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依然是各大商家都在清仓的一款拍子,但与其它极速中高端系列不一样的是,它既没有百洛碳也没有flash shaft,中杆采用了仅在软杆球拍上搭载的反发碳管。
说实话,笔者对这个科技有点成见,无论是hx100还是hx80l都让我觉得这个东西会造成十分诡异的打感,尽管它在hx80上是正常的。不过js1依然是一把定位800的中端产品,我对这个段位的胜利的性价比有信心。
参数:3UG5,去底,使用状态总重90.8g,平衡点302mm,6.8mm中杆,长210mm,调教软,76孔线床,9—3点线槽,质保27磅,拉线25—27lbs bn69。
不知道为什么唯独极速2sp的涂装特别不起眼,它的胞弟极速1和哥哥极速3都是颜值极高的家伙。极速1为深海蓝色的底气,漆水中有少量的闪粉,亮漆面处理,好看而精致。整拍是海蓝色和黑色为主色调,搭配出一种较为精致的感觉,贴纸细节也并不少。笔者发现当前清仓状态的极速系列冷门算是3U的版本,看来对于大多数球友来说还是有着明显的畏重情绪,而笔者反而因此收了不少好价的极速,治好了3U恐惧。
我在收回来之后一看官方标记的软硬度就有点懵,拍子几乎是最软的调教,难道极速1是一把糖水入门及养生摸鱼的速度拍?头重感较适当,挥动起来不会过于轻巧,有借力感,但挥速依然很高。比起某些高端型号,极速1拍框的椭圆部分会更多,想必跟极速8st一样是做出了更倾向于稳定的设置。
大家打过最软的胜利是哪把拍子?对笔者来说目前是小铁锤。极速1官标打感硬度几乎垫底,但跟小铁锤的反馈感相比还是要硬上两个台阶,也验证了胜利确实让它给搭载了硬中杆。可能是线材搭配的原因,当前极速1的上手球有需要适应的地方。BN69是一款细线径偏硬的高弹线,感觉球头弹出的速度比中杆恢复的快很多,在慢节奏的高远球对拉中有种不完全燃烧的感觉。但是适当的头重和偏软的打感还是让这种热身的来回非常轻松。
这种不完全燃烧的感觉反而在进攻中能得到充分缓解。跟极速3那种纯粹靠中杆弹性的不一样,极速1有着近似于极速2sp的下压发力感,在把拍子连挥带甩把球头击打出去的过程中有拍头的惯性在,因此下压感相当明显,出球的感觉比极速3更加扎实。同为胜利800的定价里极速1肯定算不上是强攻优秀的(这个位置上的王者应该是哥伦比亚3),但其重杀表现也足以在双打中给到对方压力并保持主动,也时不时能在水平差别不大的对抗中直接得分。
但反发碳管的中杆反馈感依然较为柔和,跟hx100那种木不一样,在极速1中更多体现为击球实感偏低,用加钱居士形容姑娘的话,就是“润”。
而平抽挡和接杀是我对这把拍子较为不满的地方,可能4U的规格会有更好表现。因为头重感的存在,在快节奏抽挡中中杆的形变更大,形变后恢复过程也更慢。反发碳管据说可以改善软杆的回弹速度,但笔者在使用过程中并没有体验到其带来的优势,有别的掣肘原因在里面。
同理,接杀表现也不够灵活不够干脆,被动状态下我希望它的弹性能更明显一点。尤其是腋下和肩位尴尬来球的处理手段,会让我有一种够不着的感觉。以上说的两点其实在极速2sp和极速3中都有可能各占一半地出现,但极速1未能做到去芜存青。
主动球打着还可以,即便不是搭载了极低风阻的框型,其挥速依然表现较为上乘,双打中的大多数情况都不会拖后腿,而且拍面容错率很高,网前抢到高点时怎么做都有威胁,搓推放勾弹挑都有一手。只不过,它的表现比起有着惊艳进攻和愉悦轻弹的极速2sp/极速3来说,极速1较为平庸了,尽管仍较极速12td上限高。而胜利在这个价位上,平庸很难说就是成功。
说是这么说,也没见极速2sp/3的阅读量有多高……一做热门拍就说我不够猎奇,一做冷门拍就没人看,还是我行我素吧。
