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羽在线社区


找回密码 |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码登录更安全

查看: 3708|回复: 2

[评测体验] 随心所驭、攻守一体|胜利驭12上手体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使用道具 编辑
 楼主| 发表于 2025-5-20 09:45:5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时隔差不多两年之后,胜利主打平衡控制的驭系列终于又推出新款了,这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自从前段时间胜利签约郑思维并代言驭10M我就推测后面大概率要出一个驭系列旗舰款了,果然这次跳过11直接推出了旗舰款驭12。

        驭12的整体拍身设计和驭10M比较接近,首先同样使用了动力流体六角框,然后在五七点钟方向也都采用了螺旋抗扭设计,不同的是这次驭12使用了和影刃相同的纳米气凝胶技术,在保证相同内填充强度的情况下降低发泡剂使用重量,从而增加碳纤维使用量,提升拍框强度和稳定性。

        驭12的6.6SHAFT中杆同样使用了百洛碳纤维以及合金碳纤维材料,这次没有做合金外露处理,中杆通体涂装不会显得比较突兀,感觉还是这样更好看一些,然后有别于驭10M的是,这次驭12的中杆不仅搭载了最新的WES3.0系统,还在锥盖处配置了升级版能量环,这使得驭12不仅打感更加扎实稳定,并且在同样发力的情况下,进攻效率可以更高,下压角度也更加犀利。



        驭12在外观上整体要比驭10M更加鲜艳一些,拍身采用了大面积的亮橙色涂装,局部还有不少亮蓝色和紫色的点缀,看着比较有活力。






        从中杆标记的硬度来看,驭12的硬度跟驭10应该是比较接近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个人感觉驭12的中杆硬度会略低一点点,但是差的不多,当然了也有人感觉驭12更硬一点点,手感这个东西没有统一标准都是主观感受,只要确定两者中杆硬度差不多在同一档就ok,至于中杆的抗扭和稳定性的话个人感觉驭12要更胜一筹,毕竟配置要比驭10更丰富一些,性能必然是有所提升的。

        同样的驭12也搭载了悬浮手柄,灰色半透明锥盖可以直接看到里面配置的升级版红色能量环,相比驭10M的白色半透明底盖而言,驭12的蓝色半透明底盖更能彰显蓝厂的身份,对比木手柄,悬浮手柄具有更好的手感与耐用性,生产过程中对重量和尺寸的把控也更加精确,球拍一致性较好,并且大大提高了耐汗耐腐蚀性能,有效延长了球拍使用寿命,另外悬浮手柄吸震性能更好,可以提升挥拍击球时手掌的舒适度,再搭配能量环使得手感更加扎实稳定。




        看标签,这次驭12同样是TW产,然后拍身和底盖上同样也都没有taiwan字母,另外这次标签上特意标注使用了46T百洛碳纤维,也说明了胜利对这款驭系列旗舰球拍在材料选用上的重视度,拍身颜色的话大家看仔细一点不是鲜红色哦,说到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个人更喜欢驭12 ZSW版的那个蓝色涂装,也就是思维哥限量版,当然了估计要比普通款贵一些的,后续上市大家可以关注一波,不过据比较可靠的消息,这个限量版大概是要明年才上市,所以要期待一段时间了。



        除了上述提到的配置以外,其他的胜利当家科技也必不可少,像高强韧碳纤维、TR增韧纳米管、VICTOR抗扭系统、弹力盾等,都有被驭12所使用,反正基本上目前胜利能拿得出来的高端材料和技术都用上了,可谓是集众多科技于一身打造而出的这款驭系列旗舰球拍驭12,所以在打感表现上也确实很棒,中杆硬弹拍框稳定强度高,不仅控球感极佳,还有一定的突击进攻能力,防守相对也算轻松好借力,然后挥速也还算不错,整体性能表现非常均衡。

        使用了高强韧碳纤维+46T百洛碳纤维+TR增韧纳米碳管+纳米气凝胶技术的动力流体六角框,不仅稳定性与抗扭性优良,在挥拍过程中,还可以有效降低风阻提升挥速,加快出手节奏,另外在拍框叠层设计中还导入了弹力盾技术,使框体弹性和稳定性更好,另外五七点方向的螺旋抗扭设计进一步提升操控感,同时还能产生更好的拍框抗扭回弹效果和更理想的下压角度。



