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我身边的球友常常和我说,“李宁该给你广告费了。”
但至今我还未收到任何李宁的福利 。玩笑归玩笑,18年大二的时候接触羽毛球,到现在已经工作了,三年多的时间里,女朋友换了,球友换了,环境变了,但只有球包里的李宁,却始终如一。
大二刚接触羽毛球,不懂拍子的我一直在寻找一支好看的。苦寻良久,下单,收货,能量75到了我的手里。亮粉色与电光蓝嵌在黑色的拍身上,抢眼的涂装设计,精致的漆水工艺,同学的拍子只能说是相形见绌。那时的女朋友说这拍子肯定好打,我问为啥,她说,好看就好打 。
后面正式入了羽毛球坑,力量偏弱的我根本打不动能量75,于是风刃900B到了我的手里。那时已摸过不少拍子了,可“遇事不决900B”到手里时,我觉得这拍子就是艺术品。就像古时候刚刚淬火出来的冷兵器。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风刃900B,就是这样一支拍子。
从这个时候起,因为900B,我就彻底地成为了李宁的粉丝,也成为了龙哥的粉丝。身边的球友、教练都不理解,因为圈子里就我一个人用李宁。不可否认,李宁羽毛球作为后起之秀,影响力确有不足,但李宁让我看到了一种态度:摸着石头过河,即使是犯错,也不停止向前创新的脚步。
19年我去了南宁苏杯现场,到了场馆边的李宁羽毛球产品体验店逛了一圈,有幸摸到了真的龙哥 ,摸到了还未正式上市的风动9000系列,也亲身经历了小石头打败桃田贤斗,扔下风动9000庆祝的中国队夺冠瞬间,这一切都让我心潮澎湃,要好好买拍,好好打(追)球(星)!于是,俺又见到了宝哥,宝哥确实要比龙哥壮 。同样,风动9000也是支好拍子,当然了软弹的中杆并不适合每个人,但它却很适合正在改动作,从高远球学起的我。微微偏重的拍头和软弹的中杆很好借力,86克界于3U和4U之间的重量,也带来了扎实稳定的手感。谦谦君子剑,说的就是风动9000。
在21年初,李宁不再赞助国羽,得知这一消息的我感到非常失落,同时为李宁羽毛球的发展感到担忧。也差不多在这个时候,我毕业啦,在学校的球馆里被师兄暴打之后成功“退役” (大家猜猜我是什么专业的)。
但当雷霆80问世,龙哥用它在东京为中国男单拿下一枚宝贵的银牌后,在雷霆90MAX横空出世时,我发现我多虑了。用论坛某知名球友的话说,李宁正在实现弯道超车。
诚然,李宁以往留给大家的固有印象是:中杆太软弹性差,万年粗中杆,除了好看耐艹好像没啥优点;球鞋大多是宽楦,橡皮擦水晶底…
但现在,李宁球拍的材料用上了MX40、MX50,6.6、6.2中杆(90MAX龙的中杆硬得我有点懵 ,虎拍YYDS),球鞋有了2.5E的标楦,碳板和bèng(四雷)的真材实料…配件也在逐步完善,原本就“球衣买李宁”的大赛服依然优秀,球线地不断推新,手胶类目日渐丰富,一个更加完备的羽毛球产品线正在破茧而出…
我的球龄不长,李宁应该是首个产品设计师入驻论坛,给大家分享产品幕后故事的品牌吧(如错欢迎指正)。虽然产品仍或多或少地存在问题,但可以看到现在的李宁是有听取消费者反馈的,如鞋楦,鞋底材料等,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我还是很开心的(尤其是李宁降价了 参考突袭9,雷霆80的价格)。
前几日,我回学校球馆打球。忽然看到师兄师弟们也有用李宁产品的了。我拿起一支风刃900问师兄,怎么你也用李宁了?他开玩笑说,还不是你带的,随即又认真的说,其实稍微改变一下发力方式,这拍子还是很好打的。
在我看来,现在的李宁已经不再是从前的那个李宁了,在我们的批评声中,它在悄悄地进步,在成长;新材料、新技术的使用,就像雷霆90MAX,蛟龙入海,猛虎下山。“好看就好打”,最终蜕变为“好看又好打”。
我不知道李宁的弯道超车最终会不会成功,但我想,一个摸着石头过河,勇于创新不怕犯错的品牌,是值得大家去理解、支持的。
李宁羽毛球产品几乎陪伴了我整个大学时光,如今工作了,它也是我的心头肉、好搭档。
最后用一句诗来结尾送给李宁吧: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李宁,再接再厉,未来可期!
本帖最后由 吃灰吧渣渣 于 2022-5-17 13:54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