拍的情况,可以说是跟9001一个档次的平抽王者。似乎笔者在试用期间面对对方率先发起的平抽还没有吃过瘪。
同时鲲鹏的拍面不算刚,与青龙相比多了一点持球感,这让它在近网除了抢高点做雨刮以外,也让它更添一处小球控球的可能,能为害怕碰到网带或者扑球出界的小动作未成形的初学者提供了更好的软档、回放手感。
这是一把非常具有针对性调教的双打中前场用拍,灵活度max。 一样的拍框,一样的甜区,一样的高弹,但中杆硬度进一步友好化,就使得鲲鹏的驱动难度很低了,在笔者看来与朱雀不分伯仲,但也得注意观察击球时机,刚上手的时候打框概率还是比较高的。
但轻拍往往可能在进攻环节中牺牲部分下压中的威力,鲲鹏也一样,但它依然做到了它所能做的。笔者试用期间经常拿它与麒麟混着用,其中一个原因是二者在后场的感觉不分伯仲,可以做到无缝切换。同样是以强调连贯为主的主动得分方式,麒麟比鲲鹏更多出一分下压感,而鲲鹏则是进一步提高了下压后跟进连贯的能力。再说,只要能打中甜区,能正确施加力量,鲲鹏的重杀反馈同样有着不俗的愉悦感,更何况在大部分的情况下你根本不需要面容扭曲地奋力杀一拍,属于随手一抬都能有七分效果的情况。
但因为每一拍进攻的力度会稍弱一点,被人打出防反导致被动的概率更多,这属于是一个一环扣一环的得失了。虽然鲲鹏处理各种被动球和接杀球的手感也是很好的,但对主动球的把握能力确实与青龙存在较大差异。
值得一提,这又是一把可以连续打多场双打都不觉得力竭的拍子,更低的挥重带来了非常低的能耗,业余对抗中就算懒了累了脚上功夫慢了也没有太大关系,这拍子能保证你够着去捞球都能回出不错的质量,如果使用者有心,完全可以用得跟朱雀一样赖一样摸鱼。 尽管此前有别的兄弟说出了青龙、麒麟和白虎跟波力早期作品的对应关系,但在笔者本人的全过程体验下来,还是觉得这个对应关系与我的理解存在差异。鲲鹏对应J20-009没问题,相较之下青龙更像是008,而麒麟更像是010,结论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