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偶遇了能白嫖就试试。 击破这些出品的名称是越来越具有泽野弘之的风格了,突出一个抽象和看不懂,可能本来在做产品的时候也没太用心吧,这也是因为代工厂有成熟的模具可以直接套到生产上,类似OEM的模式用起来非常省心,能做出来一大批大同小异的产品出来惠及大家。 不过,这就属于有机会碰到了才会想去试试的产品了,类似的东西很多,很难产生强烈欲望。
参数:4UG6,有底,使用状态总重87.9g,平衡点300mm,中杆M46J材质,长215mm,硬度适中偏高,神速拍框,76孔线床,9-3点线槽,质保30磅,穿线25-27lbs BG65Ti。
虽然笔者一直对击破在对“已有模板产品”的自家产品在制作时花费在外观设计上的“躺平”性格有所微词,但我一般也不会对这类产品的漆水质量有什么异议,毕竟他们家的漆水在强度和质感方面都有保证,而这次100OK在笔者个人看来,与100X相比在观感上是下降了的,上一个让我有这样感觉的产品则是100zzp。本来就用了黑色的亮漆面方案,拍框两边的贴纸也没有做出良好的搭配效果,拍子有“脏污感”。这倒也不是什么质量问题,只不过在笔者看来,亮漆面跟这些元素的搭配不是一个高分方案,而中杆上的型号标记虽然有个性,也缺少色差和辨识度,没有做功课的球友可能一时间看不出来球拍的真实型号。
本来对这一类球拍笔者都打得有点麻了,不过在继TK-70和88D之后,击破这次的出品再一次给我带来了不那么“击破味”的感觉。虽然在内部宣传阶段的时候我以为这会是一个更重更硬的版本,但在实际到手后使用,100OK并没有给我带来如料想的高使用门槛。甜区足够大,而且中杆形变较容易给出,线床持球感比原版略高,所以在驱动性和容错率方面保证了OK是在对入门级别的使用者示好。但又因为锥形中杆的应用保证了OK能发挥类似WES的效果,让中杆有了不一样的驱动感,所以没必要期待这是一款100X的平替。 从弹性上说,OK是够用的,但在调教上还有提升空间,不知道是不是线材的原因,导致了出球的感觉并没有100X那么干脆,会有一点卸力感。笔者反而觉得,这个框型如果搭配此前那种如GS这种程度的更硬的中杆会更加有趣。说起来,材料的测量参数似乎跟体验并不是直接相关的关系,很可能会出现硬度测量值更高但是主观打感偏软的情况。无论如何,笔者对这类产品已经日渐词穷了。 球拍的下压感还可以,不过一开始宣传OK的平衡点会比100X更高一点的这个信息,笔者并没有通过体验而验证到,反而是觉得OK更加轻快,同规格的拍在重杀时我个人感觉是要孱弱一点,会在重发力的时候产生压不住球的错觉。 同时,因为OK的击球反馈没有那么硬,所以在快节奏的抽档中的表现并没有那么激进,少了应声而出的快感。除此以外,我认为球拍的抗扭也没有那么达标,在激烈的对抗中让我感受到了比亮剑系列还要程度深一点的不安定感。可能在下单定制这把球拍的时候也没有太深的想法在里面吧。 不过笔者本来就不必对球拍在对抗表现方面作过多表述,因为当前的框型和中杆设置是已经有大量试用或评测分享的资料可以对其优越性进行证明了。只是,在用过了100勾勾之后再用同样抽象的100OK,会产生不少的落差感。 感觉当时在100OK上的调整,对笔者来说都变成了负升级。听说100OK还会出pro,也不知道会作出什么样的改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