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羽在线社区


找回密码 |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码登录更安全

查看: 12929|回复: 99

[一击雷霆] TiGe XLab|[百图万字长文]李宁新三大系列全部高端拍横评及选购指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使用道具 编辑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21:5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引言]
不知不觉,已经入坑羽毛球将近五年,泰戈手中的球拍也越来越多,其中少不了我们红厂-李宁的各种球拍,就这次“一击雷霆”的雷霆100II代“先锋体验官”活动,笔者也是准备一次性了结自己这两三年的一个心愿:为所有购买过、深度体验过的李宁高端拍都写上一篇测评。这次机会不就来了,甚至在了结心愿的同时,还有赢取新品雷霆100二代的机会,何乐而不为呢?


[起源]
九年前的里约奥运会,当谌龙手持N55用他钢铁长城般的防守及强有力的反击,以两个21-18粉碎李宗伟的奥运金牌梦时,前一天还因林丹半决赛惜败李宗伟而唏嘘的羽球少年却因为这个一身红色李宁装备的大高个球员而不再失落。是他以实力将这枚宝贵的男单金牌从李宗伟手上夺回,为我国争得了又一块奥运金牌,彰显大国体育实力及风范。

那一刻,这位低调的冠军在我心中已然与林李比肩,成为少年眼中的救世英雄——后来才知道原来他已连续两年斩获世锦赛金牌,且在12年的伦敦奥运会取得铜牌,用实力捍卫着中国国家羽毛球队的荣耀。
谌龙的装备是引导我探索羽毛球世界的另一把钥匙。在2021的东京奥运会上,这位32岁的老将手持雷霆80,脚踩经典的红金AYAE001,靠着标志性的防守反击,连过气焰正盛的暴力鸡李梓嘉、不老影帝周天成、速度拉满的印尼小钢炮金廷一步步地艰难闯入决赛。顶着脚起水泡这一大debuff,面对正处巅峰的安赛龙,以15-21、12-21的成绩夺得了这枚来之不易的奥运银牌,属于他的第三枚奥运奖牌,就此集齐奥运金银铜圆满退役。那几年,中国龙挑着大梁,用钢铁长城的不朽传说保持着国际竞争力,书写着我国男子单打的光辉传奇!

虽已是老将却能顶着伤病拿下如此之高的荣誉,莫非靠的是这支新战拍雷霆80吗?长期使用入门球拍的我对李宁的球拍与装备越来越感兴趣,全新系列的诱人吸引力与强烈的好奇心,使处于膨胀期的我软磨硬泡母亲大人数日,最终花费了1150大洋买下了第一支属于自己、与偶像同款的雷霆80。而我与李宁装备的渊源也就此而起……

这支谌龙同款战拍不仅是武器,更是一把开启通向李宁装备世界的钥匙——此后,我陆续在首发高价自费体验了雷霆100的暴力进攻、战戟8000与9000的精准控制,以及锋影900new的速度美学。若非国羽老将们用成绩证明这些球拍的卓越,我或许永远不会发现,中国品牌已悄然书写着羽球装备的新传奇。

[测评正文]
(免责声明:笔者常年使用平衡点夸张的极端进攻拍,如330mm的金豆腐、320mm的红龙牙、315mm的100zz与99p,因此描述可能与大多球友的体验有所出入,敬请原谅)

「雷霆系列-全面进攻」
雷霆80

[外观]
全拍以大面积的哑光黑与部分冷光灰交替混搭为底色,配上烫金贴纸点缀,以及瞩目的粉色AXFORCE字样,低调而不失奢华,远看像极了一根普普通通的小黑拍,而凑近一看却是集合了李宁尖端科技的大杀器。像极了代言人龙哥的风格,为人不张扬、十分低调,但当你深入了解后却发现他早已拿下了无数的荣誉。


[参数与设计]
* 孔数:76孔
* 规格:4UG5
* 长度:675mm
* 中杆硬度:适中、脆弹
* 中杆直径:6.6mm
* 重量:92.21g
* 球线:5号线(老线系列、兼顾弹性与耐打性的)
* 磅数:26磅
* 平衡点:305mm
* 是否去底:否


雷霆80搭载了使用M40X+Ultra高弹性碳纤维制作的6.6mm纤细高强度仿生中杆,提升了中杆的弯曲点,提高杀球的质量,带来更尖的出球角度与出球速度的。盒式聚力小拍框材质为M46+Ultra高弹性碳纤维,采用了高复合密度缓震系统,通过填充的高科技轻型减震材料,提升击球手感,力量传导更为顺畅,出球更直接更迅速,击球反馈更舒适,有效减少运动造成的伤害。
[实战体验]
一款非常典型的均衡糖水进攻拍,无论是入门小白,还是童子功都可以轻松驾驭,并发挥出它的优秀性能。

粗细适中的6.6中杆搭配盒式拍框有着很棒的抗扭与弹性,出球指向性非常好。无论是高远、回挑、劈吊,放网还是杀球,脆弹的中杆总能带来较好的借力感,与拥有大甜区的聚力盒式拍框互相配合,让每一次挥拍都能有着扎实清晰的击球反馈:每位使用者都能在高精度的激烈斗网中,游刃有余,精准控制回球,减少被动情况下的失误。在全力进攻时,也能带来一拍颇具威胁性的杀球,而较快的中杆回稳速度也能保证下一拍连贯,非常适合拉吊突击与防守反击的打法。在主动出球与被动回挡中,从容应对,高容错率即是减少失误,在一次次防守反击中等待对手的失误,这便是高效且稳健的得分手段,犹如钢铁长城附体,守卫着李宁黑盖高端最后的荣光!
[选购指南]
球拍类型:全面进攻拍(糖水)
适用人群:有一定基本功
使用场景:单双、拉吊突击、防守反击
官方指导价:1680元
笔者购入价:1200元
建议购入价:≤1000元