依然是各大商家都在清仓的一款拍子,但与其它极速中高端系列不一样的是,它既没有百洛碳也没有flash shaft,中杆采用了仅在软杆球拍上搭载的反发碳管。
说实话,笔者对这个科技有点成见,无论是hx100还是hx80l都让我觉得这个东西会造成十分诡异的打感,尽管它在hx80上是正常的。不过js1依然是一把定位800的中端产品,我对这个段位的胜利的性价比有信心。
参数:3UG5,去底,使用状态总重90.8g,平衡点302mm,6.8mm中杆,长210mm,调教软,76孔线床,9—3点线槽,质保27磅,拉线25—27lbs bn69。
不知道为什么唯独极速2sp的涂装特别不起眼,它的胞弟极速1和哥哥极速3都是颜值极高的家伙。极速1为深海蓝色的底气,漆水中有少量的闪粉,亮漆面处理,好看而精致。整拍是海蓝色和黑色为主色调,搭配出一种较为精致的感觉,贴纸细节也并不少。笔者发现当前清仓状态的极速系列冷门算是3U的版本,看来对于大多数球友来说还是有着明显的畏重情绪,而笔者反而因此收了不少好价的极速,治好了3U恐惧。
我在收回来之后一看官方标记的软硬度就有点懵,拍子几乎是最软的调教,难道极速1是一把糖水入门及养生摸鱼的速度拍?头重感较适当,挥动起来不会过于轻巧,有借力感,但挥速依然很高。比起某些高端型号,极速1拍框的椭圆部分会更多,想必跟极速8st一样是做出了更倾向于稳定的设置。
大家打过最软的胜利是哪把拍子?对笔者来说目前是小铁锤。极速1官标打感硬度几乎垫底,但跟小铁锤的反馈感相比还是要硬上两个台阶,也验证了胜利确实让它给搭载了硬中杆。可能是线材搭配的原因,当前极速1的上手球有需要适应的地方。BN69是一款细线径偏硬的高弹线,感觉球头弹出的速度比中杆恢复的快很多,在慢节奏的高远球对拉中有种不完全燃烧的感觉。但是适当的头重和偏软的打感还是让这种热身的来回非常轻松。
这种不完全燃烧的感觉反而在进攻中能得到充分缓解。跟极速3那种纯粹靠中杆弹性的不一样,极速1有着近似于极速2sp的下压发力感,在把拍子连挥带甩把球头击打出去的过程中有拍头的惯性在,因此下压感相当明显,出球的感觉比极速3更加扎实。同为胜利800的定价里极速1肯定算不上是强攻优秀的(这个位置上的王者应该是哥伦比亚3),但其重杀表现也足以在双打中给到对方压力并保持主动,也时不时能在水平差别不大的对抗中直接得分。
但反发碳管的中杆反馈感依然较为柔和,跟hx100那种木不一样,在极速1中更多体现为击球实感偏低,用加钱居士形容姑娘的话,就是“润”。
而平抽挡和接杀是我对这把拍子较为不满的地方,可能4U的规格会有更好表现。因为头重感的存在,在快节奏抽挡中中杆的形变更大,形变后恢复过程也更慢。反发碳管据说可以改善软杆的回弹速度,但笔者在使用过程中并没有体验到其带来的优势,有别的掣肘原因在里面。
同理,接杀表现也不够灵活不够干脆,被动状态下我希望它的弹性能更明显一点。尤其是腋下和肩位尴尬来球的处理手段,会让我有一种够不着的感觉。以上说的两点其实在极速2sp和极速3中都有可能各占一半地出现,但极速1未能做到去芜存青。
主动球打着还可以,即便不是搭载了极低风阻的框型,其挥速依然表现较为上乘,双打中的大多数情况都不会拖后腿,而且拍面容错率很高,网前抢到高点时怎么做都有威胁,搓推放勾弹挑都有一手。只不过,它的表现比起有着惊艳进攻和愉悦轻弹的极速2sp/极速3来说,极速1较为平庸了,尽管仍较极速12td上限高。而胜利在这个价位上,平庸很难说就是成功。
说是这么说,也没见极速2sp/3的阅读量有多高……一做热门拍就说我不够猎奇,一做冷门拍就没人看,还是我行我素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