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还是要说回开窍之前的那个自己,在球线的主观认识上遵从着:1、数字越大越厉害;2、名字越长越厉害。因此,一些琳琅满目后缀修饰的球线一直都比纯数字系的线材更能吸引我眼球,65、80、66都是如此。确实,根据球线的研发规律,一般都是数字命名的基础款线材研发并先投入市场。如果市场表现良好,那么厂家也乐意对该款球线在保持原有优势的基础上根据用户反馈的不良方面进行工艺上的调整以打造另一款受欢迎的线材。
说起代表了进攻的粗线,绝大多数球友都不能绕过以极硬为特征的BG80,确实其直接的击球反馈和上佳的杀球体验都得到了最广泛球友的肯定,以至于形成了对线材“越硬越狠”的普遍认知。但绿厂终究是扛把子,用80P告诉了开窍之后的我这种观点实属Naive。
第一次用它是在那把tk-15上,拉了24—26磅(超质保了,请勿模仿)。很多球友都知道,这是一把经典糖水,可以很好地打出下压,但是不能打出很好的下压。但对莽夫年代的我来说,这个配置是专门用来后场钉地板的。“我去,这杀球真狠”在水平相近的路人对抗局里,见高就杀的我随时经常会在一板下压后爆发的声响后听到旁观的人这么说,但其实手里的只是一把5U中端拍。
当然,m46j确实很厉害,但是官方以power来强调更极致的进攻所对应的线材却没有其基础款80那么刚硬,也是相当让人意外。同样0.68mm的线径,在进行了新编织处理后减震和弹性都得到了提升,却也使得线材变柔和了——硬度从极硬变成了硬。
答案来自于更大的形变和更好的弹性。比起80,在同等发力下80P有更明显的持球感和弹射感,像是挥拍的力量能更长时间地传导到球头上,形成了更易于发生的“驱动感”。把球线当作是弓身,硬度更高的弓往往更难拉动,也易折;而对于拉不动的使用者来说,一把柔软的弓反而能进行有效的射击。相同的道理,也适用于拍框和中杆,力量和发力技巧越好,越能驾驭硬的调教。而更好的弹性,在门槛降低的同时保证了势能的充分释放,让球具备高速弹出的特性。
简单地说,80更像是把球“打”出去,而80p是把球“弹”出去。这也直接导致了80p对一些球友来说有点滞后,出球没那么直接干脆。同时,线衣变得更滑使得跑线的情况多发,而靠摩擦力进行的小球控制上手度也有所折扣。从感性角度看,80p的声音也不如80那么动人。也许更耐打是好的副作用,但价格的提高和手感上的牺牲也使得80p终究没能成为新的经典。
这款线,其实应该归类为高弹线的一员,我更倾向于用在以弹性见长的拍子上。尽管跟80比,80p似乎会软一点,但纵观整个yy的线材产品,80P的硬度依然能排最高的那一档。Bg80 power也许依然不是杀球最狠的一款线,但对于那些下压能力有限的拍子和球友来说,比起用完就铁定手痛的BG80,这是一款能让其提升进攻水平的线。
本帖最后由 L.C. 于 2022-2-5 18:48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