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缘由
最近几年和球友们一起打一些业余赛,过程很快乐,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大家都是分散在各处,平时基本没有机会凑在一起活动练球。到了比赛的时候,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出现在赛场,相互之间也不了解各自的水平,匆匆忙忙凑个双打就上场,谈不上什么配合;也有些球友基本没有什么双打的经验和意识,上场后反而成为搭档的累赘。甚至有些球友也算是自己公司或单位的“高手”,却没有被安排上场,心里不免有些小情绪,影响了大家和谐安定的气氛。 在这里,我想根据自己多年来参加业余赛事的一些经验,仅仅从业余双打技战术的层面来讨论双打水平的三个大层次,给大家参考。
二 业余双打的简单分级 2.1 初级:具备一定的单打能力。 包括技术和身体素质这些比较客观的指标,比如羽毛球前中后场的各种技术动作的掌握比较好,耐力、力量等基本身体能力相对出色。这一点不多论述,网上很多的帖子有充分展开。 在我看来,这是业余球友打球的必经之路,找教练练球是一个比较快的提升途径,也是现在大部分有所追求的球友付诸行动的事情。虽然深究起来单打和双打的技术会有一些区别,但对业余来说,起步阶段不要纠结这些细节,教练教球的时候也不会特别区分两者。想把双打打好,都是要在比较全面掌握技术并具备一定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才能讨论的事情。 一般来说,在这个初级阶段,经过几个月到一两年的练习,就可以具备一定的单打能力,能够在自己身边的小群体里(小区、单位、公司)攻城略地,成为大家公认的“高手”。 不过,此时打双打是1+1<2的状态,很多单打“高手”的双打组合相互都限制了拍档的发挥。
2.2 中级:具备较好的双打意识。 意识是一个比较主观的概念,很难有量化的指标来衡量,业余球友一般只能在了解基本跑位规则之后,通过多打对抗在实战中体会、思考和提升。有些基本的双打跑位策略,比如进攻前后站,防守左右站;搭档一跑位、马上补空档等等,这里只强调一个单打出身的球友最容易犯的错误:后场杀球少,接杀放网多。 和单打不同,双打后场的杀球一般很难直接得分,但可以造成对方接杀回球不到位,给自己中前场站位的拍档封网得分的机会;同样,接杀放网是单打的常规操作,但在业余双打中却是容易丢分的黑洞——业余放网的质量不高,会被对方封网扑杀轻松打死,需要我们改变习惯以顶后场和抽中场来应付对方的后场杀球。这一点,只要和单打拍档配合过的球友应该都深有同感,这是我方不得分、对方容易得分最大的痛点。其它的单打习惯带到双打场上还不怎么影响大局,对杀球和接杀的处理方式是最需要改变的突破口,基本决定了你在打好单打的同时,能否顺利转型为双打好手。 在这个进阶阶段,需要通过长时间的双打对抗来提升,才能把这些跑位出球上的细节形成下意识的身体本能,可能要在3-5年的虐人和被虐的刺激下,才能真正巩固意识,成为一般业余羽毛球群、俱乐部中大家公认的高手。 此时,同水平的两个人组合起来是1+1=2,双方都发挥了各自的应有水平。
2.3 高级:和搭档有良好的默契。 初、中级都是一个人的努力,想进入双打的高级阶段,就离不开场上两个人的默契了。这个阶段的球友一般都需要有一个比较固定的搭档,有比较多的机会一起练球、打对抗赛,也能够在一些小型业余比赛中获得不错的成绩。 对这个阶段我简单描述一下,给大家进一步提升提供参考。 首先,完成了初中级的进阶后,业余双打想更进一步更多是两个人在性格上的契合,毕竟球场即人生,球品即人品,大家都是为了开心才一起打球的,不存在专业那种胜利压倒一切的唯成果论。 其次,一般建议固定组合中至少一个有比较强的后场进攻能力,这样更容易在关键分上打出自己的特点,在业余赛场上走得更远一些——防守一方在相持时压力会更大更容易失误,进攻只要做好自己就行了,关键时刻跟容易拿分。 还有,两个人最好对自己的技术特点、身体能力有比较清晰的认知,并在场上充分发挥自己的特点——手感好、力量弱的积极上网做球,力量强、杀球重的主动多后撤进攻。 一般来说,能达到这种水平的业余双打就能形成1+1>2的场上状态,成为业余爱好者的典范。
三 结语 一点思考,大家可以对照一下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升相应的短板,最终成为各自理想中的模范,以更多的胜利来放大自己打球的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