雷霆90龙MAX

雷霆90龙的涂装出场自带“苍龙出海”的磅礴气势。拍身以深邃的藏蓝色哑光星光闪粉漆为底,宛若幽暗的海底深渊,沉静中蕴藏着无尽力量。漆面中若隐若现的星芒细闪,恰似阳光穿透海面时在水波间流转的光斑。



拍框处的AXFORCE字样与T头处的李宁Logo采用炫彩镭射贴纸,在不同光线下折射出变幻的虹彩光泽,成为整拍最耀眼的视觉焦点。


橘红色的龙头与银白色的闪电状龙身从中管向拍框奔涌而出,犹如苍龙破海时激起的万丈浪涛,极具视觉张力。中杆上霸气的雷龙图案自下而上腾跃,银白色的鳞甲细节采用微凸工艺处理,指尖轻触可感细腻纹理,质感非凡。这是一支将“苍龙”之尊贵与“雷霆”之迅疾完美交融的杰作,在低调的哑光质感下,难掩其破海升空的进攻野性。

[参数与设计]
* 孔数:72孔
* 规格:4UG5
* 长度:675mm
* 中杆硬度:硬、硬弹
* 中杆直径:6.2mm
* 重量:92.83g
* 球线:N70(N系列耐打线、硬弹、高磅好打不易断)
* 磅数:29磅
* 平衡点:311mm
* 是否去底:是


核心科技解析:
1. M50新生代碳纤维:拍框与中杆核心材料,提供超高弹性模量,实现巨大的弯折形变与弹性势能储备,是暴力进攻的基石。
2. FRTP增压动能系统:与M50碳素协同工作,增大中杆形变,转化为更强的鞭甩爆发力。
3. UHB SHAFT:特调中杆,使其弯曲点更靠前,发力感觉更集中,出球更显直接、迅猛。
4. WIND STABILIZED机翼恒定系统:嵌入拍框两侧,有效抑制击球时拍面晃动,保证大力击球时的稳定性和抗扭性。
5. 高复合密度减震系统:在拍框内填充减震材料,优化击球手感,力传导更顺畅,减少不适震感。
6. 72孔小拍框+全线槽:采用长度接近标准拍框、宽度收窄的设计,在保证甜区足够的同时增强聚力感。全线槽设计进一步降低风阻,提升挥速。

[实战体验]
上手第一感觉是它的硬中杆并非不可驾驭。与二姐夫那种近乎死硬的硬弹感不同,90龙的中杆在发力时能清晰感知到形变与储能,是一种硬韧且反馈清晰的弹,有点点类似100zz的味道。在高远球对拉中,311mm的平衡点与硬弹中杆结合,借力感明显,能轻松地将球轰至对方底线,声音清脆,反馈扎实。


其核心优势在主动进攻时体现得淋漓尽致。重杀时,M50碳素与FRTP系统的能量爆发感非常明显,中杆的形变鞭甩效应为杀球提供了巨大的额外加速度,球速迅猛,落点尖锐,每一拍都伴随着极具震慑力的爆破音,带来极强的满足感。90龙具有绝对的进攻实力,一板重杀结束战斗是常有的事,杀球有快又重,对手即使接到了,大概率也是弹飞出界。且拍框抗扭极佳,出球指向性精准,无可置疑的杀球利器,重炮手必备。


然而,作为一支为进攻而生的利器,其4U的体感挥重自然不轻。在快速平抽挡和被动防守中,拍头的惯性会显得有些迟滞,对发力基础和手腕力量要求较高,否则连贯性会受一定影响。72孔小拍框也意味着需要更高的击球精度,在被动摆脱和网前小球处理时,容错率注定是要稍逊于76孔球拍的。

总而言之,雷霆90龙是一支特性鲜明的单打进攻重器。 它降低了传统重炮的门槛,并非中杆死硬、整体又重,用出色的弹性换取了更低的上手难度,但其内核依旧是为追求一拍致命、崇尚主动进攻的球友所打造,比如泰戈我这个疯子。它不适合节奏飞快的双打,而是在单打赛场中,让你尽情宣泄火力,体验终极进攻快感的专属武器。

[选购指南]
球拍类型:极端进攻拍
适用人群:有扎实基本功、身体素质强
适用场景:单双、热爱进攻、追求一锤定音
官方指导价:1780元
笔者购入价:600元(二手)
建议购入价:≤950元

雷霆90虎MAX

[外观]
雷霆90虎的涂装设计同样极具辨识度,与其“虎”之名完美契合。拍身以大片的深邃的墨绿色与少量的银黑哑光星光闪粉漆为底,仿佛猛虎蛰伏于幽暗丛林,沉稳中暗藏杀机。漆面质感细腻,与龙MAX一脉相承。



设计上,炽烈的橘红色火焰纹路与淡蓝色闪电条纹在拍框上交织迸发,如同燎原烈火与惊天雷霆的碰撞,视觉冲击力极强。拍框处的AXFORCE字样与T头处的李宁Logo同样采用炫彩镭射工艺,流光溢彩。中杆上的图案汇聚成一个奔腾的“虎头”,以淡蓝与银色闪电为骨,橘红烈焰为魂,将“虎”的威猛、“雷”的迅疾与“火”的暴烈融为一体。整拍色彩对比强烈,冷暖色调在墨绿底漆上碰撞出前所未有的张力,如同黑暗中点燃的野火,耀眼而危险,彰显其不拘一格的进攻美学。


