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参考我在极速3试用分享中的开场白,极速系列的1、2、3、7、8、9都是中高端到高端的速度型球拍。在使用过其中一个型号后,我推断这几个拍子都有着与当前市场表现不符的高产品力。但即便如此,搭载了百洛碳的极速3的试用分享当前的阅读量依然还没到9000,这简直就是HypernanoX系列的缩影。
在这其中,极速2sp的声量最近有所提高,而趁着部分商家有好价,我决定试试这把评分有9.6的冷门极速。
参数:3UG5,有底有热缩膜,使用状态总重93.0g,平衡点295mm,6.8mm中杆长210mm,百洛碳材质,硬度适中,76孔线床,9—3点线槽,全破风拍框,质保28磅,拉线26—28lbs vbs66n。
我要对它的颜值先吐槽一番。其实从颜色上来说它给我的感觉会让我想起荧光黄版本的极速12,而从命名和参数、科技应用上看它应该也是后者的初阶版本。但对比同样定位的极速3,它的漆水感觉廉价了一个档次。哑光漆面,除了众多荧光黄绿的水贴以外并没有太多亮眼的东西再在上面,而前者的星空样闪粉漆水让我至今印象深刻。从外表形象上说,是较为年轻抢眼,但细看之下并不优质。
还有一个规律,笔者在体验极速系列时基本上都是用了3U的版本,而后续的神速则大多数是4U(除了70k)。考虑这两个系列都是主要从二手市场获得,难道口碑有目共睹的极速系列的3U版本都相对没那么受球友青睐?跟极速3差不多,3U的极速2sp我认为对于男性球友来说是更好的一个选项,比起前者平衡点略高一点,中杆也略硬一点,因此出球的打击感会更实在。从力量感这一点上看,在高远球的表现中就能展现出差异。尽管极速3的弹性也相当不错,但二者一对比,未免显得过于养生了。不过,从当前笔者的状态看,这个拍子在25—27磅的范围内会更加突显其特色。
笔者试用当天去晚了,没有任何的适应热身阶段,当时也是希望极速2本身的亲和力能让我更早进入状态,而极速2确实很好上手,极大的线床面积和驱动感良好的中杆让每一次的回球都有着较高的下限,至少杜绝了打嗞的情况发生。值得注意的是平衡配重下极速系列的破风框相当快,状态还没上来比较急躁的笔者试用期内就出现过对没有威胁的来球直接挥空的情况。
所以,即便当天还有着其它存货的体验任务,我还是不经意之间用它打了一个晚上没有换拍,确实趁手且让人喜爱。
2sp的平抽挡和防守表现是如有神助的,非常爽。拍框大、挥速高、出球弹,占据了所有平抽快挡中所有的有利因素。同时,3U的版本即便是更重的一个版本也对其灵活度毫丝毫没有拖累作用,只要架好拍、握点上移,任凭对手再精于贴网的快速缠斗,也总有不落下风的底气。同样的表现直接延续到了连续的下手位防守中,反应快且好借力,而且极速2sp非常方便自己见缝插针。由于灵活高弹,对于对方稍微压不下出球的所有进攻都能通过一拍激进的抽分边造成对方被动,并自行跟进补刀解决。以至于到了局末大家都没有体能的时候,球友压根不把球杀但我这边,好几次在极其被动的时候被我捞了起来变成被动。
同样作为高端拍减配的版本,极速2有着比极速12td要堪用一整个档次的进攻能力。中杆硬度适中但不会偏软,说是随手一抬就能打出下压那倒不至于,但凡能给自己多0.2秒左右处理来球的时间那么都能打出相当不俗的力度。这跟百洛碳的中杆个人觉得比猎鹰都来得更加带感,具备相当的爆发力,杜绝了一切在使用12td时那种后场无力且无助的情况。尽管直接出其不意地杀穿对手没有问题,但2sp还有精于精于连贯的部分,从后场重杀到网前自己跟进,过程行云流水般顺畅。
如果是新手难球友,我个人就直接推荐使用3U的版本了,开始搭配24磅左右的高弹线,在不发生碰撞的前提下这是一把能陪伴自己很久的球拍。当前在某些渠道还能找到四张左右的行情,结合素质极佳的表现,性价比直逼哥伦比亚,成为目前综合品牌力和产品力最值得推荐的全年龄段速度型球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