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我崇尚理性极简主义。
只有自己一个人去打球的时候,我经常带了一个拍袋装两三把拍子就出门了,挎包里再放个水壶毛巾,刚刚好。在那之前,我还会出于对球鞋的爱护,专门带一鞋袋把球鞋带到球馆换,但自从我入手了战戟3并决意拿它来街穿之后,连这个心里负担都没了。尤其是工作日的单位球局,在宿舍换了鞋子走出门,门口扫车蹬着哈啰到达球馆,一路上走的水泥路都不够100米,有足够理由让我少带一双鞋。
以为这就是极限?那是没想到某一天我发现自己的小挎包刚好可以装下拍框……
后来,两个人一起去打球的次数逐渐多了起来。我从小挎包换成了普通背包,除了多两套衣服、两把拍子、两瓶饮料、两个护腕,似乎并没有更多变化。
直到有一天,她看着每位友人都拿了各自的装备参加活动,随口说了句:“你看别人都有专门的球包包哦。”此前从来没有用过运动包的我也是时候必须搞一个了。
我可以判断什么样的拍子是个好拍或者是我喜欢的拍,但对于球包,能做出球拍揣挎包去打球的我是零认知,完全没有概念。运动包,理应只是一个能承载保护球拍、存放杂物、衣物鞋子功能的一种纺织品。在这之上要迎合女朋友的需求,球包在审美、大容量(得再塞个小妆包、遮阳伞、充电宝、发卡小饰品,遮阳帽……)也会面临更高要求
然后,遇到了一位大佬给我推荐的威臣O3有氧包。怎么说呢,作为我的第一个运动包,它拓宽了我对球包的视界。
O3有三种颜色,而收到手的时候,我多少有点后怕,毕竟常理判断白色的东西是真的不耐脏。而偏偏第一次使用的时候天空就下起了雨,而这个大包的体积根本不能被伞完全遮盖,走在室外时只好赶快步到球馆再检查。到达之后一看,内衬依然干爽,拍子上没有沾水,看来防渗放漏做得还可以。球包上的水呈液滴状,用手一擦就能抹掉,看来表面疏水工艺做到了,没有浸润的情况发生。防浸染往往与耐脏程度直接相关,在其后的实际体验中,经历被放置在各种地面桌面凳面之后,包的底面依然鲜有污渍,可见一斑。当然,这一点连同其坚固耐用度、收纳能力以及颜值的属性差不多,都只是让球包作为纺织品把“包”的一面性能给做到位而已,没有更多值得点评的意义。
而O3所表现出的“运动”一面,则相当让我满意。从包的侧面可以看到有多个分区收纳,用相应的图案提示了鞋子、衣物和毛巾的收纳处。除此以外球包正上方两天长拉链还对应着两个大的分区,其中靠近外侧的空间虽然会被鞋子衣物和毛巾收纳去挤压,但仍然有足够的空间存放两三筒球、多瓶饮料、身手钥钱和弹力带筋膜枪筋膜球泡沫轴等热身/放松设备。至于最内层的放拍的地方,跟其他球包大同小异,我放了5把带套的拍子在里面也仍然有余地,足够用了。
那么,这个“有氧”又是怎么回事?球包侧面在鞋子收纳处有一个明显的开关按钮,其内连接着一个黑乎乎的匣子。打开说明书才发现,这是一个需要充电宝连接驱动的臭氧发生装置。
这是O3运动包的一个创新的体现!而这一点对于每天强迫我分开手洗袜子、专机洗内内、大机洗衣裤的那位医生来说,简直像瞌睡碰上枕头。接上电源打开,一次工作十五分钟,与一趟从球馆返回家里的时间差不多,回到家就可以把经过初步杀菌的鞋子、鞋垫取出收纳,也是相当的方便,尤其是对于体味较大、出汗较多的球友来说,算是一个小福音。
值得注意的是,工作完成之后收纳隔会产生臭氧味,尽管不浓烈,对身体也会产生潜在损伤,建议在打开透气时留个心眼,在开阔良好通风的地方从包里取出鞋子。
这个包给我感觉是能用很久的款,O3容量大、兼顾灭菌需求的特点对更注重卫生的球友或是couple去打球时能带来实打实的好处,出门带一个包,功能都很实用。但在我习惯使用运动包之前,这个O3整体体积偏大,结构死重也偏大,在使用荷载的情况下提起来还是会有点沉重。当然也可以像球包宣传图里的薛松一样把拉环提到肩膀上给半背起来,但拉环不够宽背起来还是会有点别扭,因此如果可以的话,给O3增加一条斜背带或者吧拉环做大一点甚至做成可调节长度解锁双肩背姿势,会更加的讨喜……反正提包这些事情从来都是我做的,她肯定满意,她能满意就是总体满意。
虽然工作、住处和家庭都不在同一个地方,每次跟我一起出发打球的也不总是有她,但我仍然愿意为她预留足够容纳一切的空间。我想,要是以后家里有了更多成员,我还是会乐呵呵地充当一个提包工,一家人去打球的。
本帖最后由 L.C. 于 2022-6-5 09:29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