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在球拍材料日益成熟的今天,打造一把高端球拍已不再遥不可及。然而,如何赋予高端球拍以灵魂,材料的精妙调教便成为关键所在。得益于材料科技的进步,如今的球拍无需堆砌重量或刻意增加平衡点,也能实现轻量化和快弹手感。此次kawasaki 的高端之路,意在探索一把兼具瞬时回弹与快速攻防特性的高端球拍“穿越·星河”。
球拍科技
核心科技:多壁碳纳米管科技,0.3秒超速回弹,突击爆发力强
在材质与技术上进行了全面升级,中杆采用创新型多壁碳纳米管科技,通过加入抗拉性能强的碳纳米管提升弹性模量与弯曲恢复力,内部结构更加紧密,6840超弹中杆结合无心研磨技术,让球拍有1.4mm极薄壁厚均匀分布中杆,正圆度误差控制在0.01-0.03mm,实现对弹性性能和操控性能的突破,使得击球时造成的中杆弯曲恢复速度无限接近0.3秒,强化了击球时的瞬发力,为玩家带来更加卓越的使用体验。
六边异形框型结构,破风拍框,聚合出击
穿越 · 星河球拍独特框型由宽幅拍框与流体型紧致拍框结合而成,使球拍在破风性和回弹性上更具优势,击球力量传递更加集中,提高了落点的精准性,适合快速攻防中的精确回球。
40+46T碳素纤维,6.8mm中杆
40+46T特级高密度碳素材,质具有极强的刚性和抗扭,提升击球精准落点。6.8mm超细中杆,提供了卓越的弹性和精准的操控性,比一般中管弹性更好、更易发力、更易操控,增强了球拍的击球反应与变化多样的球路。
C60笼式富勒烯碳素,抗扭升级,落点精准
球拍添加笼式富勒烯碳素强化框体,使材料结合更致密,制造的球拍刚性更强,扭矩更小,反弹效率更快,击球音频更尖锐。
球拍涂装解析
“穿越·星河”一改过往kawasaki丰富多彩的配色方案,采用至简的黑白配色方案,点缀亮色线条贴纸,如延时拍摄的星轨在球拍中缓缓呈现。根据官方信息,灵感源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他认为梦是创造的源头,遥远深空的奇景,或许我们终其一生也无法亲眼目睹。
但梦为我们打开想象之门,让我们得以预见、感受绚烂星河,探寻梵高眼中如梦似幻的宇宙奥秘。基于这样的思考,“穿越·星河” 的灵感在心中悄然萌生。它蕴含着对宇宙的憧憬、对梵高作品的敬意,以及对梦之创造力的探索 ,等待被赋予更多精彩。对于官方的设计思路,笔者的解读是,宇宙始于一片荒芜,奇点的爆炸,塑造了绚丽的星河,也呼应了瞬时回弹,打出精彩回球的属性。
球拍参数
球拍详细体验
拥有黑白两款配色的“穿越·星河”,在手感上并无二致。本次测评的是黑色款。球拍采用宽幅破风框与小拍框的融合设计,表现为这是一把速度进攻型球拍。
初步上手
空拍状态下,“穿越·星河”整体轻盈,能感知到平衡点不高,在上线上手胶之后,这种感觉并没有发生变化,但挥舞起来具有一丝头重感存在,整体挥重不大,挥速很快且有切割空气声音,中杆回馈感有韧性。
实战感受
实测反馈基于8小时3场球,测试项目为单打、双打、混双,从各维度体验总结如下:
高远聚力快弹——出球迅速 聚力轻快
首先还是对拉高远球测试,“穿越·星河”这个小拍框的特点就表现出来了。它既有小拍框力量集中的感觉,同时甜区范围比常规的小拍框球拍大。令人满意的是,6.8mm的中杆弹性足,加上宽幅拍框的特性,击打时拍框不易变形,挥拍速度快,且稳当。
能明显感觉到球在拍线上停留的时间短,出球干脆。球在线床上的包裹不明显,但球的落点位置,都集中在想打的范围区域。因为它弹得快,下一拍的衔接连贯。整体小拍框的设计,但不难上手。
进攻端表现——蓄能迸发
既然是定位小拍框的球拍,它杀球的表现必然是大家很关心部分。实际打下来,“穿越·星河”杀球的特点很突出,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快字。这主要是因为它的中杆回弹速度比较快,所以杀球的出球也快,但是杀球不重。杀出去的球线路长,往往是靠近到底线二线附近,也就是球友口所谓的“长杀”。回馈有聚力感,不过球往下砸的角度平,缺少杀球特别沉重、往下砸的下坠感。
“穿越·星河”这种特点在“点杀”中、短促发力的杀球上的效果不错。快速的回弹让点杀出手突然、来球冲,令动作具有隐蔽性,不容易被对手预判。在双打这种快节奏、需要连续下压进攻的对抗中“穿越·星河”最大的优势在于它衔接下一拍的节奏是连贯的。在配合上再快点快吊灵活地变化节奏。这就是属于“穿越·星河”的进攻方式了,依靠着快速连续的进攻和出其不意的点杀来得分。
中前场表现——“雨刮”利器
在中前场打平抽快挡的时候“穿越·星河”的表现不错。全线槽的拍框加上破风设计,减少风阻,以及球拍本身触球即走的特点,使得出球速快、连贯、稳。就算对方一直抽压你,也能回抽一个质量很高变线球,将被动局面转为主动。小拍框的设计也带来一个问题,就是会有打不准点有敲杆的情况,得看持拍人对小拍框的驾驭程度了。
在说到封网环节,如果你将球拍握得靠上一点,“雨刮器”的味道就有了。这个环节主要考验手指和手腕的运用,手腕压得太狠容易把球打下网“穿越·星河”凭借弹性好、回弹快,这让封网的容错率变高了,不容易失误。而在放网前小球这种精细活上,球在拍上停的时间短,持球感弱,需要手上的发力技巧控制得更好,才能控住网。
防守反击
在低手位被动位置接杀球时,可以把它想象成在低手位打高远球。打出来的球速度依然挺快的,球回顶的高度足,经常在底线位置下坠,接杀变线角度够,可以让自己有更充分的时间应对下一拍。但接杀本身就是被动回球 ,加上这是个小拍框,有时候球速变化快,来不及调整,敲框情况时有发生,需要时间磨合。
至于反手位的处理球,它的表现中规中矩。它不会提供额外的反手进攻力。击球效果和持拍者的反手技术匹配。需要提醒的是,因为“穿越·星河”小拍框缘故,对击球点要求会更高,反手击球位要求更精准。
总结及推荐购买
整体而言,“穿越·星河”是一款定位高端的速度进攻型球拍。它采用现今更流行的宽幅破风流体拍框设计,有效提升了操控性与抗扭性。虽然是小拍框,但其甜区却不小,因此易于上手。中杆能感知是花了心思调校的,回弹迅速,击球连贯,适合点杀多变节奏的打法。
在购买建议上,“穿越·星河”中端的定价,却有高端球拍的品质。价格在五开左右,活动到手四开多,对于预算有限的学生党来说,是相当不错的选择。而钱包充裕的资深球友而言,用来丰富装备库,同样是高性价比之选。在适用人群方面,“穿越·星河”具备连续突击和快速反击能力,也能较为轻松的打出快速进攻,适合追求速度打法的选手。同时,对于力量充足的暴力进攻党,“穿越·星河”在全力发力时,同样能爆发出极具威胁的强力杀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