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 波莉、 刘成先后宣布了自己的退役,老将 张楠、 谌龙也处于半隐半退的状态。“旧时代的残党”已经屈指可数,能够频频进入国际赛场决赛圈的只有“玄冥二老”了,更恐怖的是还能天天给年轻人上课。这次大马赛, 塞蒂亚万和山羊 阿山又很“稳定”地打入了大马赛决赛场。
羽毛球打到国际赛场,大家玩的都是临场应变和稳定性了。这两个人都被针对了快二十年,似乎年轻选手面对老人家仍然不能很好的克制。讲一些个人的想法,跟大家探讨一下什么样的打法让“玄冥二老”的运动生涯如此坚挺?
这对组合公认的核心是 亨德拉,看国羽梁王、何周跟他们比赛时,大家都会善意地刷“打阿山打阿山”。提到亨德拉,除了他作为现役男双中大满贯的身份,就是他的飘逸打法。飘逸的不和常规:一是,网前不爱举拍,一是,喜欢打斜线。所谓艺高人胆大,这两点放在任何一个专业队里,哪个小队员敢这么干,第二天就要被开出队伍。印尼人真的很“敢”玩。
1、节奏大师都是用脑子打球——“亨德拉领域”
东南亚的双打选手的中能前场是公认的快和变化多。相对年轻选手的快,亨德拉的中前场更多的是变化多,软挡斜线多。这项技术是世界级的,是顶尖的限制线路。年轻组合很难打出舒服的节奏,不是速度快、力量大就能轻易打穿老年人组合。年轻组合跟二老组合的抽挡的大致情况:年轻选手越快,被借力变线的球也就越快,然后年轻选手又变得被动,难以舒服的加速。
大家都知道他的斜线厉害,为啥依然针对不了?
每个对手都知道他的优势所在,但就是不得不打到他的手上,似乎进入了“亨德拉领域”。其实这是他对羽毛球的意识较高,抓球针对的能力强。尤其体现在中前场对对手线路的预判能力,在中前场出球的连贯性。
最直观的就是:如果你的球不是抛高,他总能提前出现在来球的线路上;在短兵相接的过程中,我们前面提到的变线能力又体现出现出来了。虽然力量不大,但是击球衔接常常带有停顿变化,让对手很不舒服。敢于停顿的人,说明他的头脑和手法的余量要大于年轻选手的思维和判断,这也是高段位选手的控制与反控制的基操。
另外就是老将的临场的反针对。你觉得我要打斜线了,我偏偏改变线路,耐心打开,等到防守注意力被转移后再突发拦截和变线。节奏的突然性和变化的隐蔽性是亨德拉的中前场杀手锏。
2、单一技术不强,战术执行的王者
变速状态的稳定性和战术执行的坚决是“旧时代”那些强者的共性。包括后时代的太极丹、谌龙,都是那种你强任你强,我就把自己家的战术执行到底的典范。亨德拉的战术执行也是手拿把攥。你觉得我老了杀球没威胁,机会到了我还是要杀,“拿命”进攻也还要进攻。相对的,年轻选手常见的大问题:没机会的时候一拍是一拍,打的很稳,碰到机会着急把球给出,就往往打的极不严谨。
3、心态和大赛经验
亨神和山羊阿山能长期占据排名前列,我认为也得益于他们的心态。“我们没有压力,冲金的目标应该留给年轻人”糟老头子真是“坏”的很。一直以来,输赢似乎都没没有啥情绪,场上照死打,场下笑嘻嘻,输赢给会拥抱一下照顾后辈。没有负担的打球真的很舒服。
最后我想说的,中国男双目前正处于低谷阶段。这是新的周期到来后不可避免的。东京周期我们的男双有张楠刘成的勉强支撑,网友喷烂之后,我们又出来一对“双塔”。东京周期后,男双重新洗牌,需要给新的组合一些时间,国羽集团力量的沉淀让我们感到绝望时,总能出现新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