[参数与设计]
* 孔数:72孔
* 规格:4UG5
* 长度:675mm
* 中杆硬度:适中,爽弹
* 中杆直径:6.2mm
* 重量:88.34g
* 球线:L67Q(L系列高弹线、保磅性能好、国产超绝性价比)
* 磅数:28磅
* 平衡点:314mm
* 是否去底:是


核心科技解析:
1. M50新生代碳纤维:与龙MAX同款顶级材料,为拍框和中杆提供高弹性模量,确保巨大的能量储备和爆发力。
2. FRTP增压动能系统:增大中杆形变,将弹性势能转化为更强的击球爆发力。
3. UHB SHAFT:中杆弯曲点靠前,发力更集中,出球更显直接。
4. WIND STABILIZED机翼恒定系统:有效抑制击球时拍面晃动,提升拍框抗扭性与稳定性。
5. 高复合密度减震系统:优化击球手感,力传导更顺畅,减少运动负荷。
6. 72孔小拍框+全线槽:窄拍框设计增强聚力感,全线槽有效降低风阻,提升挥速。
[实战体验]
上手雷霆90虎的第一印象是“刚中带柔”。与90龙纯粹的硬核进攻感不同,90虎的中杆硬度适中,打感更为爽脆、弹射感明显。其314mm的平衡点带来的头重感非常显著,但得益于全线槽设计和偏短的中杆,其体感挥重却出乎意料地灵活,驱动难度远低于预期,甚至比一些平衡拍更易上手。


在高远球对拉中,借力感极为轻松,弹性优异的中杆能轻松地将球弹射至对方底线,反馈清晰舒适。其核心优势在于连续进攻。无论是平高球还是劈吊,其中杆的快速弹性和响应使得手指手腕发力的出球速度极快,动作一致性高,落点精准,极具威胁。

在杀球环节,它并非90龙那般追求一击必杀的沉重,而是更强调连续下压的节奏感。中杆形变恢复极快,击球后几乎无停滞感,能迅速衔接下一拍进攻,让对手在连绵不绝的攻势中疲于奔命。在平抽挡和网前环节,其灵活性得以展现,虽不及纯速度拍,但在进攻拍中表现已属上乘,能很好地跟上快节奏对抗。

总结而言,雷霆90虎是一支为“连贯进攻”而生的利器。它降低了顶级进攻拍的力量门槛,用出色的弹性和更灵活的挥重,换取了一场疾风骤雨般的进攻体验。它不适合追求一拍定音的绝对力量型选手,而是为那些崇尚控场、善于通过快速连贯的进攻撕开对手防线的球友所量身打造。如果说90龙是斩首的巨斧,那90虎便是割喉的利刃。

[选购指南]
球拍类型:速度进攻拍
适用人群:有扎实基本功
适用场景:单双、连续进攻,追求连贯
官方指导价:1780元
笔者购入价:850元
建议购入价:≤950元

雷霆100
(手上无实拍,图片取自于官测室及球友,介意引用请私信)

[外观]
这一代延续了家族设计,继上代龙虎之后,雷霆100的设计上选择了传统神兽麒麟。与雷霆80低调内敛的外观设计不同,雷霆100可谓是演都不演了,虽同是黑金的配色,但却给人奢华帅气的视觉冲击:拍头左侧与拍框中间的火焰连成一片形成火刃;拍框右侧的麒麟刀片状背鳍细节满满,中杆正面为麒麟头身,而反面是扑杀之势的麒麟爪,栩栩如生、霸气侧漏,仿佛麒麟环绕于球拍之上。由锥盖而起的香槟金大片分布在中杆以及拍框,附以少量的紫色条纹贴纸点缀,而大量烫金贴纸的使用(如T头处的金色李宁logo及拍框上的拉花)使其在灯光下闪闪发光,流露着属于进攻之巅的夺目光彩及王者风范。




[参数与设计]
* 孔数:72孔
* 规格:4UG5
* 中杆长度:200mm
* 中杆硬度:略硬、韧弹
* 中杆直径:6.0mm
* 重量:93.8g
* 球线:N68(N系列高弹线、性能综合、音效悦耳)
* 磅数:28磅
* 平衡点:310mm
* 是否去底:否

官方标称6.0mm的纤细弹性中杆采用了M50+T1100+Extra高弹性碳钎维,材料的升级带来了极致弹性体验,虽是200mm短中杆,但适中的硬度,配合优秀的韧弹打感,一跃成为当时的杆皇。拍框使用了M50+M40X+Extra高弹性碳纤维,搭载了高复合密度减震系统,通过高科技减震材料的填充,增强了球拍的吸震能力,使力传导更顺畅,出球更直接,反馈更清晰更及时。同时减少了运动伤害。雷霆100采用了72孔的小拍框,出球稳定,配合较高的挥重及平衡点,为拍子带来了极强的进攻能力,且具有一拍定音的重杀能力。
[实战体验]
雷霆100作为一款超细实心中杆的暴力进攻拍,搭载了当时业界最细的6.0实心中杆,驱动难度适中,较低的上手门槛及其优秀的弹性形变让你的每一拍击球都更加扎实且到位,曾吃力地高远轻松打出,赢弱的反手变强了,不易处理的被动球变到位了,这就是细中杆带来的借力感。


