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羽在线社区


找回密码 |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码登录更安全

查看: 2219|回复: 2

[穿线技术] 球拍穿线水平的评判标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使用道具 编辑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6:3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个人认为主要可以从“观感”和“打感”两方面进行考量。
首先,所谓“观感”就是我们常说的“横平竖直”、“不绞线”、“不压线”。这些仅凭穿线完成后球拍的照片基本上就可以直观的判断,也是论坛球友们常做的一种鉴别穿线野*与否的方法。能做好这三点,穿线师需要在穿线过程中做到细致用心,并且在穿完线后也认真地进行理线。
另一方面,所谓“打感”,就是穿好线的球拍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给人以“足磅”、“保磅”、“耐打”的感觉。这是单纯从照片上体现不出来的,也是考量一个穿线师是否优秀的标准。
“足磅”首先对穿线机就有一定的要求。磅数精准的具有恒拉功能的电脑穿线机具有一定的优势。另外,一个优秀的穿线师平时需要对机器和工具进行必要的保养,以保证座夹、珠夹、滑轨等系统的稳定可靠。这些都是保证“足磅”的必要因素。穿好的线从何时开始掉磅,这是某穿线认证培训的一个课本外知识点。那么尽可能地去延缓掉磅的速度就需要穿线时一定的手法干预。在这点一些优秀的穿线师都有一套自己独到的技术和心得,这也是大多数培训课中不会深究的内容。这些已经形成肌肉记忆的小动作在外行眼中是看不出什么猫腻的。但相比较于单纯的机器预拉,则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另外,更“保磅”的球拍相对来说更不容易“跑线”,因为干预手法的一致性,可以让相邻的每两根球线实际磅数更加地接近,拍框整体磅数更均匀。反之,相邻球线磅数偏差明显,则低磅那根更易跑线,高磅那根更易断。这也直接关联到第三点“耐打”。
把“耐打”放在后面,是因为所谓“耐打”是在“足磅”和“保磅”的前提下。同样要求穿26磅的球拍,穿好线实际磅数只有24磅,或者说两三天后就掉到20磅左右,这样的球拍跟磅数精准而且保磅好的球拍根本不具可比性。那么如何做到更“耐打”?穿线前需要检查球线有无瑕疵,旋转和更换必要的护线管;穿线中尽量避免机器和工具意外伤线;穿线后仔细整理球线使磅数更均匀。这些也都是一个优秀穿线师必须做到的。
最后说点题外话,“不可以伤拍伤线”、“保持球拍框型无明显变化”、“保证拍面网压足磅均匀”这几乎是所有穿线师认证考试的硬核指标。但如果当一个穿线师做到了“横平竖直”“不压线”“不绞线”,同时也做到了“足磅”“保磅”“耐打”,却没能让你感觉“舒服”。这可能是因为同样的球拍球线和磅数,不同的穿线师穿出来的效果未必都是相同的(要求手法一致的穿线团队除外)。所以这时需要你去适应穿线师,告诉他这次你对拍线的反馈,是感觉硬了或软了,又或者你喜欢甜区略微偏上与否,让穿线师在下次的服务中进行他认为更合理的调整。你只需要记住每次调整后穿线的磅数,直至那个你感觉最舒服的数字出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赞一个赞一个11
2
发表于 昨天 11:07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昨天 12:20 | 只看该作者
我的一个猜测是,绞线有两原因:

1,线包装起来是绕圈的,直接拉开就是会绞线,一圈会扭转一圈(这点攀岩有一个视频讲,好的厂家会包装成8字形而不是O字形,我想着整理放上来)


2,线的材质是螺旋的,拉动会扭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7:24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wanglin406 发表于 2025-05-02 12:20
我的一个猜测是,绞线有两原因:

1,线包装起来是绕圈的,直接拉开就是会绞线,一圈会扭转一圈(这点攀岩有一个视频讲,好的厂家会包装成8字形而不是O字形,我想着整理放上来)


2,线的材质是螺旋的,拉动会扭转

你所说的第二点因素更明显些。因为表层编织工艺和材质等因素,过横线时遇到阻力越大,球线产生的旋转就越多。所以最有效的解决方案就是杜绝预编横线,这样可以更彻底地释放每一次过横线时产生的旋转绞劲。
你说的第一点,如果是大盘线可以基本忽略这个问题。小包装有些型号的球线确实容易出现打卷现象。首先在拆包装放线时注意手法避免绞缠。然后最好再反复用手捋一两次,这个步骤同时也可以检查线材有无瑕疵。这样基本就可以有效释放小包装球线的卷劲,毕竟这样一包线就10米多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小黑屋|手机APP|商务联系|招聘信息|中羽在线 ( 闽ICP备19012345号-2 )

GMT+8, 2025-5-3 22:54 , Processed in 0.037342 second(s), 15 queries ,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