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明确地说,部分昆虫的社会习性对改变人类建立社会组织架构的改良和指引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如果不是相关从业者的说明,可能大家都不会知道韩国的昆虫研究在学界很早就建立了相当大的优势。而且早在1979年就被金载圭奠定了理论基础。
也许读者们还是不清楚我想表达什么,但我觉得听过金部长决定性研究结论的人并不在少数。
“卡卡, 跟这群虫豸在一起怎么搞得好政治!”
参数:4UG6,有底,使用状态总重92.71g,平衡点298mm,中杆长218mm,硬度中等,流体盒式拍框,76孔线床,9-3点线槽,质保35磅,穿线25-27lbs。
蟹羽进入了他在外观设计上的舒适区,虽然最近笔者所接触的品牌的产品配色和主题都不一样,但这个年轻化和力求细节精美的做法还是有所体现,到了这把裁决反而是有所“收敛”了。墨色和分段青色的底漆形成的层次感有点落入套路化了,但在贴纸方面则尽量采用了高反射处理,中杆上的“decision”尤其突出,整体观感比较自然,印象不算深刻,却也有一定的冲击力,但。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忠诚?
我目前就没有用过不是定位为“暴力进攻”的蟹羽球拍,没有。这把裁决的重量分配比较均衡,头重感有但并不明显,中杆还有一股破逆之刃的味道,硬度不算高但有点木,不知道这个部件是不是通用了。流体盒式框是包不出错的选择,于是整拍变得挥重尚可、挥速尚可、上手难度尚可,虽然没有过失,但我是本以为它的暴力是就差派坦克车来把对手一个个都送上天的那种,所以会产生一点落差。
不过,品牌为产品定义的权利是无限的。
我是以野兽般的心境开枪的,打后场不能再犹豫了,一定要重拳出击。有一说一,球拍的发力感觉比较顺畅,偏硬朗一点的击球反馈也让发力杀球时的信心更加充足一点。不过这样的进攻手感不算重,在很多时候明明知道自己的发力没有问题也很好地拿正了拍面击中了甜区,但出球的力量和速度没有达到预期的水平,体验感比较闷。很多时候遇到了可以充分发力杀一拍的机会,还是要考虑上连贯担心一拍过去压迫效果没达到反而被顶了回来破坏了重心。
叫美国大使来跪在太极旗下?幻想罢了。
这种闷闷的手感在网口的发挥还更好一些。拍框选择上的保守造就了拍面的稳定,而拍面的稳定提高了网口搓、放、勾球以及后场劈吊、滑板操作的可重现性,更容易让使用者找到想要的手感进而在持久的对抗局面中保持一致的控制表现。可以说,找准了裁决的性格后,只要能耐住自己的性子,就有能力避免在自己拿球时导致局势往被动方向推进。
还真别说,裁决在手上用于给伙伴争取出得分机会比用于自己把握机会一锤定音的可靠性要好很多。
所以,这基本上还是一款调教比较平衡的球拍。虽然特色差一点,但整体的连贯表现比较突出,抗扭也够用,在平抽挡和球路控制上有更加趁手的发挥。当然,裁决实际上并不高的使用门槛也让使用者在处理被动局面时更加舒服一点,反拍的发力难度不大、下手位出球借力感觉明显,在非常窘迫的来球中也能顶住数个回合。
说到底,裁决的体验好坏最终还是由使用者的习惯和能力决定的,结果还是我自己背锅,不过考虑到阁下的栽培之恩,嗯,今天最高兴了。
本帖最后由 L.C. 于 2025-9-18 09:09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