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有一些事物的好是不太好意思说出来的,比如Tenga的吸力和春水堂的皮肤;有一些事物的不好是不太好意思说出来的,比如说笔者打球比较菜和某些盛名球拍的不堪。
我一直都不太喜欢用停产的老拍,尤其是L、Y两家,炒得多,讨论本身性能的少,而且身价两极分化,有球星加持的价格水涨船高,没有球星加持的拍款门可罗雀。更糟心的是,那些对于手感需求高度现代化的笔者来说,这种过于古典甚至可以用落后和粗糙来形容的打感的球拍基本上都是买一笔亏一笔的事。这不,在N553身上得到充分体现。第553期留给更新N553,我算是对得起它了。
参数:3UG5,去底,使用状态总重95.0g,平衡点320mm,中杆长210mm,硬度偏高,盒式拍框,72孔线床,9-3点线槽,质保28磅,穿线25-27lbs XB63。 虽然当时球拍制作的技术力不怎么地,但老李宁的外观有股“经典”的味道,当时的漆水质量就已经处于第一梯队的水平了。N553可以说是一把紫金剑,拍头和4、8点方向的蓝紫色与其余部分的金色漆水形成了层次感,还有珠光效果。中杆大体为金色,很好地体现出了部分国人的审美倾向和当时还是Air stream系列的旗舰身份。作为风动系列的鼻祖,风洞自然是最引人注目的部分,但虽然它和9000I一样都是号称六风洞,但它还更加特别地将其中两个放到了拍头的位置,估计后无来者了。 当然,风洞的加入所引起的对拍框结构的影响作用讨论是一直存在的,何况还是在拍头的位置上。但是我猜当时红厂的想法很粗暴——既然风动容易破,那么进行结构不强不就可以了吗?所以,我怀疑球拍毫无人性的挥重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于拍头的加料固定。没错,虽然风洞的初衷是降低风阻提高挥速,但553的挥重达到了令人发指的水平,挥速自然也非常让笔者不满。 其实,在看到有部分球友评论它是至今李宁最大杀器的时候,我就料想到是这种情况。 毫无疑问,这是一把具有良好体能储备和发力水平才能用得出道道的球拍。虽然球拍的借力感十足,能在节奏缓慢的上手球中打出具有力量的出球,但拍面甜区的爆发力并没有太集中,同时中杆的弹性放现在看也是差到没边了。同时,官方显示了它中杆偏软,实际打感却来得硬很多,于是受笔者自身水平所限,我认为N553很难用,还得是看在它老资历的份上强迫自己用了一周才慢慢地适应了过来,也只敢在水平不高的混双局里用用。 重就是狠,狠就是强,这种思路非常简单鲁莽且粗暴,但其手感的扎实在小球控制上确实是能带来好处的。网口的回放质量很容易稳定下来,经过专项训练后再回到场上对抗往往就能在近网作出非常贴网的回球。 至于下压,对笔者来说N553太木了,打不出驱动的感觉,在获得可以重杀的发力机会时笔者总觉得击球就像是抡锤子在夯地基,毫无情感,跟球拍没有办法形成交流。有时候因为挥速太慢还不一定能打得准,又进一步迫使自己用更快的脚步移动到位获得上手球处理的机会。也许有过那么一两次直接从后场杀穿对方防守的情况吧,那也是遇到对方挑球不到位刚好不需要移动也能打到的位置上。单纯讨论一拍钉地板的最大可能而忽略整拍在长时间综合对抗中为自己带来的掣肘的这种思维并不理性。 出乎意料的是,我反而更喜欢用它在头顶区把球点下来。它确实很重,而且新手可能在发力动作还不规范的时候强行压腕导致受伤,但N553的强劲下压感能让落点变得十分尖锐且精确,进而更高效地提升出球质量。 被动球处理和平抽挡的手感都是一回事,超大的挥重让笔者有点回天乏术,何况它还不像二姐夫那样能够在拍面表现和风阻方面得到一定的补偿,N553是纯吃使用者能力的一个球拍了。 我确实用不好它,也觉得对于非收藏向的球友来说没有必要再入这把拍子了,因为用起来的限制真的很多。当然了,它很有可能是“螺蛳粉”,对胃口的人爱不释手,不对胃口的敬而远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