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羽在线社区


找回密码 |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码登录更安全

查看: 3720|回复: 17

[新手入门] 业余球友进阶过程中应该重点注意什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使用道具 编辑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业余球友经常面临的问题是提高缓慢,经常会遇到瓶颈期,尤其是没有找过教练的普通业余球友更应该深有体会。打着打着就突然觉得自己不会打了,怎么打怎么错,某一场或者连续几场会出现对抗胜率会急剧下降,一场球下来经常被虐的体无完肤,有时候甚至都会产生自我怀疑。

和专业运动员不同,业余球友往往没有专项训练,体能和力量也很难跟得上,再加上动作多多少少都有一些不正规,更没有专门的球路组织练习,平时上班上学更没有时间练习。所以业余球友的提高路径也要和专业运动员区分开来才能提高效率,让效果更显著更明显。

本文主要通过作者自身近几年的涨球经验分享一些我个人认为效率比较高的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观察能力的培养

什么是观察能力?简单来说就是阅读比赛的能力,阅读对手的球路和习惯,分析对手的强势和弱势技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扬长避短。涉及到双打的甚至还需要阅读你的队友,清楚知道你队友的能力和习惯,并且知道他的不足,才能更好的查缺补漏,进行更高效的配合。

阅读对手包括对手的接发站位、接发握拍、习惯性接发球路、发球习惯、进攻能力、防守能力等等。对手是刚猛型还是技巧型,是速度型还是力量型,对手的移动速度等关键因素都需要在开始对局的几分之内做到一个大致的了解,脑子里形成一个对手打法的大致轮廓,这样才能更好的制定针对性策略。

而阅读队友你至少要知道你的搭档是防守型的还是进攻型的,是网前更好还是后场更强,这样你才能根据他的强项和位置为他做球并补位,让他轮转到舒服的位置,为他创造熟悉的球路。

找到属于自己“场地中心”

场地中心是一个“回位”的概念,每打完一个球,都要回到某一个位置以保证下一拍的连贯。很多业余爱好者把羽毛球打成了台球,打完一杆看球的走位在决定下一杆怎么打,等球停稳了在决定从案子的哪边绕过去,这种习惯放在羽毛球对抗中往往是来不及的。

场地中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每种球都对应着一个“中心”,但无论如何这个“中心”要以你能连贯上下一拍为前提而选择,并形成习惯。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步伐、移动速度、回球质量的不同场地中心也并不相同。同一种回球,速度快的可能回一步就可以,速度慢的可能就需要回两步,不是一成不变的。

重要的是打完就移动,不要打台球!

培养空间感

这个问题比较抽象,空间感在有教练的时候往往很好形成,因为教练发多球,多球单拍,你的回球没人去接,你能清楚的看到自己的回球质量,是近了还是远了,高了还是低了,并不断调整自己的发力和弧度,让球的质量更高,并逐渐形成稳定的空间感。这也是找教练的一个隐藏优势,能更快的形成空间感。

而业余球友的回球对练和对抗往往都是单球多拍,大部分球都是有人接的,很多时候你看不到自己球的落点,空间感就很难形成。很多球友都觉得自己的球很到位,因为有人接,就看不到球的落点到底在哪,实际上很多时候当对手不接的时候或者接不到的时候你才能知道自己的回球到底是什么质量。

更重要的是根据对手回球质量和球速的不同,你需要调整自己的发力去匹配这个空间感,减少失误率,这一点和上面提到的位置概念紧密相关。

修正击球框架

什么是框架?很多球友刚打球可能并不理解,在羽毛球中,“击球框架”通常指的是击球动作的基本结构和关键要素,也就是挥拍、发力、击球点等技术环节的规范组合。它类似于一个标准“技术模板”,帮助球员保持动作的合理性和一致性,确保击球的质量和稳定性。

很多球友打球多年之后找教练却收效甚微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长期的错误框架导致动作很难更改,或者根本没有框架。

这一点业余球友有必要像专业运动员看齐,
击球框架必须尽早尽快建立。因为它是决定你出球是否稳定的充要条件,框架不稳定,对你的出球稳定性,爆发力和后续技术进阶都会有致命的影响,严重的还会导致受伤,框架越早形成涨球就越快,反之则愈加困难。

抡大臂、握拍紧、击球点靠后、没有随挥、架拍不稳、转体不足、蹬跨步不对……等等这些都是属于框架问题的范畴,业余爱好者提升的关键是先修正框架,而非盲目追求力量或速度,每次打球有意识的去修正一个或者几个动作细节,让它更趋近于标准。

