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如果你要问当前红厂哪个拍子最符合自己的审美,那我肯定毫不犹豫地把票投给老色锋影700。而且,这也是一把从配置上能够吸引到笔者的球拍,只可惜身边经常有交流的朋友大多数在打熟了锋影700之后就马上出手,还轮不到笔者借上。在材料配置上,总感觉李宁在锋影700上使用高模量的碳纤维十分谨慎。虽然说大厂有着更好的树脂配方或者更成熟的调教功力可以让相对主流模量级别的碳纤维达到更高的性能标准,但截至2023年全拍都依然只用最高40T同级别的材料显然没那么符合消费者的预期,也难怪部分人群更偏向于看得见的用料更好的小厂出品。 看来大家普遍对这把拍子的表现抱有疑问。 参数:5UG6,去底,使用状态总重83.4g,平衡点305mm,6.8mm中杆,长215mm,硬度适中偏高,破风小拍框,76孔线床,全线槽,质保30磅,穿线26-28lbs BGAS。 作为体验过锋影500的过来人,锋影700在设计语言上有着与500相承的元素:蝶影。这就让它的气质在锋影高端系列中显得与众不同。其实700推出的时候恰逢鬼灭之刃的热播,所以笔者也很自然地在这个拍子上想到了虫之呼吸。后续的锋影800new也许也是受此启发而得。两翼是反光度非常高的贴纸,让人有种炫目的感觉,而蒂芙尼蓝的底色也让这把拍子的观感更上一层楼,一看上去就知道它的定位不低。拍框收窄、小巧玲珑,让笔者有在看工艺品的错觉。 破风框、小拍框、偏硬中杆,笔者能很快地联想到几个型号,从最新的NF000Z到二线的英菲尼迪都有,但要说做到5U这一级别的高端,目前就只有NF800LT可以比较。很显然,锋影700足够快,我相信当前规格的出品在挥速和灵活度上可以冠绝红厂目前的所有出品,在这点上还与90S有共同的特征。相比之下,中端的WS72只能说是投机取巧,而风阻极低的锋影700才是科技与狠活。 所以,当前的配置会让很多发力动作还不成型的业余球友用起立连高远球都打不利索。因为挥重低中杆稍硬,所以很难找到借力的感觉,通过抡大臂打球自然也无法驱动中杆和足够的小拍框线床形变,本身球拍的弹性也不十分出色,导致出球质量不佳。偏偏这种时候会更加让人愿意用加力的方法去打,偏偏这时又会因为极高的挥速和小拍框而导致打嗞、打空概率增加。看准了再闪动发力才是它的正确打开方式,不必担心挥拍滞后了,因为它真的足够快。 笔者就不建议把它看做是一把糖水拍来对待了,虽然它在同小拍框门类或者锋影同门中显得那么难用,而且击球感相对柔和,但容错率和发力模式上的特点还是没那么让人省心的。而它真正的角色,是一把前场的王者。用锋影700的感觉可以类比如影随行,它所能到的地方永远不会比你想的慢,灵活且快速的锋影700在中前场的表现非常锋利,对方无论是网口的回球还是中前场的抽档都要面临很高风险,哪怕是想破坏连贯的放远网也很容易被拿着锋影700的球友在中途杀出回个措手不及。你永远不知道它作为一把尖刀会在场上的哪一个对抗阶段突然穿插进来打乱节奏,或是在网口就直接被抓到并扑死,有极强的突击效果。 但尖刀的硬杀伤能力肯定是不能跟斧头相比的。如此吃发力的一把拍子在没有更高爆发力的加持下基本打不出一锤定音的效果。出球发飘,而且尾段减速明显,在重杀中只要对方站位合理就大概率打不穿。如果想通过杀吊结合来保持场上的主动以及争取到轮转的机会让队友接力,小拍框的收吊手感也适中还是会差一截,出球质量有懵的成分。对于笔者来说,5U的锋影700在杀球中依然有爽快的弹射感,良好发力时出球突然且有相当的穿透力,更适合出其不意地杀一拍边线或者大角度来撕开对方防守。 确实,对于各更加关注后场绝对进攻质量的球友来说,5U的锋影700就不应该成为可考虑的选项,用高规格或者用NF800LT进行替换是合理的优选。但是,在被动摆脱方面,锋影700表现非常出色,如果能习惯小拍框的使用节奏,那么它将会帮助你在大斜线的补位救球、反手低位的挑球和过顶球的处理中凭借更轻量化的身段来获得更好的体验。 回到这把白嫖使用的拍子上,我个人还是很喜欢这种为了速度而舍弃很多不必要功能的做法,适合笔者的猎奇属性,何况它是一把颜值如此高的作品。从购买建议上说,4U的规格可能是更广大球友的选择,而5U则是具有一定玩物属性的球友所青睐的,毕竟后者真的不太好打出威力,而3U又普遍被嫌弃。无论哪种规格,相信都不是适合新手的选择。 但在国际赛场上,我还挺惊讶玛莉丝卡这种进攻型打法的女单选手也用这款球拍,而且呈现出飞快进步的态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