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有时候有些球拍单凭名字就能吸引到笔者的注意,其中能实现出圈的球拍可不多见。 别误会,通过良好命名这种几乎没有额外成本的操作就能达到绝佳的宣传效果在营销上是可遇不可求的,单从这一点上看负责大呲花这款客制球拍的商家搞不好是个鬼才。 更让笔者觉得有玩味的是,它还真的不是另一把“小铁锤”,nice。 参数:4UG5,有底,全长675mm,使用状态总重92.13g,平衡点299mm,7.2mm中杆,长220mm,硬度适中,盒式拍框,72孔线床,9-3点线槽,质保29磅,穿线26-28lbs VBS66N。 大呲花的外观做得非常懒,整体上看这款入门向的球拍只是单纯的小黑拍加上少量贴纸而已。但神的地方在于,它用了紫薇色和洋红色的图案,同时T头的“V”换了颜色,能很好地把球拍给装饰起来,迎合了球拍本身的名字。Less is more,省钱但有效。无论是从命名还是从外观设计上看,这把廉价球拍背后的商家有点想法哈。 它的平衡点偏高,挥重也仍然属于TK系列的正常范围,本来这样会带来明显的借力感,但大呲花身上那种低端拍常见的发木加上甜区小成功地阻止了“我能容易获得良好高远球体验”这种情况的发生。因为球拍的用料之“克制”很容易被感知,所以也不能依赖球拍的弹性可逆转由上述问题带来的容错率低下的情况。 笔者对TK系列入门级球拍有个刻板印象:杆长偏软、框厚不弹、孱弱无力、非常友好。从系列售价最低的TK-100F到TK-HMRL都是这种感觉,而大呲花除了框体厚度和中杆长度差不多以外,居然其它的特点都对不上。 归根结底,大呲花采用了一个非常古老的72孔框型。笔者上次对这个框型产生印象还是在十多年前脉动Ti98上。所以,大呲花还自带了一部分小平头球拍的特点:甜区有爆发力,但特别不好上手。在刚与它磨合的时候,较小的甜区让我适应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打了三局对抗下来之后才因为找到甜区而得到缓解。从这个角度出发,我的评价可能跟很多球友不一样:大呲花这个球拍并不容易充分掌握。 在深知抽档不够连贯、被动表现一般之后,笔者似乎可以给出“这是工业垃圾”的这一评价了,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因为盒式框的天然抗扭优势,球拍在适应之后能打准甜区的前提下指向性有着相当不错的表现,长距离高弧度的出球手感稳定,落点可控。同时因为挥重略大手感扎实,单打中近网的勾、搓、放小球质量能迅速稳定下来,双打中一拍具有拦截性质的软挡软放也因为刚刚好的卸力感而往往能对场上的对抗节奏产生显著扰乱作用,对喜欢快打的对手有更强的针对性。虽然球拍弹性不多糖水感一般,但打准了之后对拉高远球依然显得效费比十足,形成相持了之后甚至觉得它应对摸鱼也有一定的天赋,体能下降之后用起来还带一点优势。 在笔者试用期间,大呲花的进攻表现非常另类。首先要否定球拍中杆在进攻时的贡献,因为它的材料确实太拉了,弹性支持不住哪怕一点点的爆发力,卸力感明显。不过虽然中杆拉了,但是拍框支棱起来了呀。小而集中的甜区很好地弥补了大呲花用料上的缺陷,这也使得比起能输出力量的球友,那些打得准的球友更加能在大呲花上打出有威力的重杀。它更像是一个纯粹的72孔小平头球拍体验版,像化妆品柜台可以取用的试用装。 没错,这把球拍居然不是为了让初学者体验到轻松的杀球快感而存在的。所以,直到最后的阶段,笔者才开始体会到与“大呲花”这个名字相呼应的体验——就是那一发力的下压,像烟花一样,炸得还算漂亮。不过它的上限也并没有那么高,像笔者这样的穿线就有点过火了,使用中很容易打出中杆的拉胯感,瓶颈就是材质。 非常不按套路出牌的一款低端球拍,我估计会有不少入门球友嫌弃它了,但我不讨厌有意思的别扭家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