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龙牙二代,在上市之前,我相信多数人都会把它和龙牙一代进行联想,二代会不会是一代进攻属性的加强版?又或是一代的易上手版?听我的就行了!
为了方便后面的龙牙2的对比,这里我先简单描述一下我对龙牙1的各种使用感受,首先龙牙1就整体定位而言,我觉得还是属于一把进攻型但偏向平衡的拍子,理性来讲,它的进攻属性不算极端,属于在进攻拍中相对容易驾驭的类型,再加上其稳定的拍面和拍框属性,自然它的控球稳定性也不会差,当然龙牙1的偏高的平衡点及偏大的挥重,肯定会牺牲了灵活性,中杆硬度算是偏硬的水平。
进入正题,我手上这把龙牙2,4u空拍含热缩膜84.3g,空拍平衡点305mm,去底胶后加缓震膜上手胶,配vbs66n 26磅,配好线和手胶的龙牙2代,首先在未上场试打,仅在手里掂量和原地挥拍的感受来讲,龙牙2给我的反馈是:因为去底的原因,空挥也能感受到明显的头重感,但龙牙2的头重感不同于龙牙1,龙牙2的头重反馈感主要受平衡点调教的影响,但实际挥起来却不觉得挥重很大,连续挥拍明显比龙牙1要顺滑很多,我想可能龙牙2较细的中杆能减少一点风阻吧。
下面进入场内试打环节,简单对拉高远球,从第一拍就能直感的感受到龙牙2最明显的不同就是中感的硬度,龙牙1的中杆硬度实际使用是属于偏硬的,击球感比较干脆硬朗,而龙牙2的中杆硬度相对而言就偏适中一点,驱动难度较小,自然也就造成了龙牙2的击球感没有龙牙1 的击球感偏柔和,甚至但是对于一般的业余球友来说,这个硬度其实反而是更舒服,更易驱动的。
对拉完高远球后,再试试平抽挡,龙牙2的平抽挡有个比较有意思的特点,因为上面提到龙牙2的硬度不高,且中杆较细,使得龙牙2在上手主动抽压时,缺乏连贯的快速干脆发力,以至于上手抽挡不那么爽快,反而是在下手球的被动摆脱式抽挡,却有出乎意料的舒服感,因为被动的摆脱对于业余球友而言,有时候反而需要借助拍子弹的特点,所以当我用龙牙2接下手球进行摆脱式抽挡时,出球的效果反而出乎我的预料,甚至有些省力。
简单热完身,现在进入实战环节,先简单的概括龙牙2在实战中给我的感受,首先,经过实战后,我觉得龙牙2相较于龙牙1而言,确实有些许糖水的成分,但这里我可能会补充一下,一般我们评价一款糖水拍,它一般同时具备低硬度、低挥重的特点,而龙牙2主要是它适中的硬度加上较细的中杆使得它的实际使用硬度有了糖水的感觉,但龙牙2稍偏高的平衡点肯定会让它的糖水没你想象中那么甜,而“糖水拍”本来就是中性词,有的人就是喜欢糖水拍易上手的属性,也有的人也喜欢调侃糖水拍没特点,这个就见仁见智了。
再说说龙牙2在常见实战球路中的细节吧,先说后场方面,龙牙2在后场对拉相持时,对于我个人而言,到位率自然不是问题,毕竟。。。“水平在那里”!细节是什么?是对压后场的发力习惯得调整一下,因为龙牙2的中杆特点决定了它想击打出带有压迫性大线路出球效果时,它的中杆形变程度一般会比正常的硬杆要大,也就是说大发力击球会有粘球感,你也可以说是蓄力感,所以用龙牙2打一些发力球时,我会调整的是,发力的持续时间会略长一点,笼统来讲就是挥拍击球时多送一点,这样才能较好的匹配龙牙2的中杆特性。
后场的被动过渡表现我觉得中规中矩吧,没有特别的感觉,后场过渡主要是指后场出现难以摆脱的受迫性球,我方只能通过吊球过渡至网前再做调整的情况。因为我决定后场过渡和前场网前小球这两个环节主要还是技术影响的成分较大,所以除非确实有比较特别不一样的感受,一般不怎么详细评价。
后场杀球,这个应该比较多人关心,简单来说,我觉得龙牙2的杀球效果,顶多也就是平衡拍的水平,肯定到不了进攻拍的范围,后场重杀确实有点拉跨,但劈杀、点杀这种打节奏打落点的进攻效果还可以,而且还省力,所以从进攻的角度来讲,龙牙2一定要注重进攻节奏,而不是绝对的一拍钉地板,就像我用4u极速12二代,一样可以把进攻玩得很溜。
中前场方面,龙牙2的前场勾放推也是中规中矩,没有特别不一样的地方,但我比较喜欢的一点是中场接杀的反抽和远网做假动作推球,前面我有提到龙牙2的中低手位抽挡比较有特点,能较轻松的反抽反弹,这个特点也听挺符合我的球路习惯,也使得我用龙牙2的时候喜欢打防守反击。
总结:从实际体验来说,龙牙2整体和龙牙1除了名字,并没有多少相似点,龙牙1算一把进攻偏平衡的拍子,如果要我给龙牙2定位的话,我觉得它的综合表现更像一把平衡拍,原本偏高的平衡点可以让龙牙2偏一点进攻属性,但其偏软的中杆恰恰抵消了那原本能多出来的进攻属性,当然也换来了易上手节约体能的好处,所以在我看来,那些比较喜欢龙牙1的朋友,对龙牙2的进攻有较大期待的人一定要慎重考虑,对于喜欢平衡拍,更多考虑上手难度的朋友是不错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