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B236/235的过分轻快曾一度让笔者不适。相比业余球友常用装备风气上速度拍的风头正盛和进攻拍的经久不衰,平衡拍的性能再好也不过是八面玲珑的讨好之相,笔者越发对这个系列感到厌倦。玩拍玩到这个程度,我不怕难用的产品,但很怕没有特色的球拍。
但在B261/262上,1982顽固的底层逻辑还是多少再次打动了我。
参数:4UG5,有底,B261/B262使用状态总重93.45g/94.12g,平衡点295mm/295mm,中杆长223mm,硬度中等/中等,盒式拍框,76孔线床,9-3点线槽,质保30磅,穿线25-27lbs 薰风JS-63。
波力的1982系列自诞生的2012年起已经发展了13个年头,在这段历程中它不总是有着漂亮的发挥,有些型号甚至还有宛如伤病一样的质量问题,但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这个系列的产品是相对稳定的,其相对地下的外观设计表现也如影随行。
但在B261和B262上,我首先看到了肢体的美感,并排在一起像是看着双人滑的比赛现场。语言反而不太好描述,大家直接看图片就好。
球拍的上手其实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毕竟1982系列造景经过多次的迭代,适中坚持了较为平衡的设置,在采用乌缺工艺的情况下主流产品都控制在了295mm的平衡点上,因此其握持感的差异更多只能来自总重量的些许差异。而且从产品本质上讲,261/262跟235/236是姐妹拍,改动量就更小了。
不过,261/262跟初期的型号相比,在灵活性方面有显著的增加,最直观的感受是更加灵活了。如果以这种灵活度能搭配上短中杆长手柄的话那相信还能补齐其在平抽挡中的短板,可惜这个想法目前品牌方还没有念头去实现。
按宣传资料看,261/262分别配置了6.8mm四轴/6.5mm硼纤维中杆,其在硬度上也仍然是一硬一软的差异。但无论是哪一个型号,它都以稳定的甜区表现、较大的拍面面积和容易获得的驱动特性为使用者争取到极佳的初接触体验,用易得的糖水感打头阵,然后在用早已被证明成效的中杆素质去拉高整拍的弹性,无论是借力还是主动发力的手感都非常讨喜。
同时,当弹性拉高了之后,球拍的性能便有了可拓展性。就连摸鱼属性点得比较高的262,也能偶尔凭借较高的爆发力打出有威胁的平抽和下压。
因为是4U规格的平衡拍,两把球拍的实际进攻表现在笔者看来都缺少了一锤定音的手感,相对而言261更加扎实和刚硬的击球反馈会让使用者在杀球时信心更加充沛。但两把球拍的连贯能力都比较出色,避免了进攻拍一根筋的表现,这也让双子在双打的进攻环节中有着更适配的发挥。
同时因为拍框稳定性良好,主动状态下在落点的控制上做得相当到位,无论是线路较长的平高、高远球还是线路更短的吊球、软压中,能明显感觉到球拍“听话”。
不过,二者仍然存在着笔者一直以来的遗憾。在波力几乎全系列高端都更换了新款的锥盖后,原来本就显长的中杆目前可形变长度更是来到了223mm,在快节奏的隔网抽档中中杆甩动以及拍面回正不够快影响下一拍连贯的情况比较明显,同时手柄长度被压缩后握拍调整空间受限,无法通过缩短力矩来换取更加灵活的抽档姿态。
但双子仍然是比较优雅的一款平衡拍,适用范围很广,真正做到了老少皆宜。对比235/236,这两款球拍的平衡性和整合度有更出色的发挥。但无论如何,这都是1982一直以来的底色,未曾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