其72孔的设计在增强了杀球聚力感的同时,增加了持球感,做到了兼顾68与76孔两者特点的完美平衡。但可惜的是更加极致的设计带来的是容错的降低,在被动回球和网前争斗时,如果没有精准地打在甜区上,由于网压差异,手感会与击中甜区的爽感形成一定反差,这点就需要使用者去额外适应的一个难点。

聚力感十足的小拍框与6.0的韧弹实心中杆配合,每次大发力的瞬间有着更大的形变与更快速的回弹,为每次击球提供了额外的加速度,每拍杀球都更快更重,而全力重杀时形成的鞭打效应更是将这根极细中杆的优势完全发挥。科技平权的雷霆100不分水平高低,能让每一位羽球人都能感受到高端细中杆的魅力,让更多的羽球人都能打出属于自己的迅猛进攻,这才是真正的进攻之巅。

[横向对比]
综合进攻能力介于雷霆90龙与虎之间,即有着不亚于龙的重杀能力,又有着虎的连贯进攻。相比雷霆80一样糖水好上手,全面性稍低,但是调教更倾向于带有一拍定音的进攻能力。

[选购指南]
球拍类型:暴力进攻拍
适用人群:力量稍弱、有一定基本功
适用场景:单双、热衷于后场进攻
官方指导价:1880元
笔者购入价:1350元(首发)
建议购入价:≤1050元

雷霆90NEW

[外观]
雷霆90 NEW以“暗黑绿火焰橙”配色诠释新一代雷霆美学。通体以哑光鹦鹉绿(su7 ultra同款)为基底,如同深海中涌动的暗流,沉稳而充满力量。黑色与鹦鹉绿在拍框处自然渐变交融,营造出深邃的视觉层次。


设计语言干净利落,三道炽烈的橙色闪电图腾构成视觉核心——拍头正中的劈闪标识拍框顶点中央,拍框两侧对称的闪电纹路自T头向拍框延伸,中杆处一道亮眼的橙色疾电贯穿暗黑色的夜空,承接上下气势。闪电边缘以金色细节点缀,搭配深蓝色修饰条纹,宛如雷霆撕裂夜空,绚烂而危险。中杆处的AXFORCE与T头处的李宁Logo采用烫金工艺,在不同光线下流转虹彩光泽。


整体涂装摒弃繁复线条,以极简的闪电元素突出“雷霆”主题,在暗黑基调中迸发出耀眼的能量感,既延续家族设计血脉,又塑造出鲜明的当代风格。
[参数与设计]
* 孔数:76孔
* 规格:4UG5
* 长度:675mm
* 中杆硬度:较硬、爽弹
* 中杆直径:6.40mm
* 重量:93.32g
* 球线:1号线(老线系列、高弹且音效好、易掉磅)
* 磅数:28磅
* 平衡点:313mm
* 是否去底:否


核心科技解析:
1. M46+T1100+ULTRA高弹性碳纤维:中杆核心材料组合,保证出色弹性与爆发力。
2. 拍框高分子储能减震系统:拍框内填充高弹性聚合材料,吸收并释放击球能量,增强弹性并减少振动。
3. 6.4mm高密度减震中杆:内部填充复合减震材料,提升吸震效果与回弹速度。
4. 流体盒式拍框+全线槽:采用经典76孔布局,拍框顶部断面优化,增强下压惯性;两侧纤薄化设计降低风阻。
5. FRTP增压动能系统:增大中杆形变,强化进攻威力。
6. 高复合密度减震系统:提升击球舒适度,减少运动负荷。
[实战体验]
雷霆90 NEW是一支为新时代连贯进攻打造的利器。相比90龙的暴烈重击与90虎的极致敏捷,它呈现出更全面的竞技特性:既保留了雷霆系列的进攻底蕴,又通过科技升级实现了手感的精细化优化。若说雷霆90虎是追求速度与连贯的利刃,那么雷霆90 NEW便是其历经淬炼后的完全体——在完美继承虎之灵捷基因的同时,通过全面科技升级,补足了稳定感与控球精度,成为一把更成熟、更全面的速度进攻旗舰。

上手第一印象是发力异常通透。加长的6.4mm中杆虽标称偏硬,但实际打感却是爽弹,大发力时鞭甩效应显著,力量传导极为顺畅。76孔拍框相较于前作的72孔设计,在保持聚力感的同时显著提升了容错率,击球反馈扎实且稳定。这些改进使得90 NEW既保留了90虎那般轻快灵动的挥速和快速反击能力,又大幅增强了击球时的安定感,仿佛为疾驰的猛虎增添了钢爪与坚甲。

在主动击球环节,它展现出极佳弹性。高远球借力轻松,平高球弹射迅捷,落点控制精准——这种干脆利落的出球风格完全继承了90虎的衣钵,但因拍框减震技术和中杆复位系统的优化,手感舒适度明显提升。重杀时虽不像90龙般势大力沉,但中杆形变恢复极快,配合优化后的拍框下压惯性,连续进攻压迫性十足。点杀与突击更是其优势领域,挥速轻快,出球干脆,毫无拖沓感,将90虎「连贯压迫」的设计理念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然而,小拍面特性依然存在。尽管76孔设计改善了不少容错,但在被动低位防守和细腻网前处理时,仍对使用者的技术功底提出要求。发力不集中或击球点偏离甜区时,出球质量会出现明显波动——这也是所有追求极致速度与响应的球拍共同的特点。

