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随着乔纳坦这两个月收入第三座高级别巡回赛的桂冠,个人能力得到了充分展现,颇有2014年年初凶猛的态势。
而与之一同登顶的,则是多少有点“规则怪谈”表现的来自蓝厂的TK利爪Ultra。且不说年中西本换拍即夺冠、乔纳坦三冠入手的表征,其首次实施的不同规格不同配置、各有亮点又彼此联系的神奇操作,就足以勾人眼球。
对于没有数值的笔者来说,想就这几个月来对看上去更“人畜无害”的5U规格黄金利爪试用体验归纳一下。
参数:5UG6,无底,使用状态总重84.03g,平衡点307mm,5.6mm中杆,长210mm,硬度高,三合一拍框,76孔线床,9-3点线槽,质保30磅,穿线25-27lbs VBS61。
黄金利爪的外观特征在它的昵称中就已经有所体现。作为TK系列的又一款旗舰,它的选色高调,搭配黑色和青色的水贴,漆水质感比较细腻,带珠光效果,极具层次感。球拍的很多小元素都采用了变色、拼色处理,往细了看巧思还不少。而且,球拍并不吝啬展示它的肌肉,不仅是强芯填充、百洛碳素等高端通货科技有所标出,连5.6mm、三力变异拍框和46T碳纤维这样的专属配置都在显眼的位置给标明了。就是如此华丽的都一个造型,在用了那么多的水贴之后,是否也会产生更高的“破相”风险,那也同意需要时间检验。
跟此前的白金利爪相比,黄金利爪在拍框上值得玩味的显眼改动有两处。一是这次三合一拍框的顶部并没有采用常规的破风处理,而是参考了影刃做成了超薄框体,配合PBO技术的应用,在挥速上仍然有强势加成,而且偏向盒式型的结构也让拍面稳定性有所提升。二是拍面从72孔增加到76孔,虽然小平头拍面的甜区还是小而集中,对初学者来说有不小的掌握难度,但更有保证的网压和稍高一点的容错率仍然会拉高球拍在控球和发力方面的上限。
如前所说,虽然是5U的规格,但球拍的整体上手难度仍然不可小觑。球拍的挥重在同规格的产品里并不低,配合较高的平衡点很容易在后场拿到借力出球的感觉。但中杆的硬度颇高,发力难度不低,而且甜区的分布收窄偏上,对击球点的精度要求更高。反过来说,球拍的爽点也很高,更通透的击球反馈和更直接的出球响应能给使用者的集中发力带来很强的正反馈,只要打准了,出球的速度和力度都有足够保证,是属于遇强则强的一类球拍。
而在经过了磨合的环节后,它“利爪”和“TK”各自的内涵优势都会无保留地释放出来。
黄金利爪有一定的“榔头”感,哪怕是最轻的一个版本,在平抽挡推时拍头的惯性仍然比较大,居然在挥拍后还要一点点的制动力才能衔接上下一次架拍的循环,在灵活度方面并没有那么出众。不过球拍的爽弹特性在每一拍回球的质量提升中都能产生效果,短促发力下出球很冲很突然,指向性也在线,当一点点的连贯不适经过磨合,经常能在正反手远网区域组织突然的平抽,锋利地侵彻对方的防守阵地,比起缠绵不断的挠痒痒,这种一招见血的表现显然可玩性更高。
同时这款球拍的鞭甩特性相当奇妙,尽管这个版本没有配置力量环,但5.6mm中杆里头那股不安分的基因在下压时能被表达出来。球拍在同规格的产品中爆发力相当出众,但后场充分发力后足够尖锐的一拍重杀并不是它最大优势化的特点,对发力技巧醇熟的球友而言像正手不转体蹬地发力或是反拍拦截下压这样强行破坏节奏的突袭也能展示出足够的威慑力。而它210mm又像是缰绳对烈马的限制和控制,让黄金利爪的拍面在击球时的扭转受到抑制,弥补一部分超细中杆的不足,同时还形成了拍面迅速回正的特点,增强了进攻中的连贯。
但5U利爪的仍然很难说是这样就能被掌握了。在网口小球控制力上,笔者就一直没能适应下来,容错率似乎低了不少,在练习中对搓放和吊球的施放动作窗口很小,比较容易离散在下网和回球过高两个状态上。而在快节奏且大开大合的来回中,其本身特性也天然要求使用者具备更好的移动和出球稳定性外。
怎么说呢,作为一个缩影,我也能理解不少具有更好技术支撑的up都觉得5U规格都黄金利爪定位有点尴尬,调配上也没有4U3U的版本那么扎实和暴力。
不过黄金利爪已经能很好地满足我当前状态下对双打对抗的要求,笔者还挺喜欢这套配方的。作为市面上目前已知唯一能做到5.6mm的中杆的球拍,对抗中作为具备显著新技术应用的出品,我觉得可以对它还不足的成熟度给予更多的包容。黄金利爪跟去年隼ultra都有点剑走偏锋的味道,但偏激的小平头和超细标长中杆的配合似乎更加豪华和激进,这套偏方下打造的凌厉对抗表现也有着新奇刺激的回味。
本帖最后由 L.C. 于 2025-11-5 15:45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