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最近找到一大批特价清仓的弗雷斯,可以提供一段时间的更新素材了。
起初看着这个价格也没多想,付款了之后回味不太对可能是买到假东西了,后来觉得反正都这个价格了也不吃亏。结果这批货中的部分球拍一用,诶,至少是厂货级别的东西,可以写一写了。
参数:3UG5,去底,使用状态总重90.88g,平衡点311mm,中杆长214mm,硬度中高,流体盒式拍框,76孔线床,9-3点线槽,质保30磅,穿线26-28lbs BS720。
相比之前用过的星座系列,这把明显致敬绿厂老王者TI的TI9看上去少了一点时髦,但是造型仍然经典。全拍以黑为主色,拍框经典的三段式层次分割,两翼部分用模拟钛网的图案做了装饰,在视觉上形成切割效果,有一定的冲击感。同时球拍用得的是磨砂哑光的漆面处理,手摸上去的质地比较讨喜。不过漆水工艺有待提高,表面有明显的小坑和沟壑。
中杆看上去比较细长,实际的驱动难度并不大,在上手球中能容易感觉到中杆的形变回弹。去底后的平衡点比较高,方便鞭打发力,而借力的同时也容易调动出中杆的弹性,在长距离的出球中显得较为省心。拍面的甜区比较大,容错率高,即便是相对入门的球友在使用中也不会太发生打框打呲的情况。钛科技除了补强拍框、提高弹性以外,对重量的调整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TI-9在钛的加持下下压感就很明显了,出球不发飘,手感更加扎实。
按我说,球拍具备了一定的高端拍质感,击球的反馈比较直接,能很大程度地还原出使用者每一拍的出球信息,在网口的小球博弈中有更多的信心支持,很容易搓出稳定的回放球路。在网口通过推两底角调动对手的时候,能够对自己的出球角度和力度产生掌控感,适应之后只要不着急发力或者步伐不到位,也不用担心会有推出界的情况。
另外,TI9的抗扭也确实是够用的,别看中杆比较细,整体盒式框的构造保证了仓促击球或者是连续击球时拍面的回正角度,哪怕是被推了一拍头顶球也能在下压中保证出球的指向,更不必说对主动状态下长距离出球的把控了。
Ti9的力量感也相当不错,一方面是上文已经提到过的下压感,另一方面则是球拍较好用料下相对出色的弹性。其实它拍面的表现偏脆弹,发力不集中的时候出球速度明显不够快,只不过在良好下压感下达成了软压也不会留下什么问题。不过当你在发力杀球时拥有了更高的集中度,会发现TI-9能输出相当不错的爆发力,出球有“重”的感觉,出球速度也比较快,可以给到对方防守上的压力。同时拍框收窄,中杆回复时间较短,所以也能较好地打出连贯进攻。相对而言,短促发力下点杀的效果会因为具有更高的突然性而更好,是一把具有相当多进攻手段的利器。
虽然拍框收窄,但它的灵活度说不上有多好,在平抽挡中以及被动处理中的表现中规中矩。不过在接杀的时候拍面的脆弹感就很方便使用者找到那种借力弹出去的感觉,在应对对方杀球时顶后场的质量很高,下手接球弹一拍对角球路的手感清晰,容易破坏对方进攻节奏。
这把球拍已经有一定年纪了,但现在打着一点问题都没有,让我一度怀疑这中间十几年的材料发展是不是没有那么成功。这是近期最能推荐的一款老二线球拍,哪怕装备库的评论很少,买着用起来肯定是不会吃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