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球友心中,纯粹的暴力进攻拍通常意味着头重、杆硬、小拍框——这些特点归结起来就是高驾驭门槛,专为追求一击必杀的极致爆发而设计。因此,这类相对极端的球拍型号更新换代相对缓慢。然而,随着时光推移,如今的对球拍材料的调校也更加精细入微。【二楼福利】
去年推出的薰风修罗,便在球友心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6.1mm的极细中杆,以及别具一格的底部破风、顶部流体盒式拍框设计,让它成为薰风的暴力图腾。时隔一年,薰风带来了修罗II代,作为 王高伦和 詹俊为在赛场使用的战拍,更精进的调校,将进攻美学再度升级,意在诠释——暴力进攻,劲无止境。
球拍科技:
高复合密度减震系统
头框采⽤内发泡⼯艺,增强球拍缓震效果,减少⼒量传递过程的不适感,让发⼒更流畅,击打过程中受⼒更均衡,确保球拍稳如泰⼭。
6.15mm仿生实芯中杆
减少空⽓阻⼒,带来更灵活的操控性,极⼤提升球拍的弹性与抗扭性,让挥拍更具鞭击感与⼒量感。
高模量高弹性的M50新生代纤维碳纱
强度⾼、韧性⾜、重量轻,中杆的回弹性能更上⼀层楼。
专用鱼嘴前套
有效降低⻛阻,提升反⼿握拍⼿感,反⼿出球更具威胁性。
承保32lbs⾼磅设计
更适合⼒量强的进攻型专业及高水平选手使用。
升级部分
修罗Ⅱ并没有堆砌新材料,主要针对的是球拍原有配方做调教,其目的是在原有打感基础上,将球拍的“六边形”坐标属性往外进一步扩张,这类更稳妥的做法,好处是可以保证原本特有的进攻属性,同时提升抗扭及控球。
升级了纳米粒子重组⼯艺
优化了树脂的渗透分布,进⼀步提⾼了碳纤维结构的稳定性,击球反馈更清晰,落点更精准。
双纤实芯中管⼆次高温固化
通过阶段递增升温⼯艺,提⾼纳⽶树脂的聚合度。⼤幅提升中管抗扭性能,更均匀的发⼒传递使得持拍者⽆论连续强攻或对持平抽都能⽆所畏惧。
球拍涂装解析
修罗Ⅱ代整体拍身以深蓝色为主色调,图案设计融合了金色线条、白色光流与红色裂痕。机甲风格与特效风格相结合,共同构建出一幅修罗战场的景象——战斗已进入白热化阶段,火星迸溅,弥漫着幽暗与肃杀之气,正如羽毛球场上激烈的厮杀。最终,场上唯有一方胜者,诠释了竞技场上残酷的杀戮美学。【 中羽开箱|修罗II代图赏】
球拍参数
球拍详细体验:
综上修罗Ⅱ配置信息,可知其定位进攻拍的属性,本次也将同步搭配薰风最新JS系列羽线进行测试。
初步上手
在空拍状态下,修罗Ⅱ的整体重量分布较为均衡,并没有传统进攻拍那种明显的分量感和头重感。本次搭配的JS-63线,线径为0.63mm,属于高弹性的细线种,兼顾控球、音效与进攻,与球拍本身的属性十分契合。
当上线之后在挥动时,能感受到其复合框型带来的挥速优势,但是修罗Ⅱ的破风处理是在拍框的底部,因此会感觉到它的挥速并不是被拍头带着走的快,而是球拍整体上的快,十分特别。
实战感受
测试依然基于3场球的参考标准,测试项目为单打、双打、混双,从各维度体验总结如下:
基础高远测试:
高远球的测试可以加速适应球拍,修罗Ⅱ 6.15mm的实心中杆,以及50T碳素,第一感觉就是偏硬弹,对拉测试10分钟,初步上手时没有沉重的感觉,此刻开始逐渐显现了,击打过程中修罗Ⅱ是具有头重感的,硬杆加硬线指向性不错,落点没有精准制导但属于理想范围内,球拍的拍框不算小,但也不大,适中拍框是近些年比较常见的运用,甜区方面比较集中,有一定的聚力感,但并不强烈挥拍已不如开始时轻松,可见驱动这类进攻拍需要足够的力量和体能来维持持续发力。
进攻端-力沉速度快
既然定位进攻拍,便着重体验进攻方面的表现,在试打过程中尽量起高就杀,不同场景中多下压,尽量感受它的进攻属性,首先是单打的后场杀球中,细中杆的爆发力令人生畏,球速快得不会很明显,但是杀出的球很重,特别是明显的机会球中,球像是被砸出去的,并且回馈的感觉有一股压缩感,好似球托被拍扁,像子弹般射出。重杀效果可见一斑,回馈的手感上偏硬,并有微微震感不过并不影响出球效果。
中前场的杀球则是上述杀球效果的加强版,在点杀环节里,驱动起来则相对吃力,考验使用者的发力水平,以及体能状态,因其整体都偏硬的特性使得点杀的下压感并不强烈,状态一般的情况下出球的落点偏向后场,想要杀得尖则需要一定的手指手腕发力技巧。
可以说修罗Ⅱ的杀球更追求极致的几拍爆发,如果是双打和混双后场的场景,进攻连贯性并不是它的特色,可以更多的利用球路组织寻找机会好的情况再杀。总的来说修罗Ⅱ的进攻属性与使用者的体能情况的联系会更加紧密。体能越充沛进攻表现越优异,反之则可能表现平平,双刃剑特点。
防守端表现
修罗Ⅱ的破风设计在拍框下部分,上述提过,修罗Ⅱ的快是整体的快,并不是被拍头带动的快,并且整体重量不算大,所以在反手过渡、抽当和接杀当中,挥速这点则不必担心。这三个环节里更多是小发力,修罗Ⅱ的抽压和分球表现可以用短平快形容,在网前小球的处理上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不过球拍的偏硬的手感建议尽量在抽压过程中多将握拍调整靠上,可以减少消耗体能。
在下手位和反手高远的被动回球中,需要更多发力,此刻驱动起来就没有主动抽压来得轻松,来球如果过于被动就会考验使用者的发力水平,如果准备时间比较长则可以用更多引拍来借力,细中杆的抗扭也会令回球准确性并没有主动时候来得高,总的来说修罗Ⅱ的防守要避免让自身陷入过于被动,否则摆脱起来难度将会加大。
总结及推荐购买
整体而言修罗Ⅱ实心细中杆以及特色的复合框型再搭配JS63线,令其主动进攻表现尤为突出,杀球重而迅猛,搭配战斗风格的涂装,颇有手握修罗、以战止战的感觉。而防守上的表现挥速也尚可,只要不是过于被动和考验手指爆发力的场景,其防守属性在暴力进攻拍中是不难驱动的。
在推荐购买建议上,毋庸置疑修罗Ⅱ的重杀威力,将会是崇尚暴力进攻球友的有利得分手段,当然也需要合理的体能分配否则双刃剑属性便会显现,修罗Ⅱ的设计调教,有一种在服务和引导使用者,将球路组织成适合进攻的场景,拖入修罗场中给予致命一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