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刚开始打球,对球拍什么都不了解,只知道去实体店买球拍。到2010年底,知道有“中羽在线”这个地方,从此深陷其中,球拍换了一茬又一茬。直至2016年中,自认为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球拍,飘身远离中羽。结果时隔四年后,因为同一款球拍打了四年,觉得有点腻了,又与2021年初重新来到中羽。结果发现,球拍的世界变化好大,例如,Yonex的NS990、VTZF已然停产;新出了NF、AX系列......。这几天一直在中羽默默的看帖,试图重新跟上羽拍世界的节奏。还好,除了不停的出新款以外,还有不少老款球拍一直坚挺着。 趁今天有时间,说说自己打过的球拍的感觉,供同样在选拍路上纠结的球友参考。不过,即使同一款球拍,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感受;甚至同一个人,随着水平的变化,对同一款球拍也会有不同的感受。所以,下面的一些个人感受可能参考意义也不是很大,权当供大家打发时间吧。 (1)Yonex ti5:初学时期的一款拍子,平衡拍,好上手,无特色。 at800DE:初学时买的球拍,当时觉得这拍好难打,搁置了好几年。后来才体会到它的好。平衡偏进攻,控球方面很好,后场进攻有力,防守略显吃力(可能和当时的水平有关)。 at900T:和at800DE及其相似。 at900P:扣球比900T猛,驾驭起来比900T吃力。 NS9900:杆硬头轻,平衡拍,可前可后,可攻可守,双打好拍。 VTZF:扣球比900T爽,杆硬而弹,防守比900T(杆硬略木)轻松一些。 VTZFLTD:和VTZF类似,出球比VTZF直接一些。 VTZF88:感觉木木的,没有灵性,打起来只有笨重感。 VTZF2:打起来有种比vtzf好驾驭的错觉,打完后,晚上肩膀会一阵阵发热,疼。估计是杆比vtzf硬的缘故。后来过段出了,不敢再碰。 VT70:在进攻拍中并不突出,胜在防守尚可。 VT80:重杀很好,可惜太累人了,打不动。 AZ:一支狂野的拍子。在与比自己水平低的人对阵时,可以恣意妄为,尽情发挥,想怎么打就怎么打,怎么打怎么有。在与比自己水平高的人对阵时,各种摸爬滚打,惨不忍睹。 AZTH:和AZ类似,容错率比AZ高,相比AZ,要好驾驭一些。但是改变不了本质。 Arc8DX:杆比9900硬,头比9900轻,杀球太难。 (2)Kason 100ti:70%的9900。 300D:平衡拍,与NS9900有点像,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用这拍打球的时候,打框的次数要多不少。 300Ti:控球之王。控球比900T好,扣球不如。 (3)高神 天舞:和9900挺像,杆比9900柔和,操控无压力。自从遇到它之后,就几乎没换过拍子了,做了四年多的主力拍。 天龙6:进攻比天舞强一些,但是出球太干脆了。 紫电:进攻拍中防守最强的,防守拍中进攻最强的。可惜是小拍框,容错率低,很难驾驭。平时玩玩尚可,比赛中使用的话,增加了不确定性。 绿枪:进攻不错,拍子比一般拍子长了5MM,造成使用时体力耗费大。 (4)波力 1982:杆比9900软,80%的9900。 1982F:加强版的1982,90%的9900。 小钢炮:88孔,感觉一般,拉线时还容易被拉线师白眼加碎碎念。 乌缺公主:挥速快,杆比1982硬,头比1982轻,感觉有点像Arc8DX,但没有Arc8DX那么剑走偏锋。能打,但是不喜欢。 6400P:扣球不错,防守一般。 斩鬼刀:扣球不错,防守一般。 (5)其它 21羽球:现在好像看不到这个牌子了,当初推出神兽系列球拍时,试过白虎,青龙1代、2代。白虎太笨重;青龙1代还不错,60%的9900;青龙2代提高了容错率,70%的9900。 薰风2300H厂拍:当初商家说是薰风对品控要求很高,有些品控不过关的就出口转内销了。当时想着这个小品牌,商家都不屑于去仿造吧,就抱着试试的态度买了一支。没想到还挺好打。进攻比9900略强,其它方面不如9900。综合起来,性能倒是有9900的85%。 另外,同一款球拍,3U和4U的区别还是挺大的。我个人感受,还是喜欢打3U。进攻拍打4U不如选一个3U的平衡拍。4U对技术水平的要求更高。随着双打节奏的加快,以及现在业余羽毛球水平的整体提高(现在从小学球的比以前多很多),也许,4U将逐渐成为主流。 最后,想说一下,我觉得合适的做法是选一款球拍,征服它,而不是换来换去。征服的过程也是水平提升的过程。当然,这个很难做到,我自己就做不到。总有忍不住想试试其它球拍的欲望。
本帖最后由 mathlz 于 2021-2-16 22:11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