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这个男人在后场以过渡代替频频杀球,面对于大斜线的调动似乎总是多了些力不从心,这位神一般的男人,终究还是没能逃过时间的洗礼49:06) 而面对遁入老年组竞争的事实,第五次冲奥的梦想,似乎更加遥远。 大家好,欢迎来到19年世锦赛,我是光影 ,35岁的
林丹,因为膝伤等原因能力进一步下滑,而进一步要走下去的梦想,逼迫着林氏太极需要进一步往老年化转型,一步步向年龄妥协的太极,会奏效吗?
0:0 第12届世锦赛,35岁的林丹遇到36岁的
阮天明,不一样的老年太极对抗,却是一样的不懈坚持,两人,惺惺相惜
1:0 丹选择连续后场平高摆脱,低手位推挑正手,抢搓抓机会抢攻,这乍一看,林老头一套熟悉的太极组织行云流水,说好的改打法难不成都被演了?
2:0 其实这第二回合里面就有了答案,熟悉的偷半步抓过渡,拨对角调动重心,打回头调动重心,但是降速后的丹立马就出现了变化,启动站位全部非常靠前,将注意力着重放在网前组织,得以最大程度发挥丰富老练的网前手法,后场几乎放弃强攻,以压底线和软压调动为主,找不到机会,干脆直接一手赛前对拉热身
3:1 前置站位集中注意力专门在过渡网前,利用手法打二次启动抓过渡
4:2压后场战术看似简单,但是如果没有速度和后场一拍有力的强攻,其实会非常难受,最后的劈吊又被老汉识破
5:2 软压上网做动作,这球阮天明处理的非常聪明,落点质量还非常好
5:4 头顶抓推突击杀上网,这曾是丹神标志性的动作,但是在这个出界中,夹杂了太多的岁月的痕迹,太极进一步老年化,这是被迫必须做出的改变
5:5 即便是这样,林老头并不想服老
6:6 依旧回位非常靠前,得机会不着急进攻压平高扩大优势,抓直线杀斜线,从网前组织到后场扩大优势,丹大爷的选择全是最巧最节省体能的
7:7 丹神其实在后期的比赛中不乏提速欲望,但是由于个人能力下降,很多时候突击打不出效果,反而更容易被动
7:8 相比之下,盯住网前使用手法停顿快推,这样的战术更具有经济性
8:8 对于破解这样的战术,阮同样选择停顿推挑,在后场全力重杀
8:10 丹在后场压底线,然后靠前抓网的思路确实最为节能,但是问题也很显著,对方一旦有速度有强攻,加之防守能力上的下滑,这处境可就有些不太妙了
8:11 来到间歇之后,丹略微调整思路,依旧将网前变化作为主要调动手段,但是在后场不再一味压底线,加入更多过渡网前,结合于压平高大范围调动对手
10:12 斜线平高较量,依旧抓网前,停顿推球这回是被全力抓推。后期林丹暮年太极受到的最大冲击,就是在于抓推至上,年轻人有速度有冲劲,推球这一板看死,能力下滑的丹着实无可奈何,
10:13 后期丹头顶点杀越来越少,不过这并不妨碍出其不意的效果
11:14 依旧是抓直杀斜,接杀抽大斜线,杀加劈吊打重心,最终重杀斜线。其实暮年丹并不缺乏漂亮的进攻组织,但是问题就在于,丹精力很难一直从组织集中到最终进攻的那一拍
12:19 一个精彩进攻组织的消耗,就带来了精力上的下滑,大量的失误直接就来到了12:19
14:20 来到局点之后,丹不再提速,反而稳定住心神,降速散步,逼迫对手消耗
15:20 阮为了拿下第一局,提速后场进攻,丹就抛给阮让他打,两人都是相仿年龄,这无疑在进一步增大消耗差距
16:20 最终还是阮天明通过提速,才将比赛拿下,不过此时丹的目的已经达到,而这个伏笔,我们留到以后再说
0:0 到了第二局,丹还是保持控底线战术,最后直接死亡展搓带走,丹老了是不错,但是这技法可没忘掉
1:1 直接侧身提前抓过渡
4:3 阮天明在球路上采用更多的斜线尝试,结果丹抓住网前又是停顿推挑,重新控回底线,阮劈吊又被弹斜线
5:3 丹又变节奏
9:5 到了第二局,阮天明的精力下降比较严重,出现失误更多,加之丹四点的调动,跑动消耗更是严重,
10:7 最终第二局在阮天明自己的失误中,进入技术间歇。抛开丹自己因为精力下滑导致大量失误的客观现实不谈,站位靠前打网前技术优势,后场几乎放弃强攻,这样的太极调整,对于阮天明这种后场强攻能力相对较弱的选手,有着相当不错的消耗控制,那么接下来丹神利用暮年的太极,能打出很好的效果吗,预知下回如何,且听我下文分解,我是光影,我们下期赛事复盘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