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笔者与羽毛球的故事是从凯胜开始的,大学进院队后的第一把高端拍是凯胜的TSF300D,这是一把控制感特别好的均衡拍,这把拍陪伴了我的青春。老球友们应该都知道,李宁收购了凯胜,整合了老凯胜的技术积累并一直坚持自主研发,才有了今天球友口中“羽球三大厂”地位。
李宁如今的羽毛球产品线非常齐全,球拍,球鞋,球服等等都有涉及。一篇文章并不能介绍李宁所有产品的发展,所以笔者想着本文不如从细微的地方入手好了,球友间流传着一句话“三分拍,七分线”,球线虽然没有球拍那么显眼突出,但如果没有线,那只能学习跃动王叔成为球场武器大师了 。不同球线的配置,例如线径、软硬这些对打球手感影响十分巨大。所以这篇文章就从球线入手,概述三大厂之一的李宁的羽毛球线发展史。
默默耕耘(2009-2013年):李宁NS、AP系列羽毛球线 2009年对李宁而言意义非凡,在这一年李宁收购凯胜,正式踏足羽毛球领域,并在这一年签约了中国国家羽毛球队,结束了Yonex对中国国家羽毛球队长达三十多年的赞助垄断。 此时的羽毛球线主要延续凯胜的产品线,推出了AP系列和NS系列(NS系列线径均为0.7mm)两个系列的球线。据说那个时期李宁的球线材料和技术来源都是美产,与目前球友主流使用的国产和日产球线截然不同。
AP系列
| AP80 , AP70 , AP101N , AP85Ti , AP90 , AP62 , AP19
| NS系列
| NS95 , NS50 , NS30 |
当时的包装是真的好看,包装正面霸气十足,从左往右应该是王仪涵、谌龙、林丹、李永波、风云(前两个不确定,还望大佬指正),并且只有NS系列的包装后会写国家队使用款,AP系列是否有国家队球员使用还不清楚。
进军高端(2014年-2020年):李宁NO.系列球线 NO.系列球线
| 1号线,5号线,7号线,3号线(海外版)
|
2014年是李宁羽毛球线发展的关键一步,在李宁推出NO.系列球线之前,虽然有中国国家队的代言,但许多球友谈及李宁的球线,只有“勉强能用”的印象。因此李宁决定在这一年进军高端羽线,打破YY和胜利在球线市场的垄断。凭借着球员的大量试打反馈加以改进后,李宁1号线,5号线,7号线这三款球线横空出世,耐打和弹性都比之前的产品提升了不少,NO.系列球线便是李宁进入高端羽线市场的诚意。
(赞助国羽时期的NO.系列球线)
(包装改进后的NO.系列球线) 在这一年的汤尤杯上,这三款新线也成了汤尤杯指定用线,NO.系列球线优秀的性能也助力国羽捧上了14年的尤伯杯。
不断改进(2021年-2025年):N系列球线 2021年,李宁推出了N系列球线。N系列球线产地为日本,据说是K家代工的球线。N系列是对NO.系列的升级款,定位更加高端,能满足对性能要求严苛的球友。N系列球线的推出可以说李宁在高端球线市场彻底占有了一席之地。N系列球线的线径众多,也表明李宁逐渐开始注重细分市场,能照顾好这一部分口味独特的球友,口碑自然不会差。
N系列球线
| N70,N69,N68,N65,N63,N61,N58,N9(训练线)
|
坚持创新(2023-至今):L & LT 系列羽毛球线 在球线市场,日产球线垄断高端市场已久。之前为了站稳高端市场和保证性能,N系列球线交由日产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李宁作为中国牌子,始终没忘了国产化,将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永远比依附别人要好。虽然国产化回本周期可能会很长,但宁子还是想要做个带头者。2023年,李宁推出L系列国产竞技线L67。刚出来的时候我记得一条线售价不到20,性价比拉满。并且到目前为止L系列的新品如雨后春笋般诞生。我现在最常用的球线就是L64,(我和我的猫都很喜欢)快弹好用,感觉下一期测评可以写写这根线 。
当林李们翻开中羽装备评分,选择李宁羽毛球线这一栏,评分最高的居然是新出的LT系列羽毛球线。LT系列是李宁今年的新品,主要是在L系列的基础上,加上了碳纳米管的技术,使得弹性和耐打进一步升级。黑灰色的涂装充满神秘感,在红黑色的球拍上拉上这根线真的超级好看(这不就和球线包装配色一模一样吗,原来宁子早就替我们想好了怎么搭配,我哭死 )。
从L & LT系列的发布可以看出李宁在球线创新这一块是卯足了劲,在系列推出的短短两年时间内便不断推陈出新,给日产球线的垄断地位来了一记重拳。最后附上李宁球线的中羽评分图(由高到低),可以很直观看出李宁球线的口碑正稳步提升,希望李宁能持续创新,坚持国产,达成自己的口号“好球线,李宁造!”
本帖最后由 肥宅快乐兽 于 2025-9-10 05:02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