整体而言,雷霆90 NEW堪称90虎概念的终极进化形态。它不仅延续了虎MAX标志性的灵活敏捷和快速连贯能力,更通过材料革新和结构优化,解决了前代在绝对稳定性和控球细腻度上的不足。它适合发力集中、追求连贯压迫打法的进阶型球友,在单打中能充分发挥其爆发力与操控性,在双打中其后场连贯优势同样突出。这是一支继承雷霆之魂,集虎之迅捷与龙之威势于一身,真正为快节奏拉吊进攻变速而生的完美兵器。


[选购指南]
球拍类型:速度进攻拍
适用人群:有扎实基本功
适用场景:单双、全面
官方指导价:1780元
笔者购入价:1150元
建议购入价:≤1200元

「战戟系列-均衡控制」
战戟8000

[外观]
战戟8000的视觉设计堪称李宁美学的一次大胆突破。拍框采用惊艳的冰蓝与粉红非对称撞色设计,犹如太极阴阳两极在球拍上达成微妙平衡——一侧是冷冽的冰蓝如寒刃,一侧是炽热的粉红似焰心,中间以黑色过渡带区隔,形成极具张力的视觉冲击。



细节处尽显兵器美学:拍框顶部的戟状纹路暗合古代战戟形制,T头处的系列标识采用炫彩镭射工艺,在不同光线下流转虹彩。中杆的黑白渐变设计延续太极意象,紫色点缀其间增添神秘感。整拍既保留了中国传统兵器的文化韵味,又注入现代时尚的视觉元素,在球场上堪称一件抢眼的国风潮玩。


[参数与设计]
* 孔数:76孔
* 规格:3UG5
* 长度:675mm
* 中杆硬度:略硬 、硬弹
* 中杆直径:6.8mm
* 重量:91.57g
* 球线:N65(N系列高弹、弹性好、音效佳、保磅弱)
* 磅数:27磅
* 平衡点:300mm
* 是否去底:是



核心科技解析:
1. T1100碳素首秀:李宁首次在拍框应用该材料,显著提升抗扭刚性
2. 全线槽设计:较传统半线槽提升抗扭强度,增强出球指向性
3. 高复合密度减震系统:内部填充新型减震材料,优化手感舒适度
4. 多维复合控制系统:通过独特工艺调校,实现最佳控制性能
5. 特殊结构补强:T头与拍顶关键部位强化处理,提升整体稳定性
[实战体验]
战戟8000上手第一感觉是均衡沉稳中暗藏着一拍随时可爆发的突击——尽管定位控制拍,但3U规格的战戟8000却有着出乎意料的分量感。拍头重量明显大于同类平衡拍,挥动时能感受到显著的惯性加持,如预料的一样,无需像4U一样担心其进攻性。


在高远球对拉中,这种分量感转化为强大的借力优势。即使发力不充分,拍头惯性也能轻松将球送往后场底线。其中杆硬度明显高于同类控制拍,需要更多的主动发力才能驾驭,属于是少有的非糖水均衡控制拍。但一旦驱动,反馈出的弹性相当出色,是一种「先硬后弹」的独特打感。

平高球表现令人惊艳。全线槽设计带来的抗扭提升肉眼可见,出球指向性精准如制导导弹。击球反馈干净利落,没有传统控制拍的粘滞感,更适合快速连贯的平高压制。

在进攻端,它展现出控制拍中罕见的爆发力:点杀精准度极高,拍面稳定性使落点控制得心应手;重杀分量超出预期,拍头重量提供良好的下压感;连续进攻能力强,硬弹中杆回速快,多拍衔接流畅;需要注意的是,3U规格在重杀时存在一定振动感,导致击球反馈略有模糊,需要微微适应下。

防守方面却表现得出乎意料——在3U高平衡大挥重的情况下,大拍面提供了充足的容错率,硬弹的中杆在接杀回挡时能产生不错的卸力反弹感。即便是被动防守,也能借力打出高质量回球。

网前环节堪称教科书级表现。拍头重量提供超强稳定性,搓放推勾时手感扎实可靠,网前怎搓怎滚。特别在推挑技术中,出球质量稳定且操控精准,几乎指哪打哪。


战戟8000重新定义了「控制拍」的概念——它不是一味追求柔和持球,而是通过刚性提升实现更精准的控制。就像古代战戟既可突刺又可劈砍,这支拍在控制与进攻间找到了完美平衡点。我愿称之为主动发力质检拍,适合追求精准控制又不愿牺牲进攻威力的进阶型玩家,特别是单打选手和双打后场控制型球友。

[选购指南]
球拍类型:均衡控制拍
适用人群:有扎实基本功、懂得主动发力
适用场景:单双、全面
官方指导价:1680元
笔者购入价:1250元(首发)
建议购入价:≤1000元
战戟9000

[外观]
战戟9000采用极具视觉冲击力的非对称撞色设计,以高饱和度的青色与深邃的紫色在拍框两侧形成鲜明对比,让人联想到经典机甲"初号机"的配色美学。青色如极光般冷冽纯粹,紫色似暮色般神秘沉稳,两种极具辨识度的色彩通过哑光黑色过渡带自然衔接,呈现出前卫现代的视觉冲击。


拍框处的戟状纹路采用微浮雕工艺,细节处理精致。T头标识运用多层炫彩镀膜,在不同光线下呈现细腻的虹彩变幻。中杆采用水墨渐变设计,银灰色线条若隐若现。整体设计既保留东方兵器的文化韵味,又巧妙融入机甲元素的设计语言,在沉稳中透露着科技感。