        半线槽设计,相对降低了挥拍风阻,同时保证了足够的拍身强度。



        下面说明上手球拍的基本参数,这次使用的驭12是4U/G5款,质保磅数达到了32磅,比驭10M要高不少,这一点应该跟驭12拍框使用了46T百洛碳纤维和纳米气凝胶技术有很大关系。

        去掉热缩膜,缠两层手胶,穿28磅vbs61线之后,整拍重量为91g,平衡点303mm,比之前用过的4U驭10M要低一些,这个平衡点属于适中,正好是平衡拍的范畴,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明显感受到其挥拍时的头重感没有驭10M那么高,另外测量底盖到锥盖顶端的距离210mm,属于长手柄设计,长手柄在操控过程中可以有更好的变化和选择性。



        使用过程中,感觉驭12中杆整体偏硬弹,驱动难度没有驭10M那么高,发力时中杆的最大折弯点在后半段,这一点和驭10M比较像,会有明显的甩头效果,再加上WES3.0系统的助力,会有很尖锐的下压角度,虽然进攻上限相比驭10M来说会略低一些,但是进攻效率个人感觉要比驭10M高,在一定范围内,打出相同的攻击效果,驭12所需的驱动力明显要低一些,连续作战时,使用驭12的续航能力要更持久。



        动力流体六角框本身稳定性就很强,击球的操控感也不错,拍框的局部破风处理可以适当提升挥速,出手更快一些,再加上46T百洛碳纤维和纳米气凝胶技术的使用,说是拍框稳定性拉满也不为过,强度也很高。



        4U的驭12在控球手感上真的已经做到极致了,在进攻上个人感觉对于大部分球友而言也够用了,少数喜欢更暴力一些以及发力更好一些的球友可以体验一下3U款。

        防守也还可以,目前双打和单打都有使用,感觉单双皆宜,使用下来整体感受是一把操控性能拉满,然后还有一定突击进攻性能的球拍,然后挥速也还不错,稳定性极佳,各种击球都可以打出比较理想的路线和落点,搭配28磅的vbs61,球感非常不错,既有清脆的击球声音,又有扎实硬弹的击球手感反馈。



        正手后场高远球轻松,很好借力,球拍甜区较大,拍面稳定性也比较好,在反复对拉高远的过程中,出球一致性较好,对抗中即使在底线附近也很容易将球打回到对方后场。

        稳定的控制感,在调动球路组织进攻时,助力很明显,通过精准的控球来创造进攻机会,随之一板突击下压也非常干脆,线路落点很准,搭配最新的WES3.0系统,发力时有明显的鞭甩效果。

        吊球的操控感很好,球过网的时候都比较贴网,而且一致性较好,除非特别被动的情况下,否则基本不会出现离谱的网前高球,这就让对手没有那么容易在网前抓球扑死,放小球与勾对角的手感也很顺,拍框稳定性好,中杆反馈清晰,容易搓出高质量的贴网滚网球或者勾出质量很高的对角球,从而迫使对手起高来给搭档创造进攻机会。

        防守接杀球时,身前及反手位的球处理起来比较容易,弹对方后场还是比较轻松的,不至于被对方一拍杀死或者逐步杀上网,正手位的接杀挑球需要加一些力来应对,不过个人更喜欢正手位接杀挡网前对角,稳定的控制感可以很好的化解对方的进攻,进行攻防转换,让优势回到自己这边。

        反手后场球也比较容易借力,只要不是丢失身位特别被动的状态下都可以回到底线,反手下压需要比较好的发力水平,发力好的球友会得心应手,发力一般的球友建议反手过渡,稳定的操控很容易打出比较贴网的过渡球,个人则喜欢反手突然抽一拍边线,落点很稳,经常能出其不意的偷到一分。

        挥拍击球过程中可以感受到悬浮柄优良的吸震稳定性能,搭配能量环之后,球拍整体上手感觉扎实稳定。



        经过一段时间的单双打使用体验,个人觉得驭12可以称之为驭系列的旗舰六边形战士,是一把结合了一定突击进攻能力的控制型球拍,然后防守能力也不错,整体的性能非常优异,特别是操控感这一块,真的已经拉满了,上手之后给人一种得心应手的感觉,可以说随心所驭、攻防兼备,个人感觉是一款值得一试的好拍。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一个赞一个20
2
发表于 2025-5-22 06:51:54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5-6-3 10:39:42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小黑屋|手机APP|商务联系|招聘信息|中羽在线 ( 闽ICP备19012345号-2 )

GMT+8, 2025-7-31 07:04 , Processed in 0.035524 second(s), 14 queries ,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