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前段时间网上流出一个关于 林丹十几年动作变化的视频!
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43208799/
视频中关于林丹十几年动作改变主要有三个:架拍时手臂的夹角、架拍时肘部和拍头的高度、起跳后腿部的夹角,见下图。 ![]()
![]()
![]()
(注:为了方便右手爱好者理解,本文把林丹都改成了右手)
为了更好的验证视频的观点是否属实,第一步先确认动作的时间点,然后收集足够多的素材,并加以比对。
1)动作对应时间 我们知道整个挥拍过程包括:架拍、引拍、挥拍、收拍四个部分。 视频中的三个动作实际上分别对应了不同的挥拍时间点,肘部的高度变化对应的是起跳准备的时间点(架拍前、起跳前);而手臂的夹角和腿部的夹角变化则是对应起跳后开始倒拍的时间点(架拍后、倒拍前)。 ![]()
2)起跳准备全对比 想要准确的对比动作的差异,就需要在统一的时间点截取对应的动作,以观察是否如视频所述之变化,首先来看起跳前的准备动作(起跳前、架拍前),见下图。 ![]()
![]()
可以看出,拍头的高度大概从06年开始下降到了胸口,09年下降到了腰部,而13年拍头更是降到了腰部以下,似乎有点不想把拍子拿起来的意思;同时,肘部的高度也越来越低,手臂的夹角也越来越大。
3)倒拍准备全比对 再来看一下倒拍前的准备动作(起跳后、架拍后),见下图。 ![]()
![]()
可以看出,03-04年期间,小臂有明显的上扬并打开夹角的迹象,05-08年期间手臂夹角有明显变小夹紧,09年之后,夹角再次打开,但小臂并没有上扬;而腿部夹角仅能大致判断早年间更小一点,但没有明显差异。
4)对的时间,遇上伯乐 根据上述的对比,可以看出林丹动作上的变化主要发生在起跳前的差异,而起跳后的差异主要表现在05年之前,可以说改变最大的是在05年到09年,分别是在两届奥运会之后。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奥运周期林丹动作上的变化或许是因为04年 汤仙虎离开国家队,虽“退”而不“休”,并在之后更多的侧重于林丹的训练,这其中是否有着一定的关联性,也许只有林丹自己知道了。 ![]()
更有意思的是,05年之后林丹开始改用反手发球,而 李宗伟早就采用反手发球了,似乎这个时期对于林丹有着特别的意义。下图为2006全英公开赛比赛截图,林丹分别用了正手和反手发球。 ![]()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国羽其他教练一无是处,毕竟国家队不只有林丹,只是林丹在合适的时间遇到了伯乐。
为了方便后文的理解: 03-04年称之为早期(出道期); 05-08年称之为中期(成长期); 09-13年称之为后期(巅峰期); 13-18年称之为末期(衰退期)。
更多专业理论,长按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冰王说球 QQ群:107238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