[参数与设计]
* 孔数:76孔
* 规格:4UG5
* 长度:675mm
* 中杆硬度:略软、爽弹
* 中杆直径:6.6mm
* 重量:87.9g
* 球线:N61(N系列高弹线,超硬弹,适合软框软杆)
* 磅数:28磅
* 平衡点:308mm
* 是否去底:是

核心科技解析:
1. T1100+ULTRA碳纤维复合拍框:提升刚性及抗扭性能
2. 拍头八连钉补强系统:增强拍头稳定性与耐久度
3. 6.6mm灵控速弹中杆:较前代减少0.2mm直径
4. 高复合密度减震系统:优化击球手感舒适度
5. 全线槽设计:提升挥速与抗扭兼顾性
6. 多维复合控制系统:确保出球精准度
[实战体验]
战戟9000犹如羽球场上的"初号机"——既拥有机甲般的精准操控,又具备强大的爆发潜力。无需刻意选择沉重的3U规格——拍头8连钉使得这支均衡控制拍有着308mm的平衡点,配合加宽的下半拍框与恰到好处的挥重。与8000的中庸感不同,9000从第一拍就展现出其独特个性,便革命性的超弹中杆调教与完美的头重调配。


中杆硬度明显低于战戟8000,易驱动但不会过软,实际打感硬朗且富有弹性。击球反馈清晰直接,形变恢复速度极快,在发力鞭甩时能明显感受到回弹助推力。这种反馈感犹如机甲操控般精准爽快,是其他球拍难以提供的独特体验。

9000采用大拍框设计,甜区舒适,即未命中甜区手感依然良好。正反手高远得益于中杆脆弹,借力感明显,出球稳定扎实且到位。平抽挡中也表现惊艳,全线槽设计带来出色挥速,大拍框弹性十足,抗扭优秀,在快速对抗中毫不逊色,网前动作可以做得相当细腻。

防守表现出众:大拍框+弹性足+挥速快的特性,让挑后场和分球都干净利落。即使是被动防守,也能依靠出色的反馈精度化险为夷。
进攻环节堪称控制拍中的佼佼者,使用者无需依靠自己进行主动发力也能轻松驱动这支球拍打出高质量的杀球:点杀手腕负担小,球速快落点尖;重杀随挥感顺畅,落点精准度高;劈杀等技战术动作得益于适当的持球感,手法施展自如。
关于争议的"杀球泄力"问题,我的看法就是不要再人云亦云了,让谣言止于智者。忘了前两年是哪个(些)博主带的节奏,声称战戟9000杀球泄力。这个说法就在业余球友圈流传开来了,很多人就算没有亲手打过,自认为看了所谓的“专业”博主测评,就觉得自己懂这支拍子了,开始跟风传播错误信息,一传十,十传百,战戟9000就被扣上了这个莫须有的“大发力泄力”标签了。如果亲身尝试已搭配硬线的情况下,依旧要说杀球卸力,那我只能说:也许这支搭载着李宁里程碑超绝爽弹中杆的战戟9000就是与您无缘。


战戟9000用实力重新定义了何为「巅峰」——它并非依靠参数的简单堆砌,而是通过打感的精妙平衡与使用体验的全面提升来征服使用者。这支球拍极大地降低了上手门槛,让追求极致控制又不愿牺牲进攻威力的各水平球友都能轻松驾驭。特别是对那些力量基础相对薄弱的球友而言,这支青紫色的战戟9000将成为你的得力"轮椅拍",助你轻松发挥出全部潜力。

若你正在寻找一支能够放大技术优势、提供精准反馈的旗舰级球拍,战戟9000绝对值得尝试,用实际体验打破谣言,让这支搭载李宁里程碑式超弹中杆的杰作证明自己的真正价值。

[选购指南]
球拍类型:均衡控制拍(糖水)
适用人群:所有人
适用场景:单双、全面、摸鱼
官方指导价:1780元
笔者购入价:950元
建议购入价:≤1000元
「锋影系列-极致速度」
锋影900NEW

[外观]
锋影900 NEW大胆采用高饱和度荧光莓红与哑光黑碰撞,打造出速度感十足的全新视觉语言。拍框非对称涂装打破系列传统,如同超跑改装中精心设计的拉花,凌厉的箭头状纹路以飓风之势环绕拍面,古铜色"BLADEX 900"标识点缀其中,第二个"0"字尾端的流线型拖尾暗合速度意象。



中杆过渡区的紫蓝渐变条纹如疾驰时的视觉残影,T头铜色镭射贴纸在不同光线下折射虹彩。整拍犹如将赛道上飞驰的GT超跑浓缩于方寸之间,静置时亦能感受到呼之欲出的动能。

[参数与设计]
* 孔数:76孔
* 规格:4UG5
* 长度:675mm
* 中杆硬度:略硬、脆弹
* 中杆直径:6.8mm
* 重量:93.11g
* 球线:L67Q(L系列高弹线、保磅性能好、国产超绝性价比)
* 磅数:28磅
* 平衡点:302mm
* 是否去底:否


核心科技解析:
1. 立体风刃浅凹槽:拍框3/9点下方内侧创新凹槽设计,降低风阻同时增强抗扭
2. 全线槽配置:除T头外全线槽设计,较前代半线槽风阻更小
3. TB-NANO+M46+UC碳纤维:三重材料复合保证弹性与刚性平衡
4. 飞电加速系统(ACCELE TECH):提升出球初速度
5. 6.8mm灵控速弹中杆:较前代6.6mm中杆增粗,稳定性提升
6. 长手柄设计(214mm):便于握位调整,适应双打节奏切换
[实战体验]
作为常年驱使头重高平衡极端进攻拍的泰戈,初次挥动锋影900 NEW时,其疾风般的挥速几乎让我措手不及——这完全颠覆了我对李宁速度拍的认知。全线槽设计与全新破风框型结合产生的低风阻效应明显到可怕,仿佛空气中散布着润滑油,挥动球拍时如同德芙那样丝滑。

