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我有一位不怎么能经常约上的球友,150左右的身高,像竹竿一样的四肢,还没有进行专门的动作和步伐训练,一般这种女生都是在混双中充当网前站桩的角色。但是球局里其它人还是不怎么习惯放水,面对多变的球路和猛烈的进攻也许有实力的搭档能够顶住,但是对于轮换中后场补位所面临的高远球摆脱,无论来球是多么的主动,都依然只能回到中场水平。
入门女生的第一道坎,在没形成正规的发力动作时对于高远球简直无解,同时也不能要求每位女生都用上nf600/nrgz这样的高端拍。如果依赖器材来解决,那么至少满足1、廉价,200元以下解决;2、超轻,的确有只能用5U及以下重量球拍的球友;3、软杆,能让整个拍子更容易地被驱动起来;4、具有一定的弹性,来保证上好的出球质量;5颜值高。
A72还真挺满足以上条件的,尽管它并不是“要啥自行车”系列的拍子(比k07贵)。
参数:5UG5,满配85g,平衡点300mm,210mm长中杆,调教适中偏软,盒式拍框,拉线约25lbs 训练线。
对于这一类明显面向业余新手的拍子,在颜值上下一点功夫是可以在销量上获得更高表现的一个有效策略。与K520、驭1L和k07一致的白色打底,用上了缤纷彩虹色的字体和线条,营造出了基本的层次感,尽管漆水上的廉价感依然很强,不过也确实是够看了,送给小女生完全不是问题(9500落泪)。漆水质量也还不错(考虑到新人的撞拍效率更高这也是重要指标),笔者试用期间由于磨合经历了数次打框和一次撞拍,没有发生损耗。只是万一掉漆了,白色的外观和碳纤维黑糊糊的疙瘩想必也会造成视觉上的难受。
空挥的感觉很熟悉,毕竟也是玩过那么多超轻拍的人了,这种“握在手上轻、挥动有点重量感,整体挥速较快”的感觉也是体验过很多了,跟vtfb相仿,不过中杆硬度明显要软,可以感觉到形变的发生。
这个中杆还有点意思,不会像胜利那一批入门的拍子那样软得不行。尽管在笔者手中点杀的发力差不多就能把中杆的潜能给挖尽,不过杀球过程中中杆的反馈有点像竹子被压弯后反弹的感觉,存在同级别拍子中略罕见的韧感。薰风标称拍子的软硬度为适中,我想这个拍子的中杆抵抗感可能是由稍高模量的碳纤维做造成的。因此尽管杀球起来有点木,但是出球是清脆速弹的风格,适合连贯快速的下压,300mm平衡点的这种感觉在下压中刚刚好。
比起6U的ws72,这拍子的前半场表现可能会更好。更加快速的启动使得网前养成良好架拍习惯的球友能施加对方更大的压力,也不怕出球过于平直导致出界。平抽挡也是脆脆的风格,在业余局中不会拖后腿,处理各种变线分边相对得心应手,恢复速度也够了。而指向性在同档位的球拍中,处于良好水平。
拍子由于自身重量的原因,接杀有点卸力感,这种情况下由于可以借力,因此接杀档近网有点顺理成章的味道,但是挑球会吃力一点,尤其是对于入门球友还没站实身体还没稳定就急于击球的这种习惯来说,贴网而过的球反而因为偏清脆的出球会导致摆脱不到位。
把高远球放到最后讲,是因为这才是我接触这把拍子的原因。拿它来拉高远球热身,我认为即便是进阶的球友也不会嫌弃,中杆形变中那股韧韧的抵抗感使得出球发力的过程线性感相对明显。当然也不应该拿A72跟nf600等高端的弹性相比,不过比起那些只想着降低发力门槛而做得软趴趴的拍子,A72显然会更可控一点。同重量的小铁锤,很容易出现多一点出大界、小一点不到位的情况。5U也好挥动,摆脱被动的发力会更顺畅一点,而力量不足的部分,中杆多少还能帮上一点忙。
还是那个个人观点吧,薰风老是被人diss,更多还是因为优势产品的面向对象与论坛主流不重合导致的。目前A72的表现在我看来处于驭1L、b110、k520之上,与k07、铁锤小铁锤只存在打法取向上的差异,推荐绝对力量弱的入门级球友,男生也能用。不错的,至少比起“要啥自行车”档贵出来的那一部分能在性能上有所体验,不会凑合,拉个66u估计表现还能得到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