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不止一个球友告诉过我,现在高端拍的潮流是糖水,但这无异于杀鸡用牛刀、大炮打蚊子。
很多人嘴上实用主义者,实际上在选拍的时候就已经暗中决定了“非某个品牌不用”“非高端不用”“非漂亮的不用”。
我不挑,我杂食,再推一把鹰牌。 另外,我才疏学浅,就不再私聊球拍建议了,在这点上我赞成杨晨老师的观点,”因为在我看来没有人能够代替你去体验一把球拍,任何人都不行……自己试自己打“。
参数:4UG5,去底,使用状态总重88.0g,平衡点315mm,中杆长210mm,硬度适中偏软,盒式拍框,76孔线床,9-3点线槽,至宝28磅,穿线24-25lbs bg80。
六十元掏回来的一把破相拍,我对它的颜值没有更多要求,至于实际表现,大概跟我此前用过的Asia star差不多,较为朴实。可能厂家的风格就是比较实在,没有花太多成本在漆水质量和外观设计上。经典的黑白红三配色,拍头的白色漆面强度不高,容易产生瑕疵,两翼一片黑产生了一点分割感,然后球拍的系列也是大剌剌地印了上去。没有更多的贴纸装饰,没有太高的辨识度,不过顺眼就好。中杆上把球拍基本的信息都交代清楚了,包括空重、硬度、平衡点都有,这一点倒是很实用。
别看又是4U又是空拍290mm的平衡点,372在去底之后的平衡点高达315mm,相当高,所以在下场体验的时候它能带给我非常明显的头重感,让我想起之前笔者较为看好的薰风劲松。头重感明显,而且中杆硬度不高,哪怕中杆长度210mm中规中矩,也有着很友好的借力感。热身时,上手球能清楚感知到中杆被弯折的驱动反馈。
拍面比较大,甜区很好找,弹性也可以,不会无节操的软,挥重偏高一点,是糖水拍。
虽然平衡点高,但是容易驱动的特性使得372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不会造成续航上的问题,打不提速的娱乐局里全程都能跟得上。当然,如果要打快节奏尤其是中半场的平抽挡,这拍子就显得没那么干脆了。
372的下压手感也很好,得益于高头重和自带的80线,在大发力的过程中会觉得出球有实感。拍框硬度不高,线床容易形变造成持球感,类似弓剑系列的击球反馈,对于发力水平一般的球友也能打出力量感。只可惜当前的线材状态有点老旧,未能承受更多的爆发力,不然我相信在水平相当的对抗中,这把拍子对我来说在处理后场时也够用了。不是说重杀有多威猛,而是能保持住主动和连贯,以及中场机会球不打丢。
当然,说起这点持球感,就不得不提一下372在近网控制上的优势。因为线床反应不激进,在细腻的操作中会有更长的间歇去微调自己的手法,打小球不容易弹高,所以搓放质量不错。拍子也自带一点卸力感,诸如接杀挡近网换取住的主动局面的可操作性很好,笔者也很喜欢在体能下降后搭配个没打过瘾的重炮手给他在网口做球摸鱼。轮转到后场时,借着拍头惯性把球送出去,使得372的吊球手感也舒服,基本上不需要用到太多心思就可以打出不露破绽的球。
至于所有的被动方面,就按着以往大多数入门拍的标准来衡量它好了,不用说有多惊艳,毕竟用料和弹性就那么多不可能面面俱到,反正能保证后场反手摆脱到位、头顶区能发上力,就足够了。
我不知道它全新的价格是多少,不过这把拍子跟我曾经收过的一系列非常白菜的球拍相比也是较为出色的。基本上二手不过百的球拍包括薰风K520、凯胜B110这一些较多人买单的产品跟它相比都会差半点,而上一次用到过有这种越级表现的产品则是川崎的3300i。
不过,包括纯萌新在内,球友大多数还是好面子的,即便不讲品牌也要讲颜值,即便不讲颜值也要讲成色,这拍子大概率是要栽我手上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