在进攻方面,这支拍呈现出极其鲜明的优缺点:
*点杀突袭堪称刺客:中场捕捉机会球时,6.8mm的硬弹中杆能将瞬间发力完全转化为弹射般的出球速度,特别是处理半高球时那种一触即发的响应,堪比羽球界的Porsche PDK变速箱般迅捷;
*重杀压制稍显单薄:后场全力重击时,302mm的平衡点难以提供足够的压棒感,虽然球速极快,但缺乏那种能让对手无法精准回球的杀球之“重”;
*进攻逻辑需要调整:泰戈这种一拍流莽夫必须放弃一拍钉地板的传统思维,转而用疯狂跟随的快速压制创造杀机。当对手回球质量降低、回球不到位的瞬间,这才是它真正疯狂收割的领域。这支拍真正的恐怖之处在于中前场。通过快速抽压获得进攻机会时,它的连续扑杀能力几乎无解。而在后场,更需要依靠精准的落点控制和多拍组织,而非蛮力压制。

让我意外的是它的适应成本,超快挥速在带来优势的同时,也要求使用者彻底调整发力节奏。我在前几场实战中频频出现挥拍过早的失误,特别是各种后场重杀时,需要延迟架拍,看准球再瞬发力挥拍才能完美契合其高挥速的特性。
而防守方面,这种疾速特性转化为惊人的应变能力。被动挑球时拍面响应极其跟手,反抽斜线时拍框抗扭性能出色。即使是两个人的疯狂扑压也丝毫不惧,以前手持各种进攻拍难以接住的快球,都能在手忙脚乱的情况下,及时应对并且完成回防。待到球稳稳地落在对面地地板才晃过神来,刚刚看似很忙很乱,实则急中带稳。但手持挥速这么快的拍面需要时刻保持专注,稳住自己的“架拍击球”框架,任何击球点的偏差都会明显反馈在出球质量上,导致先前完美的防守崩盘。
总得来说,锋影900 NEW是李宁为快节奏双打所打造的终极速度机器。它不适合追求重炮轰击的传统派,而是为那些信奉"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球友准备的精密武器。当你学会用其节奏思考,用速度代替力量作战时,这场闪电战将由你主导。

[选购指南]
球拍类型:极致速度拍
适用人群:有扎实基本功
适用场景:双打、追求连贯与防守
官方指导价:1880元
笔者购入价:1300元(首发)
建议购入价:≤1050元

[李宁三大系列羽拍线]
人长云:“三分拍,七分线。”但说实话,泰戈我对球线什么的说不上太专业,因此也没得再跟大家横向对比不同的球线,讲述它们之间的详细区别与细节差异。但是李宁三大系列:x号线、N系列、L<系列羽拍线(国产),这么多年我也自然都接触过不少打断过不少,所以球线大概的特性我还是能感受的出来,因此在上方的8支拍测评中的[参数与设计]部分都有在所穿球线后,写上它们的对应系列、类别、特性、选择原因、价格等方面的特点,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参考。

[吸汗带(手胶)]
写到这本文已不知不觉来到了11000多字,即将收尾之际我还是想再向大家安利我这几年最爱的GP1000系列,吸汗型的GP1000NEW与粘性型的GP1000S是我最爱复购的三大厂手胶,每盒10卷手胶,量大管饱,价格仅需3块钱出头,对于没事就喜欢绑手胶的我来说真的相当划算,隔壁某厂的102C两倍的价格都够我用GP1000换两次了。
延展性和长度都非常足够,在这个价位里感觉是最香的三大厂入门级手胶了。对于爱绑大屁股的我,这两点真是相当重要,手胶经过拉扯后并不会令手胶表面的光滑面出现细微的气孔受损,而仅仅只是出现条状皱纹。因为当出现手胶选材不好的情况,就会导致光滑面下方的气孔会暴露于表面,当掌心的汗液渗入细孔,又没有主动擦干甚至是烘干的情况下,因拉扯出现气孔的手胶部分则会给偷偷得发霉,令气孔离远看就是一个个细小且密密麻麻的黑点。而长度的重要性是在绑完圆润大屁股后,仍需确保剩余长度足够缠至锥盖手柄衔接处。

而不得不说的一点就是,李宁的吸汗带封口机胶真的是我在三大厂中最喜欢的了:恰到好处的紧致与延展性不会导致在拉扯中因超出阈值而严重变形(变细变薄,甚至是断裂)。且封口胶上的银白色Logo也不会像隔壁厂的Logo会掉色搞得满手指“银色闪粉”,方便强迫症相当严重的泰戈我进行反复地调整,直至封口完美贴附在锥盖上且圈圈平行才心满意足地绑完手胶。

绑手胶对我来说真的是一种解压的享受,而李宁大部分的吸汗带型号真的都能完美顾及我的几大关注点,避开我的每处雷点,用心地设计及良心的定价,消费者真的都看在眼中,GP1000系列吸汗带真的爆赞。


[总结与选购指南]
历经五年的羽球装备探索之旅,从谌龙手中的N55到如今的三大系列旗舰,李宁用实力证明了国产球拍的崛起绝非偶然,而是一代代人的持续钻研与用心打磨。雷霆系列的暴力进攻、战戟系列的精准控制、锋影系列的极致速度,每一支球拍都承载着中国制造的匠心独运。

