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我终究是踏入了G家的产品。
麻花框,一个极为吸引眼球的噱头,早在我猎奇的初期就注意到了这个东西。尽管有着众多的小黑拍出于吸引眼球的目的也采取了同样的框型,而且此前FZ的9×290也让我已经有所体验,但我还是很想会一会它的原型:高神inferno。
感谢球友的分享,让我终于看到这把种草已久的球拍,而在体验过后,唔……还是打个比喻吧。
参数:4UG5,空拍重83g,去底,使用状态平衡点311mm,中杆M40材质,硬度适中,9—3点线槽,波浪破风框,拉线24磅缨花101gt线。
虽然框型极具辨识度,但其实每一个配色的魅剑其实如果抛开鲜艳的底漆都显得非常素,甚至会让人觉得懒,整个拍框除了4点方向有一行签名外就没有涂装了。而且,由于拍框结构本身的原因其它配色的魅剑非常容易在拍框破风处造成瑕疵并让漆水沿着坡面剥落扩大。这么一想其实黑魅剑反而是最耐用的,透明漆水之下的拍框碳纤维构造有点像woven,但塑料感相当明显。
但这个框确实为很难进行外观修饰加工,而且框本身就很吸引眼球,所以整体效果凑合。不过框的硬度应该不高,尤其是与此前已经试用过的290对比,后者用有强烈的金属感,在试用中也显示出了相当足的刚性,而魅剑就显得像小黑拍了。
不过这个框所带来的大线床为上手体验带来了显而易见的亲和力,有一定的容错率,球头方便找到,同时甜区也较为规律,在中低磅数的辅助下高远球的出球打击效果也还可以。而且框型具备了明显的降低风阻的作用,即便是一把高平衡点的拍子在挥速和灵活度上依然较为上乘。但随着热身的进行我觉得有点不对劲……这拍子的甜区不够甜,有种松散的感觉,出球没有冲劲。
不仅如此,拍框的刚性较低还影响了拍子的整体反馈,随着试用的深入我发现中杆的调教还是如标注的适中偏硬,弹性也在线,但最终打感会偏软一点。而其破风效果实际上也并没有表现出如胜利极速亮剑系列一般的凌厉。令我疑惑的是,高神自己的宣传说这个框型的硬度是有所提升的……
而轮到真正下场时,这把魅剑直接就把它自己在我心目中的形象给袪魅了。首当其冲的缺点是,在需要发力击球的时机中都表现出来的飘忽感。虽然在对拉高远球的时候还能在慢节奏之下通过找准球头打中甜区不断微调方向和力度来让回球的落点较为集中,但在不会出现余裕的对抗魅剑的不稳定性会暴露无遗。
拍框天生的抗扭缺陷让我在下压中缺失了大部分的底气,先不说重杀中的出球力量及速度很可能是由于掉磅的线材及笔者的核心力量下降后大发力击球姿态稳定不住拖累导致的不尽如人意,魅剑在大多数的下压回合中都体现出了落点不准的问题。笔者印象最深刻的有一段经历,对手在连着3分的对抗中都挑了一个对角线后场不到位的回球,在我一个后撤步能够到的范围让笔者能较为舒适地进行头顶区直线突击,结果全部都出了边线。头一分可能会因为笔者的手感技术不好,而后的两分在注意调整及放小发力之后依然出了一拳宽,我不得不被这把拍子的抗扭能力折服。在进攻中的表现,完全体现不出其中杆及平衡点的,缺乏稳定性和下压感。
打打中前场的话也许还行,但在平抽挡中这个线床也是有点涩,出球不算干脆初速度也不算快,有时候能招架一下,毕竟拍框还比较大拍子本身比较灵活。还好网口小球的控制手感不错,通过小球的回放进行斗网会有着持球和大拍面的优势为队友争取到下压机会。
而当自己轮到后场时,不能说摆了,也基本是没有太多办法。在充分主动的中后场高球中,我也更多只能选择收吊来扩大足够优势后补刀,没有更多的强硬踹门手段,毕竟这时不追求落点只要回球足够贴网就能不留破绽了,总比被对方挡出一拍大斜线好受。
当然,打混双欺负欺负对面女选手的后场能力,也是在不在乎友谊的前提下的一个有效得分手段。
怎么说呢,我相信每个球友在中学大学阶段都会遇到过那种戳中自己审美的校花校草吧,在毕业分道扬镳之后他们的形象会时不时带着些浪漫的气息冒出来让自己在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提一下神。
很有可能到了30岁之后的一次聚会里,惊讶地发现对方发福油腻了……然后这个没好的回忆不能说破灭吧,也肯定是只能用来一笑而过地埋藏起来了。
简单一点说,魅剑不是一把适合严肃对抗的拍子,它的产品定位也不是高端,尝鲜的话价格有点太高了,而且还存在假货泛滥的情况,在噱头赚足了之后,还是把它埋起来吧……
本帖最后由 L.C. 于 2022-9-27 10:46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