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线还是那根线,但是随着自己基于能力和阅历基础上所构建的性能取向的变化,对其认知可能也会随着自己的年龄增长而发生变化。打个比方,那些电脑里长期存有学习资料的朋友们,有没有发现随着年龄增长,自己所青睐的老师们平均年龄也在有所变化?是否会觉得那些经验更足的老师能以其更丰厚的阅历使得受课体验更容易被接受?
还是要从8年前说起,从65、65ti到80线,总算是体验到了线材变化对打感影响的我,在性能与经济的权衡中抱着尝鲜的心态试了一次95线,感觉还不错,于是后续两三次断线后在老纳米7上又重新补了同样的线材。虽然它不能提供像80线那么直接的击打反馈以及嘹亮的出球音效,但比起65线那孱弱的弹性以及过分绵软的质感还是要强很多。本来嘛,YY耐打线就这三样,也没有更多选择,实际平摊到当时平均3个月才拉线一次的成本上,NBG95比65高出来的那一部分价格还是很值的。更何况,在当时还没有太多关于球线的认知的我看来,那必然是数字越大越厉害,而在95之上就只有98和99了,莫名其妙的攀比心让我选择了95。
不过要说实话,当时的我确实也没有对NBG95产生太多的感情,虽然刚拉好的时候性能是真的不错,但后面打多了发现也就那么一回事,在拍子上的时间越长它的打感就越是向我所不屑的BG65慢慢靠近,很容易头一个月还算享受到了后两个月变成了忍受。而且,在经受过BG80启蒙之后,95只是“能用”,但是不“刺激”。于是,在搁置羽球好几年之后,等自己的经济实力上来了之后,直到现在都没有一次主动拉过95线,对它的印象依然停留在其貌不扬但是还算好打的耐打线上。
随后接触NBG95就已经是去年的事了,是从海鲜市场收回来的一把风动9000上,当时那个拍子已经上线两个月了,而且还上了超出我当时能力范围的28磅,所以依然不抱期望。大家知道风动9000也是一把偏头重的平衡拍,有一定使用门槛,当时打了几下觉得出球速度还不错,反馈感也比较清晰,但是拍子整体挥重很沉,也没有细细地品,感觉NBG95的形象比以前的我所能感受到的要更立体,但大体还是那种调调,便草草了事收纳起来。之后又过了两个月,在中羽学习并开窍了部分技能后,在一次晚上的球局中,NBG95的体验才中羽让我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确实,它不能在重杀时提供像65ti那种拳拳到肉的爆发出球,但是它在决意进攻时绝不拉胯产生令人无所适从的卸力感;它不能提供80线那种指哪打哪的清晰指向,但在网前的小球和后场的收吊劈中其相对粗糙的线衣及合适的包裹感依然具备控球的示例;它甚至也不能提供65线那种令人发指的耐打体验,但在高磅下全方位的更佳表现以及稍好的保磅性能使其在性价比上依然很划算。可以说在“打开球路”的双打对抗中,NBG95以其面面俱到的性能表现,能让我在下压、拉吊、控制与反控制中获得综合起来更好的体验。也是同一天的对抗局中,甜区竖线断了,只能换拍下场。
不过,我依然觉得新鲜的95线和掉磅的95线差距很大,一旦在线床上停留久了,它的肉、不干脆和无趣都会因为其逐渐显露的疲态而转化成了主要矛盾。这线确实耐打,但不是所有球友对一款线材的寿命的终点理解都是以“断”为参考依据的,实在受不了其快速衰老的性能而决定剪线的我相信大有人在。最近一次打NBG95,已经是在适用HX-SUN时候的事情了,那个拍子的原主人还很贴心地在售出前几天给我拉了新线,因此偏糖水控制系的HX-SUN也有十足的侵袭力,更加让我确信了对NBG95的这种评价。
可以说,如果我没有遇到想VBS66N这种经济耐打弹性够用且硬度适中的线材,我想比VBS66N更全面的NBG95应该会以更能反映拍子本身性能的这一属性而更加适合我用在一些流水的拍子试用评测中。还年轻的时候,小孩子只能做选择,因此出于经济性的考虑经常拉95线;现在,到了可以“我全都要”的年纪,对于一些搭载95线的拍子同样也是欣然接受;尽管选择没有变化,但内生逻辑显然已经不一样了。这种认知,是需要在一定的阅历下才能形成的。从“耐用”,到“全面”,到“庸常”,再到“均衡”的印象变化,是时间和人物阅历共同作用下的、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对立统一的、符合历史辩证法的结果,正如“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