框架的建立并非一日之功,在没有教练的情况下更需要有计划有针对性的修改,每次打球带着目的性去修改一个或者两个框架,长期积累下来你就会发现自己的蜕变。


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心态

不稳定的情绪会严重影响出球稳定性,情绪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有的球友打球容易上头,喜怒无常;有的球友全程提不起兴趣,就像是一只匀速运动的机器,冷漠无言;有的球友全程嘻嘻哈哈,就是很皮,并不是说高兴不对,毕竟打球就是为了开心。

但是开心也要分情况,分场合,毕竟羽毛球想要提升技术还是需要有一点严肃认真的精神的。当然每个人打球的目的不同,如果你只是想娱乐,出出汗,皮起来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问题是你的搭档能不能接受。千万别你的搭档都已经输得要上头了,你还在那皮,这个就需要自己分析了。

上头会让你的肌肉持续紧绷,影响击球效果和移动效率,出球缺乏理性,甚至还会影响搭档的发挥,影响搭档的心情。严重的时候会引发一些完全没有必要的;羽毛球以外的事情,背离这项运动的初衷。

以上相信大家都有同感,或多或少见过这样的球友,或者可能自己就是这样的球友。

控制和调节情绪就是要把球打成正能量,积极向上的对抗,松紧适度,相互鼓励,胜不骄败不馁。没必要对别人全程冷着脸,更没有必要上头,上头在对手看来可能只是一种无能狂怒的行为。

每个人的性格不同,我知道很难让别人改变自己的态度,但羽毛球是一个群体运动,一个人是打不了的。一个群;一场球就是一个小小的组织,一个小型的社会活动。既然出来打球就肯定要融入进去,问题就是你想以什么面貌展示在大家面前,可能远比你想象的更重要。

让击球动作简洁高效,大道至简

动作越简洁就能更快更稳的完成击球,提高出球速度并减少无谓的失误。很多业余球友往往喜欢追求高难度的技术动作耍帅,反手杀、海底捞、胯下击球、背身击球、或者各种假动作…

这些高难度的击球动作在对抗中实际意义并不大,成功率极低,违背了抢点击球的核心理念,且会分散很多精力。

有时候涨球不是看你有多努力,而是方向选择是否正确。方向选择错误就很容易“走火入魔”



抗压能力的锻炼

说到这点其实很重要,放在最后说是因为这个和第一点说的观察能力完全背道而驰,和随机应变,扬长避短相当冲突。打球正常的逻辑是要规避对手的长处,发挥自己的优势,在比赛中这点没有错。但是如果你想要提高就要在平时练球的时候直面自己的短处,挑战对手的长处,才能在高压之下把自己的技术练的更好,更稳定。

简单来说就是什么弱练什么,怕什么就要主动去面对什么,而且要找强的人练。

对手杀球厉害就可以练习接杀球防守分球和自己的推挑球技术;对手抽挡厉害就和他对抽;对手顶线接发我就偏要发贴网而过的小球…

有时候人只有在压力之中才能爆发出无限的潜能,想要达成目标就需要一股子倔脾气,这种在实战中的抗压能力的培养对以后的比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提升技术的稳定性也是难得的机会,就看你自己怎么把握和利用了。

先写这么多吧,想到哪写到哪,可能顺序有点乱,大家多担待~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2 赞一个赞一个30
2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看了就是会了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前天 00:13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框架和空间感没有多球训练是非常难形成的。大部分人知道要怎么做,但是并不知道自己离标准差多少差在哪里,就算自己拍自己视频也很难改,场上往往就是来球就打,如果想法过多又容易僵硬/失误。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前天 00:33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前天 02:11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感谢lz分享,受益匪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前天 03:21 | 只看该作者
"打完就移动,不要打台球"

这个比喻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前天 04:23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总结的不错 顶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前天 06:50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业余球友“用心”打球,专业球员“无脑”跟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前天 07:41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前天 09:07 | 只看该作者
移动能力不足以高速覆盖全场,多采用节省步伐的手法。有多大的头戴多大的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前天 14:38 | 只看该作者
好贴帮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前天 15:46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前天 15:58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昨天 04:23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挑不动许多愁 发表于 2025-08-06 00:13
框架和空间感没有多球训练是非常难形成的。大部分人知道要怎么做,但是并不知道自己离标准差多少差在哪里,就算自己拍自己视频也很难改,场上往往就是来球就打,如果想法过多又容易僵硬/失误。

狠狠点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昨天 17:06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昨天 21:03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昨天 21:03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小黑屋|手机APP|商务联系|招聘信息|中羽在线 ( 闽ICP备19012345号-2 )

GMT+8, 2025-8-8 16:50 , Processed in 0.042473 second(s), 14 queries ,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