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小黄我体验的第三双搭载“beng”科技中底的羽毛球鞋,开箱实战体验了一个半月之久的战戟2评测终于是与大家见面啦。这次也同样给大家附上实战视频并加以慢动作讲解,希望大家支持喜欢。
小黄入手的这双战戟2全鞋以通透的琼脂凝白为主打色,十分的通透清新。
在鞋帮与中底的部分加入亮眼夺目的荧光色的焰红以提升其整体的辨识度,彰显其活力。
如同兵器谱中“戟”的外形战戟2依旧是在鞋面处添加了新型的E-TPU材质补强设计。
相比于战戟一代的外观,二代战戟在外观和配色上明显更加用心,中帮袜套的增加让战戟2更加像一双篮球鞋了,隔壁的jrs估计也抢了不少。
荔枝色的水晶大底以提升球鞋的整体的层次,质感鲜明。鞋底部分依旧沿袭了一代设计是十分张扬的将“碳板”二字印刷其中,简单粗暴!中桥以硬质KPU环形包裹的形式提升其中桥抗扭,相对于贴地2020,做到为足弓提供了更好的支撑,可圈可点。
抽出鞋底可以看出了战戟2的鞋底上省去了花里胡哨的设计语言,简洁明了。
前掌依旧是有波浪防滑损设计,为启动提供更大的摩擦力。
战戟242码265mm左脚单只重量369.4g
在重量上确实超出了350g轻量化的范畴。
—上脚穿着体感
虽然战戟2的外观酷似篮球鞋,但是上脚后依旧是无敌炸裂好看!
就整体外观而言很显修长,不过穿着像战戟这样的中高帮球鞋,更为推荐长筒球袜,以免对腿部产生更多的摩擦。
虽说战戟2的整鞋重量超出了轻量化的范畴,但上脚后并没有明显的“厚重感”反倒是出奇的贴脚与舒服。前掌的弯折也十分顺畅,上脚后磨合期短暂。
有别于一代,战戟2在鞋帮上采用了延展性能极强的莱卡面料搭配厚度适中的海绵来固定脚踝和后跟,中帮设计不再形同虚设。
在上脚后,战戟2的鞋仓前掌空间分布较一代还要更为的舒适合理,小黄我作为罗马宽足,捅进球鞋的一瞬间,在李宁球鞋中感觉到了前所未有包裹和舒适。
另外战戟2的鞋带比之前的一代好系紧,但却仍旧不便,基于鞋带材质原因穿着战戟2时通常系个鞋带要半天,左拉右拽的,让四座皆等。
战戟2在鞋楦上有改良,相比一代前掌空间更为紧凑,包裹感大于贴地2020,鞋楦宽度为2.5 3E,彻底告别宽似海!
—大底防侧翻
在实战体验环节里与一代战戟一代设计相同,战戟2依旧在中大底上采用了大面积拓宽前掌的形式来有效的防止侧向急停所带来的侧翻风险,这点在我对抗视频的慢镜头中也有很好的体现。不论是战戟一代亦或者战戟2代,即便没有“侧爪”却依旧是稳定可靠,值得信赖。
—后跟缓冲
羽毛球鞋真正意义上的脚感澎湃也是我穿着李宁搭载的“beng”科技开始的,自战戟一代开始“beng”中底全掌运用发泡减震材料就让难免让人担心起,对于羽毛球这项运动前后反馈的需求不同,设计师所作出的整体调教是否能够胜任其就。
事实是战戟2后跟处仍然使用了环扣般包裹设计的KPU稳定片,很好的为后跟提供了支撑,防止了“beng”后跟缓冲后的不规则形变,起到了束缚的效果。
作为李宁第3双同为搭载“beng”科技的战戟2在发泡材质中底的调教上并未像中底整体外观般照搬一代,而且是十分明显的将后跟的缓冲反馈清晰度提升了一个等级,相比于一代会更加的坚实有力,对于下落时冲击的吸收和回弹感觉要稳定不少。
—前掌启动
由于鞋仓内前掌空间的小幅度调整,战戟2的前掌包裹达到了空前的紧凑、舒适,另外作为外观一致却又重新调校过了“beng”中底,整体的硬直反馈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启动瞬间的蹬跨不深陷,不疲软,反馈脚感相比一代更为清晰,稳定。不得不说李宁搭载“beng”科技中底的球鞋在调校上确实一代更一代强了。
—透气性能
全鞋鞋面采用了一体化的etpu纱网结合三明治网布,在质感上显得更为高级。(鞋带上这个小标签我觉得也很新颖有一种限量典藏的感觉,一直没舍得拆掉)
另外肉眼可见的透气孔的增加也让中帮包裹着的战戟2在透气性上还是超于贴地2020。
鞋身两侧的透气孔比一代也多了不少,可惜重量上还是没能太减下来,实数遗憾。
—耐久程度
自小黄我拿到战戟2发布开箱视频已有一个半月之久,期间我同样以每周3次,每次3小时的频率将其作为主力战靴使用。
粗略的计算穿着战戟的总时长为(3*3*4=36小时)的前掌磨损情况如图
后跟的磨损情况,不得不承认水晶底的耐磨性能还是略逊色于牛筋底,但是水晶底是真的好看啊,且相比较而言性能上确实也没有太多差别。
且在前掌两侧的“beng”材质粘贴处也没有出现开胶的情况。
在耐磨程度上对比了穿着3个月后的贴地,战戟2还是低下了它高傲的头颅,毕竟牛筋底。
—总结
毫不夸张的说,就目前而言,战戟2的综合实战性能胜过了我先前穿过的所有球鞋,不说“beng”科技你到底感不感兴趣吧,纵观红蓝绿三大厂今年在球鞋方面的投入便能看出其对于羽毛球球研发的用心程度。
有不少球友说这是因为巴斯夫授权ad的boost专利到期导致的类似“发泡”球鞋材料运用的井喷“隔壁阿迪都用烂了,不就是抄个作业么?”蓝厂倒是不错,搭载E-TPU的9310我正好也有穿着体验,脚感有别于全掌大面积使用的“beng”是肯定的,前后反馈调教有明显的区别。稳固其球鞋地位(出点畅销款好看的新色ltd)的同时革新科技也不忘试试水,初出茅庐,实战效果也还不错,就是外观不太讨喜,能够感受到很明显的试探气息,下个搭载E-TPU的球鞋型号想必会更加劲爆。
所以呢,作为革新科技的“beng”其实呢早在李宁的篮球领域已有建树,且拥有了一批规模不小的青睐者,价格更是长久的居高不下,这也造成了当时隔壁的jrs们在战戟一代发布时与我们争抢的哄抢的场面。
在2020即将步入尾声的12月里,单论球鞋,李宁如实是我心目中的NO.1没说了,就是我一人血书牛筋底,虽然肯定没啥用。最后,战戟2不是雷,可以放心冲。看看年底再冲一双咆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