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聚将强袭自由PM。 先把省流结论摆出来。我对于这拍子中羽评分6.8是嗤之以鼻的。毫不夸张地说,这把来自近期略有风波的二线小厂的球拍,打感完全可以越级挑战三大厂的顶尖速度进攻拍了。如果你觉得不好打,最大可能是拉线问题,然后大概率是你没有调好,或者本身打法或者能力还不匹配它。拿到学校校队,这也是有史以来聚将第一把几乎获得所有人认可的球拍(包括但不限于健将教练和市冠军队长、多位市赛排名靠前的队员)。但这把拍的上手门槛绝对不低。虽然是“极音速改版”,但它和极音速几乎没有太大手感参考共性:PM硬多了,很暴力,并不糖水。它有着极音速高挥速的基因,更有媲美甚至超越神速90KM的拍框聚力感、稳定性和出球控制精度。 作为一款基于极音速框架的作品,强袭自由PM的改造思路非常清晰:从广为称颂的糖水速度拍,转向专精进攻的利刃。注入金属碳布后,最直接的感受是拍框与中杆的刚性得到了质的提升,抗扭性极佳,整体感极强。拍面比90km小一圈,挥起来也更有整体感。 4ug5去底上线上手胶,28磅雷鸣65(中羽5+),310mm的平衡点。 配合增强的刚性,它的进攻属性上了一个台阶。点杀和重杀时,出球质感非常硬朗、干脆,力量传递集中且没有多余晃动,反馈感极其清晰。然而,性能的飞跃伴随着门槛的提高。驱动这把球拍需要更集中的发力与更强的身体素质,原版极音速那种轻松惬意的弹性感被更强的刚性所取代,小发力情况下会感觉有些出球乏力,回弹不够积极,尤其是网前的快推和小动作有时候很难出球,这对选手本身的发力能力要求陡然增高。 在控制性能上,它继承了极音速快速挥拍的底子,但打感已截然不同。笔者之前借过同学的极音速,极音速的拍框相对还是有一些黏球感的,在高挥速的基础上可以非常流畅地打出控制球。但PM的拍框非常硬弹,触球即走。它不再是一把能帮你省力的“糖水拍”,而是一把需要你用自己的力量去完全驾驭,才能兑现其全部性能的利器。当你发力充分时,它能回报你精准的落点和爆炸性的出球。尤其是劈吊劈杀,能够打出更具威胁和质量的出球。 刚性的增强和木柄的替换在带来爽脆手感的同时,也牺牲了柔和与缓冲。长时间连续击打,尤其是击球点不在甜区时,对手腕和手臂的负荷会明显更大。在平均5级的对抗中,笔者和多位朋友都有试打后手腕略微酸胀的情况出现。 总结,强袭自由PM是一次非常纯粹的 “性能强化” 。它抓住了极音速优秀的速度底子,通过注入金属碳布将其打造成了一把刚性十足、进攻犀利的速度型武器。 它非常适合力量基础好、发力集中、追求极致进攻反馈的速度型打法玩家。如果你不满足于原版极音速的温和,觉得在绝对进攻上还差一口气,并且自信有能力驱动它,那么PM版所带来的那种硬朗、直接、充满爆发力的手感,将是你的终极答案。 和豆奶沟通后,后续批次中杆硬度可能会轻微调软一些(大概0.1参数点,现在是7.8-8.0),之后估计会有更好的体验和更普适性的反馈。大家也可以留意和期待一下后续信息。 但对于大多数球友而言,这拍如果调不好,绝大程度上会成为一根烧火棍。在中羽装备库已经看到很多人说打起来像“铁锅铲”,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这要么是个人能力问题,要么就是球拍没有调好参数。它绝对是一把被远远低估的、上限和下限都极高的高分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