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由于报名参加了聚将第一期的体验官计划,能够提前试打一些聚将的新拍子。之前因为要考试,没能够第一时间去打红异端,欠了一篇,借强袭自由K上市,我加入来做个对比评测,后面还会单独详细为异端做一期(实在是太好打了)。 我们看待一个拍子,通常都会从很多个指标去切入评价,这些指标中,有一些看似很离奇,但其实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兼备的,比如:又硬又弹,又软抗扭又好。 但有一些则肯定是互斥的,没有办法两头都占,比如门槛又低上限又高,杀球又狠挥速又快,研发人员只能尽可能去逼近、取舍。 强袭K就是这样一个拍子,它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去逼近“门槛又低上限又高”,“杀球又狠挥速又快”,这两个互斥的特点。那它究竟是怎么达到,又作了什么样的取舍呢?今天我就掰开来讲讲。 这次,我还拿了红异端、风Z、奶牙,还有本篇的主角强袭自由K,四把拍子摆在一起来比比看。 一.这只拍子怎么样? 4U强袭K,玫红VBS63,青蓝VBS70 拉线的时候老板感叹说,真好看啊 这只拍子对标的是蓝厂的90K,就是那种速攻类的拍子。 大拍面,速度框 防守:我把防守摆在第一位去说,是因为强袭K表现相!当!惊!艳!挥速很快这个不用说了,得益于大拍面的设计,容错率高,让我信心倍增,对方很多出其不意的角度也能够较为轻松地接到球。强袭K的防守表现是我用过的所有羽毛球拍里面,属第一档次的。 有刀樋的设计,增加强度 拉吊:拉吊出色是我对强袭第二大感受。可能是因为刀樋结构的运用,和拍框下半部分用于增加抗扭的翼型设计,它的稳定性和控制性非常好,我可以准确地控制拍面的位置和角度;同时,中杆的硬弹感也让我可以轻松地控制球的速度,使球飞行路径更加可预测,使球的落点更加准确。唯一有点遗憾,高远球有些吃力,不如纯盒式框那么扎实,需要耗费更大的体力,实战中我会更多地打出平高球,以更快的球速来产生威胁。 分段中杆上的"K"纹路很好看 突击:因为拉吊的出色,自然要结合劈杀、点杀等突击技术来组成战术手段,这应该是速度拍最着重调教的点。使用强袭K,去重杀,球速不会特别快,因为头重感不是特别的明显,没有太多借力(我没有去底)。但是强袭K对那些短发力的击球是有专门调教的,速度和威力十分出色,无论是打直线快攻还是斜线突袭,拍面的反弹力和指向性都非常不错,让我能够在短时间内将球“射”到对方场地,让对手无从应对,快速连贯的节奏才是强袭K的主旋律。 内发泡的手感比较柔和 平抽:在平抽挡方面,强袭自由羽毛球拍同样表现出色。可能是内发泡技术的运用,会有一点点的Q弹韧性的感觉,不是以往聚将那种清脆的手感。拍面的反弹力和中杆弹性都非常好,让我可以在平抽时轻松掌控球的力度和速度。 自配的AB线感觉还不错 网前:强袭自由羽毛球拍在网前的表现也比较不错。得益于轻和弹性,高出球网的球我轻轻一抹,手指一抓,就能够快速的反击。我自己自配了AB线,展收搓的时候表现也可以,但是其他球线,比如高弹型80、N68这种我就不太敢保证了。 二.和红异端、风Z、奶牙之间的比较 首先我先立一个flag,红异端是我目前最喜欢的奶拍,但是它不如强袭漂亮,在我的审美里强袭是真漂亮。我未来一段时间将会长期打异端,如果需要速度快一些就配强袭,如果需要进攻多一点,就用奶牙。 