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这不就连着来了嘛。
中低端的550和高端的5000算是有一个基础的打感维系。但高端系列到了6000之后就没有对应的低端型号了,而且从参数上看6000和5000最多就是硬度和平衡点的差异。
正如哥伦比亚5和哥伦比亚6,一点点硬度和平衡点上的调整就能做到顶配了,对6K来说与5K相比,在质感上的提升就能较好地感受出来。
参数:3UG5,去底,使用状态总重91.9g,平衡点306mm,中杆长220mm,调教偏硬,盒式拍框,76孔线床,9—3点线槽,质保26—28磅,穿线25—27lbs kt66f。
同样也是一把很好看的进攻拍,让笔者想起JS3的元素。黑色的星空漆,亮面,不仅提升了6K的质感,也让拍子细看非常耐看。明黄色为主的涂装色,沿用了TK正作系列一贯的下半部拍框图案设计,与TK5000一样都胜在漆水搭配上,有高级感。
因为去了底,所以拍子在上手体验的过程中给笔者留下了不错的第一印象。尽管拍框的高风阻和整拍的高挥重都与5K大概一致,但有更加灵活的操控感。从高远球的体验来看,同样具备借力感,6K出球不犹豫了,整体更加紧致,提示6k的中杆硬度进一步提升。
当然,中杆依然有发木的感觉,但比起tk5000会有所抑制,当前中杆的硬度与整拍的步调更加一致。值得注意的是,它依然不是一把新手可以用的器材,门槛并不低。
小球的容错率、过渡球的处理、指向性等方面,其实两个拍子差不多,但去底带来的手感提升很明显,会有更灵活的小发力表现,在抽挡中的挣扎能力更强,出球也更有压制力。要是它有G6的柄,那笔者估计更加喜欢。
6k在接吊和接杀方面的表现也是更加让我满意,出球有更明显的Q弹感,这源自更硬的中杆所带来的反馈感提升。而相对来说更Q弹干脆的出球也让守转攻所需要的那一拍分边和软档更突然,成功率更高。
所以笔者也相对放心一点拿它来打压力不大的双打对抗,也对它在后场的下压威慑力进行了更多的考察。虽然借助头重,一拍不那么集中发力的出球也能实现主动的压制,但其实在进攻的上限上,tk6000不比5000好多少。抛开二者在重杀时的愉悦度,两把拍子都具备一拍钉地板的能力。不过,出球响应更快、反馈感更直接相信是符合不少球友的追求的。
由此带来的使用门槛升高,就另说了。
两把拍子可比的地方挺多,笔者也懒了,没必要赘述,反正标价差别也不大,大家基本上根据自己审美偏好来选就好。反正吧,两个拍子的全新都卖不出高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