系列特色总结:
雷霆系列:适合追求进攻压制力的球员,从糖水均衡的80到残暴值拉满的90龙,满足不同阶段的进攻需求;
战戟系列:控制型球员的首选,8000适合主动发力型选手,9000则降低了上手门槛却不失精准,稳坐“控制之巅”宝位;
锋影系列:双打选手的利器,粉色超跑900NEW将速度属性提升到全新高度;
统一选购建议:
初学者可从雷霆80或战戟9000起步,逐步探索自身打法风格;进阶选手根据技术特点选择专项强化拍;高手则可依据比赛需求搭配不同特性的球拍。
致谢:
特别感谢谌龙等国家队选手在国际赛场的卓越表现,让更多人看到中国制造的实力;感谢李宁品牌的不断创新,为我们带来如此多优秀的装备!最后感谢每一位坚持热爱的球友,是你们让这项运动充满活力与希望:无论是赞美还是批评,这都将是推动中国羽毛球产业进步的关键助力。

羽球之路永无止境,愿每一位球友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神兵利器,在球场上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期待雷霆100II带来新的惊喜,也期待中国羽球装备继续闪耀世界!
本帖最后由 TIGERW 于 2025-9-10 14:10 编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赞一个赞一个79
2
发表于 前天 21:57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21:57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一楼自留,不懂就问,这是史上最肝吗
歷經3天,一共只睡了10小時,全文大概12000字左右,整理近1000張圖才寫出這篇百圖萬字長文,望各位與品牌方爸爸勿辜負😿😿
本帖最后由 TIGERW 于 2025-9-10 19:02 编辑

IMG_0549.jpeg (99.48 KB, 下载次数: 0)

IMG_0549.jpeg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前天 22:20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肝不要了?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22:21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三天睡十小时而已💀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前天 22:25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好长,先赞再看
回复 支持 3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前天 22:30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包是精华区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前天 22:32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3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前天 22:39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文章精品 就是有点好奇文章里说100和80一样糖水好上手
回复 支持 3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前天 22:39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4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前天 22:40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万字长文大佬,非常用心的好文但参加活动的话好像有点跑题。
活动要求是测评球、线、手胶,而不是关于球拍。您只有最后两段关于球线和手胶的介绍符合活动要求。但您又对球线的测评一笔带过(无论是最后的专门段落还是文章中间),手胶写的是gp1000,也不符合gp100/200/300的活动要求但依然是一篇用心的好文!
回复 支持 3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前天 22:49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90虎和90n我个人认为不是速度进攻,也是糖水进攻的行列,100不是特别糖水,有点难驱动
回复 支持 3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前天 22:49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杀我搭档别杀我 发表于 2025-09-09 22:40
万字长文大佬,非常用心的好文但参加活动的话好像有点跑题。
活动要求是测评球、线、手胶,而不是关于球拍。您只有最后两段关于球线和手胶的介绍符合活动要求。但您又对球线的测评一笔带过(无论是最后的专门段落还是文章中间),手胶写的是gp1000,也不符合gp100/200/300的活动要求但依然是一篇用心的好文!

中羽会酌情的,这么精美的文章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前天 22:50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鲨鱼辣椒_ 发表于 2025-09-09 22:39
文章精品 就是有点好奇文章里说100和80一样糖水好上手

感觉90龙没100难上手
回复 支持 3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22:55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杀我搭档别杀我 发表于 2025-09-09 22:40
万字长文大佬,非常用心的好文但参加活动的话好像有点跑题。
活动要求是测评球、线、手胶,而不是关于球拍。您只有最后两段关于球线和手胶的介绍符合活动要求。但您又对球线的测评一笔带过(无论是最后的专门段落还是文章中间),手胶写的是gp1000,也不符合gp100/200/300的活动要求但依然是一篇用心的好文!


问过了,有个“等”字,所以是可以的不然我怎么敢玩这么大,白写万字

本帖最后由 TIGERW 于 2025-9-9 23:03 编辑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22:56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如晴天^O^似雨天 发表于 2025-09-09 22:49
90虎和90n我个人认为不是速度进攻,也是糖水进攻的行列,100不是特别糖水,有点难驱动

别忘了我在测评正文开始前有写免责声明的
回复 支持 3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前天 22:56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前天 23:22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百万长文吗,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昨天 00:02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0:39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蛇姐 @無名 @Freedom_white. @ssstjy @星海横流 @喵大人 @手捧星辰 @飞刀71132 @喳喳辉~汪 @YuhangShen @《100》 @radaisei @#9527 @苏打羽毛球 @柒水 @Darth·LinDan @姬叶杰^ @磊shenzhen @后场守卫者 @她是梦中光 @mag1C @jiangfengqwq @Alanroar @Tonykingdoms @反攻 @Lのh @咖啡啡啡啡啡啡 @林深见鹿影 @Guard1iaN @云梦四时歌 @托洛茨 @摸鱼影帝 @小区桃田贤斗 @张晓兵 @皮特盖 @放弃昵称使用权 @傻橘本喵 @是骄阳吖 @Zhii  @长歌一曲 @咕哒子 @xxxxnn @昶颍 @小小黄 兄弟姐妹们,爆肝4天只睡10小时,写出的万字测评文、快来支持下泰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小黑屋|手机APP|商务联系|招聘信息|中羽在线 ( 闽ICP备19012345号-2 )

GMT+8, 2025-9-11 02:48 , Processed in 0.072704 second(s), 14 queries ,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