4u红异端 红异端我拉的是AB红白线,它和强袭K虽然一个是平衡拍,一个是速度拍,其实战术风格上很接近,都是主打拉吊突击的类型。只不过红异端速度会比强袭K慢一些,同时异端50T中杆的比强袭分段中杆门槛要高一些,我得体力更好的状态下才能发挥出红异端的优势,而强袭用起来比较轻松。红异端更优胜的地方在于盒式框带来的进攻多样性,高远球更容易驱动,重杀更快,在网前缠斗的时候也更贴网。 这两支拍子都可单可双,区别是异端偏混双,强袭偏男双。 4u白风Z 80线 风Z和强袭K则差异较大,虽然是同样速度拍,但完全不是一个类型。都是速度进攻,风Z依赖的是小拍框和风管成型的脆弹手感,带来了很强的聚力感;而强袭K则是依赖三合一拍框本身的稳定性和分段中杆的弹性。风Z在我手里并不是以控球和防守见长的好选择,而这正是强袭K的最大优点。 白风Z(4U)我使用得较多,是一个轻快的,主攻网前的雨刮器,球会轻快地射出去,后场则有些无力;而黑风Z(3U)是更为恐怖的硬家伙,能力强大的球友才能比较好地发挥。黑白风Z性格差异很大,4U的强袭K的上手门槛介于他们两者之间,是一个很好的填充,如果喜欢大拍面速度拍的可以选择强袭K。 3U的强袭K我没有,期待球友们分享。 奶牙,拉过80、自配AB线 看过我之前长测的球友也知道,奶牙是我最常用的拍子,进攻性能拉满,在我面对的大部分对手都有奇效,嘎嘎杀就行了。同时,它也是大拍框、分段中杆设计,和强袭K是一致的,易上手性也相当出色。不同点在于,奶牙是强攻取向,盒式+头重;强袭是速度取向,破风框。 单打奶牙更强,双打强袭K更适合。 三.来个总结 强袭K是怎么去逼近“门槛又低上限又高”,“杀球又狠挥速又快”这两个互斥的指标呢?我认为是这样的: 大拍框容错率提升,分段中杆技术让鞭甩动作更容易打出来,加上破风框本身就很轻快,驱动起来不难。所以其实强袭K的上手门槛是不算高的。 但是强袭K没有一味地去降低门槛去迁就大众,它的中杆并不属于软的那种,击球反馈也很直接,打点指向性、突袭成功率也很高,多拍后中杆的恢复也很快,上限不容小觑。分段中杆已经无限逼近了“门槛和上限”的极限,要是再降低硬度,反而会有很多特性受到影响,打起来节奏拖沓。 速度拍通常会发飘,原因就是速度拍的拍框薄,会发震。内发泡技术最大的作用就是缓震,而强袭K三合一的拍框的底部用了增加稳定性的翼型结构,加上3、9、12点方向有增加拍框强度的刀樋设计。所以杀球发飘感确实减少了很多,点杀、劈吊很惊艳。 不过,强袭毕竟是一个速度拍,如果拍框加厚一些,头重一点,增加进攻性能,那么灵活性势必会有折扣。在和群友交流的时候,有人抱怨异端在快节奏的双打时略显拖沓了点;而我在使用强袭的过程中,又觉得混双中少了点后场一拍致胜的味道——这也许是不同球拍球拍的取舍问题了。强袭K的重杀和高远比起异端会差一些,尚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但又更快更连贯。如果想要进攻性更好一些的朋友,或许调整平衡点能够有改善,又或者直接选异端,我觉得都可以。 值得一提的是,发稿前,我和几个提前拿到拍子的朋友交流过,部分人反馈,这只强袭K有百洛碳素的传统——“开杆”,要多打一阵子让分段中杆的特性出来,才能比较顺手。开杆前后差异比较明显。 强袭K成功顶替我拍包里所有速度拍的位置,会成为我今后一段时间双打的首选。关键是,颜色是真的骚啊!
本帖最后由 Richeer 于 2023-4-20 09:26 编辑
|