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Yes,Meteor X。
第三款,我迎来了一把MX60,这拍子比30L似乎要好上些名声,毕竟从序号上来说它更加接近王者80。除此之外,一般来说要上了6的数字才到达了约定俗成的真高端。
用2012年的出品去打动2023年的球友可是有不小难度。
参数:3UG5,去底,使用状态总重93.0g,平衡点305mm,7.2mm中杆,长218mm,硬度适中偏高,八面破风框,80孔线床,9-3点线槽,质保28磅,穿线24—26lbs bg65ti。
我对胜利黄色的拍子印象都非常深刻,大概这就是醒目色的作用吧。在MX60上,我愿意毫无诗意地称它为工程车黄——或者用哥伦比亚6的说法就是芒果黄吧,但它给我的感觉更加像hx60。无论如何,拍框两翼清漆之下的碳纤维纹理、漆面拼接处转接的亮银色贴纸和中杆上那个大大醒目的X,都让这一把偏门的高端MX看上去十分锐利、正点。
一上手就对它MX系列的血统深信不疑,那可真是均衡?无论实际的中杆硬度如何,掂量起来就是有突出的稳定感。可能是玄学,但挥拍时“咻咻”的尖锐声音可不会骗人。
当然,下场拉了几个回合的高远球后,就发现60也是有着血统的发木质感,闷骚。
不过整体手感还是很良好的,发木但是稳定的发挥在主动的上手球中会提供绝佳的指向性。要分析其道理无非就是80孔线床更密集的甜区和7.2mm中杆更强大的抗扭。驱动感不强但是驱动难度不高,要打出漂亮的长球还是相对轻松的。
它愉悦吗?跟当下廉价的糖水和弹性产品相比它当然不会主动取悦使用者,不过这种孑然而立的性格促使了自己采用更加认真的态度去对待MX60,属于自律带来的奖品般的内啡肽。
尤其是在下压中,它没有很高的头重感,没有很强的弹性,但是就能量传递效率高这个特点就足以催人上进。在重杀时,60的感觉没有80那么裸露刺激,但同样稳定的输出和略微降低的硬度会让人在长时间、拉锯样的对抗中有更持久的安心感,到了终局的局末出现挥不动刀子的情况有所缓解。
平抽也同样是mx60的好活,除了说得最多的稳定以外,其挥速高和恢复快也大大地弥补让我在中场的肉搏中体验到了快感。没有快到致命的灵活感,胜在游刃有余的多手段。同时80孔线床的甜区规矩有充足的容错率可以给自己在快节奏的来回中挥霍。
接杀借力弹对角或者回顶对方后场的感觉则也是类似80的那种“弹反”感,干脆利索不废话,应声而出。
用这个拍子,注定要通过自我提升来取悦自己。MX60虽然较为温和,但并不谄媚,高上限成为了它的底气,这个时候连发木都不再是缺点了。遇到不献媚就被劝退的球友,可领略不到MX60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