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不得不说,川崎最近的复刻款是越来越给力越来越多元化,从一开始的蝰蛇猎豹,到黑洞,再到最近的战狼和闪电,无一不是或调整了标价,或升级了用料,显得诚意满满和信心十足。根据原来的定位,以上几把拍子涵盖了原3星到5星的品质,而5星就已经是相当硬核的产品区间了,这次的闪电8900就是其中之一。
就让我来会一会川崎的新决心。
参数:4UG5,去底上毛巾胶总重87.9g,平衡点294mm,46T材质中杆长220mm,调教偏硬,T头为标准的盒式框过渡拍头12点钻石破风框,8—4点线槽,质保30磅,拉线25—27lbs vbs66n。
我可以在这把闪电身上看到很多以往的痕迹,与黑洞一脉相承的拍框,贴纸有类似蜘蛛侠的设计语言,红和深灰相间的配色又跟弓11pro差不多,在我看来川崎在这把闪电上所能营造的侵略感会更加锐利,有胜于以往拍子的棱角分明的感觉。这种感觉确实也符合名字所形成的印象,相当精悍。值得一提,锥盖的闪电标志,尤为点睛。
作为一把前5星的偏双打拍,闪电挥速上的造诣令人满意。当前所使用的框从视觉信息上可以判断是要薄于胜利HX系列的,尤其是12点方向处的厚度,令人印象深刻。尽管黑洞也是一样的框型,但从质保磅数直接加号了降磅这一点来说,用料上的优化显而易见。空挥的感觉确实很快,头重感有但不强,尽管挥速比不上当下最极致的一批速度拍,也依然是有高档次的灵活度。
毕竟是以前的进阶款,这次的复刻依然是偏硬朗的设定,对于刚接触双打或者新手球友来说这种拍子的发力可能是需要适应地方,尤其是在对拉高远球时可能会感到拍子不怎么出球,需要加一点力量。爆发力好、发力集中是闪电更直接的打开方式(名字取得真贴切)。
拍面同样也调教得比较硬朗,出球的感觉在我体验过的川崎中处于清晰度的第一梯队,反馈直接同时没有某些拍子发木或者震手的情况。出球偏干脆,但并不影响小球的手感,对于执着或者精通于网前控制的球友来说,轻且硬朗的调教之下直接的反馈感依然可以在粗糙线材的配备下实现细腻的、灵活的操作,尽管还比不上传统进攻拍那种沉稳的、制胜的手感。
当然,在双打中往往会进入白刃战的节奏,而在闪电也依然可以胜任快节奏的短兵相接,快速且偏硬朗的性格会让人有种想硬刚的冲动。而在接杀阶段,则相对更考验使用者的发力水平了,较硬的中杆在遭遇强攻时,无论是卸力挡网还是借力回顶都不那么容易打到位,防守容易起飘。
在速度拍中,闪电的杀球速度处于速度型球拍的平均水平以上,很好地体现出46T材质应该有的表现,同时大发力下出球的音效相当不错,响如雷鸣。杀球质量比不过头重进攻拍,横比速度拍则位于领先集团。不过它有非常古怪的一点,最一开始用的时候在多次机会绝好的进攻中奋力杀下网。而等我调整完击球点进行后场的下压时,又会发现本想打出的尖锐落点给打成了长杀。在我打过几个回合的对抗之后,发现自己依然还没能摸透它在杀球时的脾气,多少感到有点可惜。逛了一下论坛,发现原来不只有我一个人体会到这种经历,且采取相同框型的黑洞以及相同材质的猎豹都没有这种情况发生。其原因是什么,恐怕还需要别人来解答。
闪电那一点进攻上的怪脾气确实让人费解,不过无论从定价、从用料、从做工还是从实际表现来看,复刻版的闪电8900都是一把同等价位上有着不错竞争力的二线品牌出品,即便不是雷霆万钧之势,也足以成为一道横空霹雳。
本帖最后由 L.C. 于 2022-4-11 22:50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