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骆健佑的涡轮引擎—刀锋MAX
—前言有这么一位羽毛球运动员,他在羽毛球界享有GTR的美誉,同时在加速突击进攻的过程中还会贴心的给出您杀球提示。
没错,他就是集帅气、可爱、风趣幽默于一身的新加坡男单名将骆健佑!
而如果说骆健佑是羽毛球运动员中的GTR,那么他脚下所穿着的那双刀锋max无疑是助力他瞬间提速的涡轮引擎没错啦!
当然还有赛车轮胎—雷霆90new的功不可没 既然说到了刀锋max,自然离不开的便是整个刀锋系列。而它的诞生更是意味着羽毛球球鞋设计领域中对这项运动的前掌后跟分工明确以及高适配性与泛用性精确的理解!
同时,在2020年继贴地飞行op全掌beng超临界发泡科技问世以后,又迫切的需要在保有强大的beng缓震体感的同时,强化清晰前掌后跟独立分离的功能性体验,李宁也在致力为打造一双高适配性、高性价比、高舒适度、兼顾日常训练与且不失竞技水准的专业级球鞋的不懈努力之下,李宁刀锋系列羽毛球鞋就此诞生! —立意通过对刀锋系列的观察和体验,便不难发现其立意之初的理念,同时通过实战体验展开可以得知的首先一点就是刀锋系列羽毛球球鞋的超高适配性,因为不论是PRO还是MAX的型号都在外观上非常巧妙且讨喜的选取了这个看上去普通简约又十分耐看。
可以说得上是老少皆宜的普遍接受程度较高的外观设计,但是为了迎合个性张扬的球友还更为贴心的提供了加入镭射可变的后跟衬片的MAX版本。
可谓是雅俗共赏!配色上刀锋系列也提供了黑、白、渐变、鸳鸯、城势等多个配色适应不同取向的球友挑选,很好的实现了爱戴消费者的雨露均沾。
更为关键的是其在鞋楦开模调整的用心程度,做到了尽可能贴合绝大多数的亚洲球友脚型,让大家都喜欢的前提下都能穿上它,当然球鞋上脚好看才是真的好看! 第二点便是刀锋系列羽毛球鞋的高舒适性 主打速度、缓震、耐用各方面兼顾且表现优秀,具体来说刀锋PRO上脚的舒适程度可以说是与我之前体验过的雷霆不相上下,但是由于刀锋PRO采用了优化过后适配性更好的EG 2.5型的标准鞋楦,它的上脚体感会更偏向于合理舒适,假如说有球友之前反馈雷霆这双球鞋的前掌包裹偏收紧一些,那么穿刀锋PRO肯定会更加合适。 在性能上其实不论是刀锋PRO还是刀锋MAX的前掌启动速触地相当的扎实有力,场地的反馈感非常鲜明,这点也与雷霆较为接近,搭配了bounse+与云框架下的回弹速度也不显拖沓。
之前觉得云框架的球鞋回弹反馈会比较肉的顾虑暂时来看是有些多余。就启动速度而言丝毫不亚于雷霆甚至我感觉还要比雷霆更快些许,后跟同样是云框架内嵌的beng发泡减震单元,下落时的缓冲感是比雷霆的坚实更为柔和且整体回弹响应时间要稍许的长一些,简单的来说就是云框架的减震确实会比light foam反馈更柔和舒适,同时也更加适用于大体重的球友。 最后一点呢也是最关键的就是刀锋系列羽毛球鞋的高性价比、首先是刀锋Pro这双定价在千元大关以内,在这个价格区间内还是相当有竞争力的,多加上那么一点的max则是让这双球鞋好的穿着体验变得更好。 —刀锋PRO与刀锋MAX横向对比体验首先,由于刀锋MAX在整体配置上有所提升,所以相对的在定价上,比PRO版本的会稍贵上那么一点,且在外观上细节的处理更显精致高级。
其次在穿着体验上,同样是全掌云框架 前bounse+后beng
刀锋MAX的超纤维革面在弯折上会更加顺畅,通过鞋面的应力释放也相对更加均匀舒缓且合理。
个人感觉刀锋MAX在鞋楦的优化程度上更高,不论是前掌的包裹还是鞋仓的空间分配上都会更加的科学、舒适。
在手头预算充足的情况下,多加一点的MAX在各反面的体感上感觉都要优异和提升一些,但是汇合起来的表现还是相当可观的。 —推荐总结如果说刀锋PRO的在鞋仓空间分布、鞋身包裹、鞋面的弯折、延展表现已经足够优秀了,那么MAX版本的刀锋还可以做到更好,真的要选,我还是会更喜欢刀锋MAX,也更推荐中等体重的球友入手穿着。
本帖最后由 中羽小黄 于 2025-11-14 11:53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