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感谢友人的借用,让我又一次能蹭到签名版的出品。
按照对球拍的刻板印象分类,由于笔者的对抗都是以双打为主,所以会更青睐传统的速度型球拍。但笔者始终对红厂新指导思想下制作的第一把旗舰级速度拍没有念想。在推出的这一年多里,不断有关于锋影800太硬、难上手的评价出来,其市场表现也不如同期的雷霆80来得成功。
笔者手上的这把800ZN也以较为友好的姿态证实了这一点。
参数:3UG5,去底,使用状态平衡点285mm,6.8mm中杆,m46材质,长210mm,调教硬,破风框,76孔线床,9—3点线槽,质保30磅,穿线26磅N61。
拍子出来一段时间,大家都知道这拍子长什么样。笔者印象中李宁采用类似朱砂红这个色号的,只有锋影800。拍框的破风处理并没有太激进,但拍框厚度肉眼可见的薄。拍框4、8点有螺旋的黑银色贴纸,让拍框视觉层次感更分明。5点处有张楠的设计签名。笔者会比较担心漆水的强度,毕竟整拍还是相当锐利的,拍框打到球头有较大概率会造成瑕疵。但,这偏偏是一把在适应阶段容易打框的球拍。
210mm的硬中杆会让笔者有一些不太好的回忆,我做好了长时间跟它相处的思想准备,但ZN在上手球中的表现比笔者预想的更有亲和力一点。拍框的甜区很大,挥重不大,3U的拍子用起来有4U的感觉,发力过程顺畅。在对拉高远球的热身中,拍子表现出较好的借力感和指向性,再加上N61始终的硬度和良好的弹性,ZN在慢悠悠的对抗中并没有很吃力的表现。对于手腕手指爆发力较好的球友来说,一拍平高打出去的质量也不错,初速较快。当然,这也与当前线材的搭配以及拍子的使用时长有关,当中杆开始软化之后,zn对笔者来说会表现得更好。
加长的手柄和较低的挥重让800zn成为了一把中前场平抽挡的利器。出球响应快,指向性较为明确,而且中杆形变后的恢复速度极快,在对抗中通过上移握拍点能获得惊人的抽挡连贯能力,在快节奏的对抗中相当亮眼。它甚至在使用中给我一种错觉:我能随时提高回球节奏。
除此以外,N61也让拍子具备了较高的被动摆脱能力。我知道这是一款中杆很硬的拍子,但更大的甜区也确实能让自己在仓促的击球中有更大的容错率辅助,剩下的则交由线材的弹性负责。而且低挥重结合高稳定的设定也让800能更好的够到并挡回一拍对方的两边大角度调动。
楠哥在双打分球上的造诣是具有特征性的,因此也不难理解800zn在防守中那种较为激进的调教。如果要在接杀中把球顶到位,相当需要技巧和基本功,手指手腕的发力不够很容易造成接杀回出一个中场留下后患。整拍的硬导致了线床与球头的接触时间短,一方面能让出球更有突然性,在抓到一拍来球分边后给对方留下的反应时间更短,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其对球友的要求,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这还是锋影800ZN中杆用久软化后的感受,可见一斑。
但说实话,当前ZN的很多特性恐怕是被N61有所覆盖。
以后场的进攻为例,这是一把具备基本下压感的拍子,但出球质量的好坏跟使用者的发力水平有很大的关系。在绝佳的重杀机会出现并抓住后,很容易发现800ZN的中杆驱动难度大,没有更集中的发力很难让中杆发生可被感知的形变,鞭击感不好找,自然其弹性表现也变得遮遮掩掩,很难把潜能挖掘出来。很多时候,笔者都是通过连贯的下压创造得分机会,那种奋力一搏直接钉地板的情况,几乎没有。如果没有N61自身的高弹性,或是说如果换成65TI,估计笔者对着各种后场下压的不得劲,估计也会没有耐心继续跟它耗下去了。
基本上使用感受与现有的评测一致,除了收藏家、张楠的粉丝、高阶的双打球友以及颜粉以外,其他人买来用恐怕是很难驾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